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银:社会型产品的存在形式和物理属性的技术原理

当前的宇宙是按照客观存在的逻辑规则创建的世界。在人类的认知空间里,这些逻辑规则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人类本身作为采用逻辑规则创建的社会型产品,并不知道这些原始逻辑规则的来历。不过现在的人们可以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推测这些逻辑规则的来历,并且通过类型转换的方式创建新的逻辑规则。人类把采用这类逻辑规则创建的事物称为人造产品,也就是凝结了人类劳动力的事物。劳动和劳动力是有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人的活动形式,人类劳动力是指转换能量类型时所消耗的力的存在形式。

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由不同层级的空间采用嵌套的形式创建的,每一层级空间的物理属性被所在的空间束缚在内部。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型产品所表现出来的物理属性只是该产品最外层空间的属性,而内部的每个层级空间都有不同的物理属性。

1、以产品形式存在的客观事物

在逻辑世界里,产品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事物的技术本质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逻辑体的集合。产品是采用逻辑空间封装的事物,是一个新的逻辑体。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看不见它的存在。所以卢梭在观察人类社会存在的现象时,提出了“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中”的感叹,并发现了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区别,而且考察了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状态”到“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研究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解决方法。

在人们习惯性认知的产品概念里,并没有使用空间层级这个概念。在人们当前的世界观里,一切事物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连续性的,并没有建立空间封闭内部事物物理属性的层级空间管理模型。所以尽管科学家发现了“不确定性原理”,但是并没有修改构成宇宙的空间模型理论,而是建立复杂的逻辑过程方法来修正观察结果。

由于科学家坚持认为宇宙只有一个空间,事物的物理属性属于全局性物理量参数,所以“不确定原理”涉及了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用海森堡自己的话说:“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

倘若修改宇宙的创建模型,事物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事物的物理属性被空间封闭,变成了空间内的局域性物理量参数,宇宙是由无数的空间按照逻辑规则创建的世界,那么人们所发现的由“不确定原理”带来的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都不存在了。在产品所在的空间层级,事物的一切逻辑行为都是确定的。

2、 社会型产品的创建原理和存在形式

尽管客观存在的产品都是由空间层级非常复杂的事物构成的,但是以人类的需求为参照系,创建产品的空间层级就变得很简单了,人类把这类产品称为人造产品。为了描述方便,把空间层级结构系统比较简单的人造产品称为“企业型产品”,把空间层级结构系统复杂的人造产品称为社会型产品。

从目前的市场经济竞争状态来看,人们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创建企业型产品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但是似乎并没有掌握创建社会型产品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这是因为社会型产品属于网络空间里的存在事物,而网络空间是由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共同构成的混合空间,所以社会型产品是由物质逻辑体和信息逻辑体共同构成的事物。

社会型产品的主要特征是最基本的材料采用不断提升逻辑体事物空间层级的方式创建目标逻辑体的形式完成一个物理量空间类型,然后把这个物理量空间类型里的目标产品作为上一级物理量空间类型里的量子个体,创建新的目标逻辑体产品。

赵文银:社会型产品的存在形式和物理属性的技术原理


网上资料显示,在经典时代的组织形态中,个体与组织的目标看起来是较为一致的。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告诉我们,组织基于合作,而合作基于个体生存的需要,组织是由于个人需要实现他自己在生理上无法单独达成的目标而存在的。

量子个体的本质是一个在该层级空间类型里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逻辑体单元。因此在该物理量空间类型内,量子逻辑体可以按照逻辑规则多次被不同层级的空间类型重复使用,但是不能被该物理量空间类型之外的空间使用,比如在生物体层级的物理量类型空间里,细胞量子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在生物体社会层级的物理量类型空间里,则不能使用细胞量子。这种特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的哲学造诣的软件工程师来说,当他们把宇宙世界抽象为单纯的逻辑世界时,这种情形类似“构件复用”的软件开发思想。比如,当人作为量子个体的时候,人可以同时成为多个不同空间里事物的构成组件。

物理学家把量子作为创建某类物理量所描述的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位,从而创建了采用现代科学的方式描述客观事物存在形式的方法。不过现代物理学关于宇宙世界的模型里,宇宙只有一个空间,万物都是这个空间里的成员事物。

