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人口自然增减、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一般时间(1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移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3、人口迁移分类(按是否跨国界)

A.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1年)的迁移活动。

1)二战前:欧洲(殖民扩张)、非洲(黑奴贸易)、东亚(打工)、南亚(打工)迁移到美洲。

特点: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从已开发的地区向未开发地区移动,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的移动。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二战后:拉丁美洲迁移到北美洲;南欧、非洲迁移到西欧、西亚;亚洲迁移到北美洲、澳洲、西亚。

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原因: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B.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1)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频繁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导致迁移。

2)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由东部迁移到西部边疆。

3)20世纪80年代后,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流动量增大,流向也发生明显变化,由内地迁移到东南沿海。

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4、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A.迁入地:

有利:为迁入地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大量人口迁入增加城市公共管理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B.迁出地:

有利: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变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个人对生活及职业需求变化)

自然环境: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环境污染。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个人因素:价值观、生活和职业要求、动机、人生观。

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三、课外补充

1、国内人口迁移图解。

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解。

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3、区分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方法。

A.人口流动不同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其形式分以下几种类型:

人口每日性流动(钟摆人口),如往返工作地和家庭之间。

季节性流动,如打工人。

人口不定期流动,如旅游。

B.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人口迁移率=一定时期内迁移的人数/该时期人口总数*100%(人口迁移率反映人口迁移的变动程度)

C.判断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条件:必须改变居住地;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限。

D.判断国内人口迁移的技巧: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越过行政界限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

4、人口迁移的分类。

A.按人口迁移目的:经济性移民(如屯垦移民,水库移民);政治性移民(如战争移民)

B.按人口迁移动力:自愿性移民和强迫性移民。

C.按人口迁移范围:国内移民(地区间、城乡间……);国际移民(永久性移民、国际难民……)。

D.按人口迁移时期:古代移民、近代移民、现代移民。

5、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6、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人口迁移的区别与联系。

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南欧   北美洲   人口   非洲   范围内   内人   自然灾害   劳动力   移民   因素   战争   地区   国内   经济   国际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