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团队突破血脑屏障,纳米颗粒开启向大脑递药征程

长期以来,当大脑因疾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把药物送达所需的脑组织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目前,医学界面临的棘手难题是如何跨越血脑屏障将药物递送到脑内作用于病灶。

4月10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常津教授团队将纳米颗粒药物从鼻腔滴入,为药物绕开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找到了一条“捷径”。目前,该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天津大学团队突破血脑屏障,纳米颗粒开启向大脑递药征程

图|《科技日报(2021年04月14日 08版)

01

天津大学团队突破血脑屏障,纳米颗粒开启向大脑递药征程

图|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

02

该团队抓住目前公认的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因素,即金属离子聚集触发的Aβ淀粉样沉积和乙酰胆碱失衡,提出需要一种既能抑制和减少金属离子聚集,又能同时调节乙酰胆碱失衡的联合治疗方法实现该病的治疗。

在现有药物中,研究团队选取了氯碘羟喹和多奈哌齐两种药物,把它们装进由人血清白蛋白做成的纳米颗粒。

该研究团队研究人员武晓丽介绍,为了跨越鼻腔黏膜这道天然屏障靶向治疗病灶,研究人员还在纳米颗粒上添置了两种特别的“小装备”:一种是可跨越鼻黏膜的跨膜肽(TAT),它可以提高纳米颗粒跨过鼻黏膜的效率;另一种是靶向制剂神经节苷脂(GM1),它可以帮助已穿过鼻黏膜的药物快速聚集到脑内病变部位。

研究结果显示,该人血清白蛋白药物递送纳米系统可显著提高治疗药物的入脑效率和脑内滞留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显示,该纳米药物可改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挽救记忆障碍,减缓疾病的发病进程。


天津大学团队突破血脑屏障,纳米颗粒开启向大脑递药征程

图|常津教授团队合影


“未来可以把纳米颗粒作为一个载体平台,携带多种药物。同时在纳米颗粒上装载各种靶向,使得给药更加精准。”武晓丽介绍,其所在的研究团队目前将纳米技术与靶向控释、光遗传学、声遗传等技术相结合,合成了多种具有优异特性的纳米材料,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多模态探针引导的可视化纳米药物,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可视化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屏障   纳米   天津大学   颗粒   乙酰胆碱   团队   靶向   白蛋白   病灶   小鼠   鼻腔   血清   征程   研究人员   药物   大脑   多种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