作为一种新的假设模型,宇宙是由无数个尺度不同的空间嵌套形成的世界,空间具有封闭、不可分割、自足的特征,空间内事物的属性无法突破空间的约束,只能在当前空间里产生作用。在这个新的假设模型里,物理学家定义的量子和物理量就与空间的尺度建立了关系,在不同的空间里,量子的存在形式和物理量类型也是不同的。比如在自然人这个空间尺度,细胞是量子;在人类社会空间尺度,自然人是量子;而在地球空间尺度,抽象形式存在的人类社会、动物社会、植物社会、细菌社会、病毒社会等无形事物是量子。

在地球空间尺度内,人类将以一个社会型产品的形式存在,所有的人都会在这个社会型产品里找到相应的结构结点位置,成为产品的构成元素。从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技术原理上讲,个体的人只有成为社会型产品的构成元素,才能在地球空间里生存生活。这个社会型产品就是地球空间尺度里最终的人类社会存在形式,并且成为地球空间尺度里更高层级物理量类型空间里的量子个体。从目前采用现代科学的方式观察的结果来看,相同层级类型的社会型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各种属性的生物、细菌、病毒等体创建的社会型产品。由于空间封闭了构成社会型产品的量子个体的物理属性,社会型产品的整体属性是由产品的结构形式决定的,所以在新的物理量类型空间里,这些社会型产品成为了类型相同的量子个体,不过个体的功能存在差别。

3、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和开发方法

似乎人们并不知道人类的目的是创建人类社会生命体。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哲学命题,尽管如此,人类通过自己设计的逻辑规则创建社会型生命体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的确是人类自己创建的社会型产品。不过从逻辑世界里创建事物的技术原理来看,人类自己设计产品的逻辑规则系统的行为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们无法按照技术原理提出理想的用户需求模型,只能在没有目标的状态下采用迭代的方式探索目标需求模型。比如康德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创建人类社会需求模型的三大初始条件,自由意志、上帝存在与心灵永恒,但是并没有从计算科学的角度提出可计算的数学模型。

尽管这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创建社会型产品的过程存在很多的危险,但是人类并不是从无开始创建人类社会的,而是在动物社会的基础上创建人类社会的。按照当前的软件开发思维,人类的行为相当于修改已经存在的软件产品的功能属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在以自然人为量子个体创建的社会型产品基础上的升级版本。按照逻辑世界里的规则守恒原理,人类设计的规则来自对逻辑世界里已经存在的规则的类型转换,人类无法创造没有逻辑来源的规则。这是一条创建人类社会的基本公理,哲学家们基本上都是依据这条公理探索研究人类社会的创建方法和内在的运行规律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倘若参考现代计算科学的形式对人类社会进行逻辑抽象,就可以采用软件开发的形式创建人类社会的开发过程模型,起初,用户提出一个具有应用目的的目标想法(比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这是一个理想的场景模型;第二,采用迭代的形式创建社会型产品,当社会型产品满足满足用户场景模型的要求时,社会型产品就进入平稳运行结果,不再进行重大的状态改变;第三,根据当前的社会型产品的存在状况提出更高的应用目的,重复第二个逻辑步骤。很明显,这个开发方法里出现了图灵停机命题的哲学难题。

赵文银:社会型产品的存在形式和物理属性的技术原理


似乎人类目前并没有找到在逻辑世界里开发产品的有效方法。尽管哲学家提出了很多思路,但是软件工程师们并没有提出采用计算的形式描述这些逻辑思路的有效方法。

在哲学家理想的描述里,一个有效的产品包含系统结构、对象事物、停机行为三个独立的命题存在形式。不过在人们目前掌握的软件开发方法里,对一个产品的系统结构、对象事物、停机行为的描述并不是独立处理的,而是采用相互关联的依存形式进行描述的。这种情形导致了非常严重的软件危机。尽管软件工程师们提出了很多解决软件危机的方法,不过布鲁克斯博士在《人月神话》里明确地说“用人月作为衡量一项工作的规模是一个危险和带有欺骗性的神话”,并提出Brooks法则:"想进度落后的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使进度更加落后。(Adding manpower to a late software project makes it later )"。

