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钢技术突破瓶颈,锻造出顶级核电站安全环,意义有多重大?

中国特钢技术突破瓶颈,锻造出顶级核电站安全环,意义有多重大?

图为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种能源,它不同于传统的火力、风力、水力发电,不仅发电量大、成本低廉,而且完全不需要依赖自然环境,它就是核电,而在核电的开发中,中国的核电产能在过去5年直接翻了5倍,尤其在2019年3月12日这一天,该国直接突破了特钢技术的瓶颈,据说还成功搞定了核电站安全环?没错,这就是由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也是中国首创的金属构筑成型技术,不止如此,它还成功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让西方国家羡慕不已,那么这个顶级设备到底是如何锻造出来的,它的意义又有多重大呢?

这个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直径15.87米,重达150吨,是世界上直径最大、重量最大的无焊整体不锈钢环形锻件,是中国核电项目的重要设备之一,令人叹服的是,它首次实现了百吨级金属坯分级构筑成形,不仅解决了中国核电部件制造方面的燃眉之急,还一举突破了西方技术封锁,而要说到它的锻造原理,就不得不提奥氏体了。

中国特钢技术突破瓶颈,锻造出顶级核电站安全环,意义有多重大?

图为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

奥氏体是在钢铁中发现的一种层片状显微组织,当钢中的铬元素含量达百分之十八,镍元素含量达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二十五、同时碳元素达百分之零点一时,就很容易出现奥氏体结构,而利用奥氏体锻炼出来的不锈钢不仅没有磁性,还具有相当高的韧性和塑性,因此便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强度较低,只能用于冷加工强化,所以对之前的中国来说,要浇筑一个250吨级的奥氏体就显得极为困难,由于在浇筑时,钢锭会受到空气的影响而导致压缩,此外,如果有其他加入的元素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冶金缺陷,所以就需要依靠金属构筑成形技术来解决这个难关。

中国特钢技术突破瓶颈,锻造出顶级核电站安全环,意义有多重大?

图为铸造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金属构筑成形技术是由李依依院士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的,和传统构筑思维不同的是,该技术先将大件钢坯分解成数十块小型钢坯,然后像拼积木一样,通过锻焊让多个界面焊合,从而打造出一个无痕的巨型钢坯,要知道,中国之前并没有使用这种方法制造大型构件的经验,而此种技术也一直被西方国家掌握,垄断了整整半个世纪。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家企业,已经开展了高端钢材的研究工作,而中国还一直依赖进口,更为严重的是,国外的材料要价相当之高,无疑给中国的企业雪上加霜,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以李依依院士的研究小组便成立了,他们通过多达数千次的性能实验后,终于实现了金属的无痕连接,并成功突破了大钢锭冶炼存在的成分疏松、锁孔等技术瓶颈,而金属构筑成形技术作为大锻件制造的一种重要的新方法,也以低成本、高品质、环保等优势,在核电用不锈钢特厚板等不同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中国特钢技术突破瓶颈,锻造出顶级核电站安全环,意义有多重大?

图为金属构筑成形技术

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生产的150吨核电安全环,充分证明了中国的钢铁产业已经开始转型,逐步从过去的粗效方式转向高端生产的发展方式,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两种完全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在技术上弥补发展,而最新的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已经完成测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核电技术的升级,特钢产业和技术也会迎来爆发增长,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厚板   中国   瓶颈   中国科学院   奥氏体   钢锭   钢坯   核电   核电站   技术   院士   直径   含量   不锈钢   元素   意义   金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