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团队破解甲基汞形成之谜

近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彤教授团队的一项关于“含汞矿物纳米颗粒微生物甲基化过程机制”的研究成果破解了甲基汞在环境中是如何形成的谜题。他们发现,天然有机质可通过调控初级纳米粒子的生长方向,影响纳米汞与厌氧细菌金属转运蛋白的结合过程,显著抑制其甲基化潜能的自然衰减,导致富含有机质环境中甲基汞持续地生成和积累。4月26日,介绍该工作的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


南开大学团队破解甲基汞形成之谜

图|4月26日 张彤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 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地球科学》 (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

汞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汞污染最严峻的环境后果是排放至环境中的无机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进而在水产品和农作物中富集,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研究发现,食物链中积累的甲基汞并非人类活动直接排放的,而是自然过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甲基汞的生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杂环境介质中无机汞的化学形态。张彤团队的研究率先证明了厌氧环境中硫化汞成矿过程易形成含汞纳米颗粒(黑辰砂),这些颗粒态汞能够被硫酸盐还原菌快速转化为甲基汞。

该研究的发现为完善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准确预判汞污染修复响应时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明确汞甲基化潜能自然衰减机制的基础上,有望开发出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原位甲基汞污染阻控技术,为汞污染全球治理提供新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南开大学   甲基   硫化汞   团队   有机质   学术刊物   地球科学   微生物   无机   潜能   纳米   颗粒   过程   自然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