哲学家并不关心逻辑体的存在形式,只关心逻辑体的存在本质,而工程师们关心的只有逻辑体的存在形式,比如机械工程师关心的是在创建整体产品的时候,物质逻辑体的搭配和安排的变化与产品属性的变化的关系;而软件工程师们关心的是在创建整体产品的时候,信息逻辑体的搭配和安排的变化与产品属性变化的关系。而在哲学家的思维里,物质逻辑体和信息逻辑体的内在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面向事实的软件开发方法属于哲学工程师们提出的开发产品的方法:在一个物理量类型空间里,事实可以分解为结构和更小的事实两个独立的部分。不能进行分解的事实就是对象,也是该物理量类型空间里的量子。该物理量类型空间的尺度边界提供的空间数字是图灵停机命题里的绝对停止条件,即一切的逻辑行为过程只要到达空间边界,逻辑过程就自动停止。

不过在人们习惯性的世界观里,人类社会是由一系列的空间区块拼接形成的更大的空间。类似人们熟悉的软件开发模式,软件工程师在开发一个大型软件系统时,会采用建模的方法把整体系统模块切割成大量的小模块,然后分配给不同的工程师,最后再把这些小模块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事实上人类社会作为逻辑世界里的一个社会型产品,在产品所在的空间尺度上,具有完整、连续、不可分割的结构体系。

采用哲学的形式对人类社会进行抽象,创建人类社会的过程和软件工程师们创建软件系统的过程基本相似:确定产品的逻辑应用目的,把整体产品分割为一系列的局部产品区块。从目前人类掌握的科技水平来看,人们已经掌握了这种先创建局部区块产品,然后再组装为整体产品的能力。这种方法来自还原论的哲学思想,预设“表面上不同种类的存在物或特性是同一的。它声称某一种类的东西能够用与它们同一的更为基本的存在物或特性类型来解释。”早在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就曾认为“一旦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化成简单的力,而且证明自然现象只能这样来简化,那么科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不过还原论者似乎忽略了事物的产品属性,而决定产品属性的是产品最高层级空间里的结构系统。这种采用系统形式分析研究产品属性的思维就是整体论哲学思想。由于产品的结构系统是很难采用先分解创建,然后组装合成的方式形成大空间尺度的结构系统,所以采用还原论思想的方法是很难获得大空间尺度里的结构复杂的产品的。这也是软件工程师们无法解决软件危机的本质原因。只能创建空间结构系统比较简单的软件产品。

中国古人似乎了解创建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在《国语·郑语》里,伯阳父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告诉桓公,“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实现的话能产生新事物,相同事物在一起则不能长久继续,以一种事物平抑一种事物就称为和谐,所以能丰富生长而且形成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益补给同类事物,全部都会被丢弃的。

也就是说,在创建以人为量子单位的社会型产品的时候,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和谐共存聚集,才能创建更高层级的产品,倘若人的类型相同,则创建的社会型产品是要被丢弃的。

《周易·系辞上》里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描述了在空间区域里,事物是按照类型以群聚的形式创建新事物的,而群聚在一起的事物就会产生吉凶。

尽管古人并没有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描述创建人类社会的技术原理和存在形式,但是似乎从观察到的两种矛盾的现象里找到了正确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方法。

所以中国古人采用聚落联盟的形式,以主体聚落为中心创建社会型产品,而不是以单一种族类型为中心创建社会型产品。这种以聚落联盟的形式创建的社会型产品里,一方面强调不同类型事物作为社会型产品构成材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不同事物在创建社会型产品的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层级位置。主体聚落承担的责任最大,是维护社会型产品结构系统稳定的主要力量。从人类社会理想的存在形式来看,主体聚落必须具有强大的包容力,能够把不同类型的聚落聚集在一起,成为社会型产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此,中国古人还提出了人类社会的理想模型,《礼记·礼运篇》里描述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里的大道是指宇宙逻辑世界里客观存在的层级最高的逻辑规则,并不是人们基于应用目的设计的逻辑规则。所以孔子感叹,在三代英明君主的时候,人们按照宇宙最高规则行事,丘没有赶上时代,但是也有这个志向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已经掌握了创建组织层级社会型产品的能力,但是并没有掌握创建系统层级社会型产品的能力,尽管跨国公司的组织体分布在全球的空间区域,但是这种系统属于组织层级空间里的产品的结构形态,并不是人类社会空间层级里社会型产品的系统结构存在形式。

