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太空环境的恶劣,不仅体现在充满宇宙辐射,失重真空等条件,都是一般生物没法承受的。可能一些生命力很强的小型动物或者植物,能够在太空中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漂浮。但这只是少数,大部分物种都没法在太空中生存。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宇航员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

自从人类上世纪进入太空以来,已有多个国家的宇航员去过太空。不过人类能够在太空中生活一百多天,自然不能缺少厚重的太空舱。太空舱不仅起着屏蔽一部分宇宙辐射的作用,还能提供足够的大气压,保证宇航员正常的呼吸。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一般的舱外宇航服也能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作用,如果宇航员不做任何防护,直接暴露在太空中,那么能够承受多久时间呢?太空缺氧环境,限制了宇航员正常的呼吸。然而这还不是最为致命的,肺活量高的运动员,憋气能支持几分钟。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即使没有氧气,也能生存一段时间。太空中没有大气压,这对于需要依靠呼吸系统的生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打击。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下,血液会直接沸腾。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如果是憋气的话,血液中还是有一部分氧气,能够支持一段时间的机体运行。血液沸腾意味着体内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营养物质,血液系统直接崩溃,大脑细胞如果缺氧的话,十几秒钟就会死亡。上世纪美苏争霸,苏联在太空方面急于求成,出现过宇航员因为太空舱漏气死亡的事故。

苏联急于求成付出了惨痛教训

1971年6月6日,联盟11号搭载三名宇航员发射升空,和礼炮1号空间站对接。这次任务原本完成得很顺利,任务完成后飞船返回。然而和轨道舱脱离之后,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舱内的气体迅速溢出,气压不断降低,几秒钟舱内气压就达到了致命的程度。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对于这样的情况,飞船并未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气阀又处于座椅下方,想要及时堵住很难做到。宇航员没有穿舱内宇航服,他们直接暴露在低压环境中,最后全部遇难。根据舱内的记录设备数据,返回舱漏气到宇航员死亡,只过去了40秒。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原本宇航员是可以穿舱内宇航服,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的。不过飞船发射前,专家对这次任务看得很重,设计容纳两名宇航员的太空舱,为了能够容纳三人,就决定让宇航员不穿宇航服。所以这次事故的发生,更多是苏联专家急于求成造成的。

有了前车之鉴,宇航员直接暴露在太空很难发生

那时苏联的空间站对接技术已经取得成功,苏联专家就认为没多大问题,结果侥幸心理终究造成了严重事故。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人类探索太空过程中,确实也出现过多次事故,这些事故多是一些不经意间的疏忽导致的。探索太空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必须要考虑周全才能减少风险。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尤其是载人任务,出现事故损失就很大了。不过载人航天技术发展至今,已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进行过多次,出现较大事故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在有了前车之鉴的基础上,各航天大国发展载人航天也不敢马虎。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很难真正的弥补解决。人类直接暴露在太空中,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再发生。

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40秒丧命,敲醒警钟

苏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故,在于发射太过频繁了。加上那时技术并不成熟,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很大也情有可原。即使不存在这样的风险,太空环境也不适合人类长期待下去。失重问题是限制人类长时间待在太空中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苏联   宇航员   大气压   太空舱   急于求成   憋气   前车之鉴   警钟   气压   飞船   太空   血液   事故   人类   发生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