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学家郭少军在三间小屋里描绘电池的未来

他长期致力于燃料电池、氢能与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他是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在燃料电池和氢能研究上的突破得到肯定;三间不起眼小屋,组成了他施展才华的“电池王国”,孕育着电池技术的未来。他就是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少军教授。



北京大学科学家郭少军在三间小屋里描绘电池的未来

图|郭少军教授


2011年初,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郭少军来到了美国布朗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在这里,他重拾了自己在大学本科时就很感兴趣的材料化学。在布朗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郭少军又来到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在这里,郭少军研究起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为了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打破技术上我国被“卡脖子”的局面,他回国并开始自己的新能源电池研究计划。

由三间不起眼的小屋组成的“电池王国”,就代表着郭少军对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他和学生们主要致力于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攻关,同时也在尝试研制新的锂电池材料,也研究介于传统锂电池和燃料电池之间的“锂-空气”电池,因为它们在未来世界都将各有用武之地。


北京大学科学家郭少军在三间小屋里描绘电池的未来

图|郭少军与学生


郭少军说,他主要研究燃料电池和氢能的膜电极模块,目前缺乏自主产权的高性能膜电极长期制约我国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而在膜电极模块中,催化剂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目前,最好的燃料电池催化剂体系是使用自然界中储量很少的铂(白金)。郭少军团队想要达成的终极目标,便是将每个车用燃料电池的铂用量,从目前的30~40克减少到5克。这项工作将会加快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布朗   中国科学院   阿拉   电池   北京大学   王国   电极   博士后   催化剂   不起眼   锂电池   屋里   科学家   燃料电池   模块   领域   未来   我国   材料   郭少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