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寻常秋日,天朗气清。

孙玉兰正和老伴张富清在屋内读报,学习气氛正浓,她突然想起两人初见的模样,不禁笑出声来:“你那时候可是一个癞疤头,我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姑娘想不开才会嫁给你!”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那是打仗留下的疤。”

“那你的牙呢?一嘴的假牙。”

“唉,被炸弹震掉了没办法。”

听见老伴的解释,孙玉兰没有再说,她知道丈夫不太乐意提及战场上的事。

她从没怀疑过丈夫的身份,60多年来,她一直认为张富清只是一名普通的退役军人。

但这一认知在2018年底被彻底打破,原本普通的退役老兵摇身一变,成了战功赫赫的“人民功臣”。

来家里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藏在箱底的一枚枚军功章、一张张奖状大白于天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会见,向张富清颁授“共和国勋章”。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迄今只有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于敏、张富清等9位获得。

张富清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与他的传奇人生和高尚品格不无关系。


【1】

1924年,中国正处于国民革命爆发的预热期,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四处招兵买马,无人在意百姓的死活。

农民的日子满目皆苦,男女老少辛苦劳作,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同年12月,张富清降生在陕西洋县的一户贫农家中。他的出生,给张家带来的不仅有“子嗣绵延”的欣喜,还有“多一张嘴吃饭”的愁绪。

天有不测风云,张富清出生没多久,父亲与大哥就因意外早早地去了,养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张母一人身上,一柔弱女子带着两个孩子在乱世中举步维艰。

张富清自小便不知饱腹是何种滋味,常年青白着一张脸,薄纸身材,瘦弱不堪。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但西北风沙浇注而成的关中汉子自带豪气与傲气,怎会心安理得靠家人养活?

14岁的张富清给母亲打了声招呼,就一个人跑去地主家中,卖身当长工养活自己,这一去就是7年。

国内战争不断,人口骤减,国民党部队到处抓壮丁,张富清因为太过矮小瘦弱躲过一劫,但他的二哥就没这么好的运气。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张二哥早已成年,高高壮壮的小伙子靠卖苦力接过养家重担,他去打仗,张家无以为继。

张富清深知家中情况,他主动站出来说:“我去顶替二哥!”

手心手背都是肉,张母舍不得让任何一个孩子去送死,但张富清表现得异常坚定,张母无奈,含泪拿出家中积蓄,到处求人,张二哥终于被换下来。

国民党部队不屑于让一个羸弱矮子扛枪,只让张富清当了一个做饭、喂马、洗衣服、打扫卫生的杂役,但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皮带毒打。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1948年3月,张富清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在瓦子街战役中被解放军打垮,后方杂役人员一哄而散。

张富清见识过地下党员给农民“上课”的场面,他听说解放军是为穷人打仗的军队,要给农民分田地。所以当他被救下后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跟着部队生活了一段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张富清才知道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军队:战友之间亲如兄弟,打富济贫,扫恶除霸,保护贫下中农利益,从不拿老百姓东西,借什么一定归还,损坏了赔新的......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这般正直做派让常年遭受国民党部队殴打的张富清惊讶不已,他的心早就被解放军的一言一行征服了,于是下决心要加入他们,为实现“穷人的天下”出一份力!

战况焦灼,张富清还没来得及通知家人,就被关进新兵营加急训练了两个月,出营后立马扛着枪上了战场,自此冲锋陷阵、舍生忘死。


【2】

张富清自走后音讯全无,心怀愧疚的张母日夜思念儿子,常常坐在土屋的门槛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干瘪的小老太太蜷成一个草团,浑浊的双眼湿润,沟壑纵横的脸上斑驳着伤心的泪花。

1848年底,一封从江西寄来的信让张母看到了儿子活着回家的希望。

一张方正的大纸上,“報功書”三个红色大字摆在上方,红黄蓝相间的图案围成一个方框,框内明明白白写着:张富清,荣获特等功。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信中还夹着一张张富清身穿军装的半身照,上面的他面带微笑,头发剃短,牙齿缺了几个,看着很精神。

张母枯枝般的手指不断摩挲照片,眼泪漱漱,悲喜交加:喜她的儿子还活着,悲她的儿子在战场上拼命。。。

张富清一个刚参军不过半年的新兵,能让彭德怀司令“亲自报功”,靠的就是“拼命精神”。

敌人牢固的城墙、碉堡上挺立的机枪是解放军进攻路上的最大绊脚石,需要突击队员(敢死队)冒着生命危险,身怀炸药,穿越火线,前去炸毁。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以肉身抵抗千万炮弹,其间凶险不言而喻,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也正因如此,才能万人赞颂、千古流传。

