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认路的?

现代人出行,特别是选择自驾或步行等方式时,地图导航就必不可少了。那么什么导航设备都没有的古人,要是出远门应该怎么办?

古代人在历史平稳时期,离家远行并不是平常人家做得到的,一辈子除了被国家征召、科举、避难,大多数人都是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活动范围超不出百里,出行的机会和想法是非常少的。

古代历朝历代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被严格限制在居住地。

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认路的?

出行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

古代不像现在交通如此发达,一次远行,少说过月,多则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一般出行有国家支持,时间上还可以有所保障。

如果是个人,家中一别可能此生就不见了,路上变数很大。毕竟一路上风险太大。可真要是遇到了上述情况,不出门不行的话,如何认路可就是件难事了。

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认路的?

古代有关道路的名称要比今天多。《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所谓达即通,一达指没有岔道,三达指丁字形街,四达是两路十字交叉。

一般凡人和马车常走的路叫做道或者路。路面比较宽的就叫做“康”或者“庄”,我们听说的康庄大道就是这个意思。

除了这些大路,还有一些小路。

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认路的?

第一种小路叫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斋戒),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走小路,是因为小路一般较大路近,可以更快地到达,更重要的是没有关卡、人少,免得暴露。

蹊也是小路的一种。《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树下的路自然是小路。

还有冲,指的是交通要道。《左传·昭公元年》:“适(嫁)子南氏,子晰怒,既而橐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子南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子晰伤而归。”冲要则通常专指军事上重要的地方。《后汉书·南匈奴传》:“连年出塞,讨击鲜卑,还复各令屯列冲要。”也可以说要冲。

说完了对道路的命名,我们说说古代人是怎么出远门的。

根据《后汉书·和像帝纪》的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这里指的是从广东去到洛阳的路上,每过10里路就要设一个驿站,每过5里路就要设置一个标记。

这个标记就叫做堠。

根据历史记录,最早的堠是出现在东汉时期。

这些堠就是按照一定里数的距离,靠人堆积出来的土堆。就是用这种等距离的土堆来为人们引路的。这些堠被人们堆积出来后,还设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和维护这些堠,这些官员被为堠吏。

这些堠的路标虽然制作上比较简单,到却在古代为人们出远门和记录道路里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认路的?

除了用土堆来制作堠,古人还有种树来指引道路。

古代人在道路两旁一般都会种植很多的树,树的品种多为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

许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宗庙、官室和陵园等道路两旁会种植梧桐树等,这里反映出了古人对道路两旁种树这种风尚的重视。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种树标让很多人免于走入深山中迷路的困境。

除了树木和土堆 ,古代的湖南和两广地带,人们还常常在行走的岔路口放一块石碑来指引行人,这个石碑作用类似于指路牌。

中国古代的道路标志,除上述两种外,中原地区还流行一种叫“杈子”的道路标志。“杈子”古称“梐枑”、“行马”,俗称“拒马叉子”,用以阻拦行人车马通行。杈子由一横木连接数对两两交叉的木棍而构成。

除此之外,还有道路上的馆舍,又称为“亭”。“亭”最早是为了君王的使者和官员走在路上能及时得到休息,沿着国家的主要道路设置的,有人看管,备有粮柴。《周礼·大行人》和《掌客》说天子境内沿途为诸侯前来朝聘准备粮食、马料,并且定量供应。其所述的具体条例并不可信,但行人在亭舍“打尖”则确是古已有之。

后代又有长亭、短亭的区别,此时的“亭”已经不能提供吃喝住宿了,据说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时的亭似乎已经纯粹是供人歇脚的地方了。当然,这些亭的存在也是一种路标。

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认路的?

除了陆地,水路也是常用的出行方式。就我国古代天文导航定位技术而言,只是到了西汉以后,才有了这方面明确的记载。

唐代的天文航海术,基本上仍处在天文导航阶段。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送秘书监还日本国》的诗中说:“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这种天文导航术,只能使海船沿岸航行,或做惯常的较短距离的横渡航行,如横渡东海、暹罗湾口、孟加拉湾口,还不能确保海船在大洋腹地作连续几十天的远航。

宋代的天文航海技术,在继承了唐代及唐以前历代的天体定向助航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重大的进步,其主要的标志是与远洋横渡航行至关密切的天文定位导航技术开始问世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怎么认路的?

据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所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暝,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由此可知,在西太平洋近海作较短距离的惯常航行中,天文定向仍是天气良好时的主要导航手段,而指南浮针,则是坏天气时的主要辅助导航手段。

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天文定位导航技术始于宋代,该时代已出现了全天候定向导航仪器——水浮针(以及针盘),并开始在磁针定向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的航迹推算。

发展到元代,通过测量天体高度来辨认船位变化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马可波罗提到在航海中天体高度的变化,表明当时的航海者是通过测量某些特定星辰的出水高度来确定船位的。宋元时期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中的量天尺,就是这种天文导航定位技术中的一个主要工具。而明代的“牵星术”则是这种技术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出现的。这种技术在郑和下西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后汉书   船位   史记   大路   古代   土堆   古代人   长亭   天体   唐代   小路   天文   古人   行人   道路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