去了便是九死一生!所以突击队员都是自愿报名。

而张富清,往往是第一个站出来,他大半的军功也都是凭着“送死”的突击队员挣来的。

在永丰战役中,张富清不是第一次当突击队员,也不是最后一次,却是让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1948年11月27日夜,永丰城外,两军交战正酣。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鲜血混着泥浆汇成小溪,盘桓在尸体断肢堆砌成的战壕外,冲锋的号角一次次响起,战士们躲着子弹,向着敌人阵地奔去。

国民党碉堡上的几挺机枪扫射不断,成为解放军进攻的最大阻碍,战士们接连倒下,张富清所在的队伍牺牲惨烈,一晚上换了八个连长。

为了攻克敌人碉堡,张富清主动请缨,担任突击组长,带领其他两位报名的战士,通过地道,接近永丰城。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他们猫着腰,躲避飞来的子弹,逐步贴近城墙,用手扣着墙缝,攀上敌城。

张富清第一个跳下4米多的城墙,敌军迅速围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顿猛扫,近百发子弹打出去,死了七八个,受伤倒地的一大片。

突然,他感到头部被重击,鲜血流下来糊住眼睛,但他顾不上自己,手在脸上一抹,随即卧倒匍匐前进,接近第一座碉堡。

他掏出炸药放在碉堡底下,在炸药上面放上手榴弹,盖上一层沙土,身体顺势滚了两圈,炸药引爆,碉堡瞬间夷为平地。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张富清不敢停,快速向前爬去,用同样的方法炸了第二座碉堡。

这一夜,张富清接连炸毁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为解放军攻城扫清障碍,但三人突击小组只有张富清一人幸存,其余两人不幸牺牲。

张富清的脸被炮火熏得黑如锅底,牙齿也被振飞几颗,最要命的是他头上的伤,子弹从他的头上擦过,带起了一片头皮,深可见骨。

因作战勇猛,孤胆破敌,张富清荣获军一等功,同时被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表彰大会上,纵队首长王震亲自为他佩戴奖章,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也对他印象深刻,与他亲切地握手交谈。

此后张富清随着西北野战军继续西进,相继解放了兰州、西宁,然后穿越过戈壁雪山,将红旗插上了帕米尔高原。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远在大西北的张富清和战友们一起欢呼庆贺,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激动落泪。


【3】

1953年,张富清和其余几十个部队骨干赴京培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进行为时两年的文化补习。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同年冬天,学校放寒假,张富清终于有时间回家看望母亲。

没有通知任何人,张富清换上干净整洁的军服,打着一把黄色油纸伞,悄无声息地来到洋县的家门口

坐在门槛的张母是第一个见到他的人,母子二人相拥而泣,张母一边哭一边用手拍打儿子的背脊,呜咽着骂:“不孝子。”张富清没有辩解,只将头埋在母亲的怀里,泪水很快浸透衣衫。

张富清从军回家的消息瞬间传遍整个村子,单身的姑娘们对这名光荣的军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同村的妇联主任张玉兰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两人经过介绍,进行了一次面谈。

张富清是党员,思想先进,孙玉兰对他很满意,两人在家订了婚,并约定在张富清毕业后立马结婚。

1955年,张富清顺利毕业,此时的他已是359旅的正连职军官,转业的选择很多。

起先,他准备去陕西,这样方便他照顾家里。

但又随即一想:“这不对啊,共产党员不能有条件地去工作。”

“要听党的话,党让去哪里就去哪里,不能怕吃苦,死我都不怕,还能怕苦?”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张富清有了决断,伸手拿起了支援湖北恩施的报名表。

回到宿舍后,张富清提笔给远在家乡的未婚妻写了一封信,告知她自己已经毕业,并且询问她是否愿意来到部队和他结婚。

张玉兰没有犹豫,她早就将张富清视为自己一生的伴侣。

她拿出多年积蓄为自己裁了一件新衣,亲手为家人做了最后一顿饭。

第二天一早,孙玉兰拿着行李,坐上去往张富清部队的火车。

张富清与孙玉兰的婚礼办得有些草率:只一面印着“囍”的镜子,一捧战友们凑钱买的喜糖。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新婚之夜,张富清有些局促不安。

孙玉兰一直留神注意他,见他神不思蜀,便主动开口询问:“怎么了?你有话要讲啊?”

张富清被问得一梗,他支支吾吾道:“玉兰,我,我转业到湖北恩施,在来凤县粮食局工作,那里需要干部支援,你,你愿不愿意和我一块过去?”

孙玉兰微微一笑,并没有感到意外,轻轻点了点头。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她知道张富清总是愿意第一个奉献自己,她敬佩张富清,也愿意跟随他。

张富清得到妻子的支持,心中大定,他激动地握住妻子的手,连连感叹自己的幸运。


【4】

1955年春节,夫妻两人经过七天颠簸跋涉,来到了湖北恩施来凤县,

恩施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环境恶劣,人口稀少,而来凤县又是恩施最贫困的县城。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新中国成立初期,来凤县粮食生产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机关的采购员找到县粮食局主任张富清,想要他通融一下,他们只想要细米。

但这不符合规矩,张富清严厉拒绝了采购员:“你们是机关干部,应该起带头作用,给你们宽松了要求,我就亏待了老百姓!”

采购员灰溜溜离去,但张富清紧锁的眉头没有放松,他在反思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想要找出一个解决“细米供应不足”的办法。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他派人四处购买打米机,凑了几台之后,办了一个加工厂,“细米不足”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1959-1961年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来凤遭受了三年大旱,“三胡区”是来凤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张富清临危受命,调任三胡区副区长。

三胡地处大山深处,溪河纵横,生产条件差,社员不懂国家政策,达不到国家公粮目标。

这里的人因为消息闭塞,对突然到来的领导干部有一种抵触情绪,张富清的工作开展困难,老乡们甚至拒绝他借宿的请求。

没有别的办法,在养猪的窝棚上搭一个木板、铺一层稻草、叠一层床单,张富清就这样住了下来。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儿子来探望父亲,夜里和张富清住在一处,满床的跳蚤咬得小孩睡不着觉,张富清却在旁边鼾声如雷。

他太累了,白天不仅要和社员一起下地干活、帮老乡打扫院子,还要见缝插针地和老乡讲解政府政策,这让他心力交瘁,一粘床板就不省人事。

日久见人心,大家逐渐接纳这个干部,开始跟着政策走。

张富清又趁热打铁,号召居民们一块修大坝、建水站,成功为三胡区扯上电线。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第一颗灯泡亮起的瞬间,三胡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富清是大家感谢的第一对象。

几年过后,张富清又被调到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等地工作。

他扎根在来凤县三十年,带着乡亲们修路、开荒植树、办畜牧场。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退职的那一天,十里八乡的社员们翻山越岭赶来送他,张富清朝他们挥手告别,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向落幕的夕阳。


【5】

回归家庭的张富清并没有闲着,一直帮助老单位开展工作,但老人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伤病一身,子女们一直劝他停下来歇歇。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张富清88岁那年左膝脓肿,医生诊断必须高位截肢,他没有拒绝,其干净利落的架势震惊了家中一众小辈。

他想:“我要发扬保持突击队员的精神,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也能重新站起来。”

张富清装上义肢,双手撑着辅助行走支架,在家里一遍一遍地练习走路,墙上全都是他留下的血迹。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已经90高龄的张富清重新站了起来,他像寻常的老人一样,陪着老伴下楼买菜,洗衣做饭。

如果不是县里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没有人会知道张富清老人是参加过解放战争、荣誉等身的人民功臣。

2018年,张富清的军功被大肆报道:“人民功臣”奖章;特等功、军一等功、师一等功、团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张富清出名了,全国上下都在热议这个“深藏功名64年”的人民功臣,但很多人对他的隐瞒感到不解。

对此,张富清抹着眼泪说:“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都不在了,我和他们比,我有什么资格拿出来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

在他心里,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他获得的每一份荣誉都沾满了战友的血。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老人质朴纯粹的语言让人不禁落泪,他微笑敬礼的照片也将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印记。

赞歌《你是一个传奇》这样吟唱他:

“你是一座山,总是默默无闻;每当鲜花开遍,悄然隐没其间;你是一条河,不惧风雨坎坷;哪怕征途漫漫,奔腾一路壮歌。。啊,功名深藏,初心永恒。。。”

张富清:一个参军不到半年的新兵,为何能获得彭老总亲自嘉奖?

张富清就像歌里那般: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甘愿做最小的螺丝钉支撑整个社会机器。

老人清贫一生,先人后己,他活到了21世纪物欲迷眼的今天,仍旧干净得耀眼,我们视他为英雄,但英雄只道:尽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分。

基层干部工资不高,张富清全都用来帮助老乡;但某些人一分钟上万,却要连捐款都要造假;更有人标榜自己是人民公仆,背地里却用公款胡吃海喝......

“本分”二字,轻如鸿毛,但有多少人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做到了?我想问问自己,却发现自己答不上来。

. END .


【文| 雨晴】

【编辑| 小龙】


关注@鬼谷子思维,更多精彩人物传奇:

从无人敢娶到一国之母,真正有魅力的女人,从来都不是靠颜值


姚冶诚:“养”了蒋介石10年没名分,为帮他还债认蒋的朋友为干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来凤县   来凤   永丰   突击队员   采购员   碉堡   嘉奖   炸药   新兵   功臣   国民党   子弹   解放军   老总   部队   家中   儿子   半年   工作   张富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