事实上,人类社会这个社会型产品是人作为量子个体采用争夺空间位置的方式生长出来的。人们把根据这种观察现象总结出来的逻辑规则称为“丛林法则”,并且主观地认为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是无法改变的,大到国家间、政权间的竞争,小到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要遵循丛林法则,至于竞争结果,那就看各自的实力、智慧、手段和改造或适应世界的能力了。人们当前推崇的西方民主就是以“丛林法则”为基础创建的。不过按照《圣经》里的描述,人因为吃了禁果而获得了智慧功能,具有了与神相似的创建逻辑规则的能力,因此人类拥有了创建比动物社会层级类型更高的社会型产品的能力,甚至可以创建出神类社会层级的社会型产品。很明显,丛林法则是创建动物社会的逻辑规则,并不是创建“神类社会”的逻辑规则。

从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技术原理的存在形式来看,自然人是该物理量类型空间里的量子事物,是博弈过程中对抗能量最小的事物,位于该物理量类型空间的最低层级。企业是把个体人聚集在一起创建的社会型产品,属于更高层级空间里的事物,具有更强大的博弈能量,不过企业里的个体人属于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社会人是采用逻辑规则创建的逻辑空间封闭了动物属性的自然人。所以能否创建出该类型空间里最高层级的把所有的自然人聚集起来的社会型产品,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找到把自然人转换为社会人的逻辑规则。也就是解决卢梭等哲学家的困惑,“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Man was born free, AND he is everywhere in chains.)”从创建逻辑世界事物的技术原理来看,这里的枷锁就是由逻辑规则创建的逻辑空间,也就是社会契约的逻辑规则的存在形式。而这些逻辑规则是人自己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在更高的层级空间里创建出包含了所有人的社会型产品,从而获得更加强大的博弈能量,以便更好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

4、社会型生命体的技术原理和存在形式

尽管大多数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很难理解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技术原理,但是中国古人似乎理解这种采用不同层级类型的空间创建事物的形式。

《庄子》在逍遥游里描述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按照在不同空间层级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技术原理,庄子所描述的鲲是以鱼为量子创建的社会型生命体,但是事物属性已经发生了改变。变化为鸟的属性后,名字就叫做鹏。无论是鲲或者是鹏,由于空间尺度太大,而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很难在个人的认知空间里创建相应的逻辑事物,所以人们基本上认为庄子描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论证他的形而上学哲学思想而在主观境界里想象的事物。

尽管不了解庄子提出这些离奇事物概念时的环境场景,但是从人类的认知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层次发展关系来看,当人类的科技文明层次进一步提高,人们掌握了在更大的空间尺度里认知事物存在形式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和研究庄子所描述的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规律了,如同现代科学的方法让人们改变了对细胞空间尺度下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认知一样,而在几千年前,人们很难相信DNA对人的意义是如此之大。

赵文银:社会型产品的存在形式和物理属性的技术原理


似乎哲学家是最早探索生命的存在形式以及内在规律的人。不过现在的人对生命的认知基本上来自生物学家的定义,所以人类目前对生命的认知基本上局限在有形的层次,比如以生物体形式存在的人、动物、植物、细菌、病毒等,而对层次更高或者层次更低的空间里的事物,人类并不认为存在具有生命特征的事物。

生命的本质是用来描述事物的能量状态的周期性变化属性的状态概念,事物的能量状态的变化是通过一系列的现象呈现出来的。

客观存在的事物有形或者无形,是由个人认知空间里创建的逻辑图像的能力决定的,智力强大的人可以构建大尺度的结构清晰的逻辑事物,比如中国古代的庄子、老子等,而绝大多数人很难突破物质世界里客观事物的物理尺度的约束。在个人认知空间里创建逻辑事物时,事物的空间尺度越大,构造逻辑事物的元素的颗粒度就越粗大。由于细节的缺失,人们的认知结果就成为了没有结构形态的无形事物。

在不同层级的空间里,事物的存在形式以及运动规则是不同的。科学家不会把在采用细胞层级空间里获得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人所属的空间层级。

这种在不同层级空间里创建不同形式的事物的规律,庄子在《逍遥游》里也有描述。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生命体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生命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状态属性的一个物理量,包含了一系列的基本物理量。不同层级空间里的生命体,所对应的量子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一类空间里都有一种量子,在未来的科学研究里,科学家在研究客观存在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运动规律的时候,会创建相应的时间空间参考系。不过在当前的现代科学体系里,由于宇宙模型里只有一个空间,因此科学家把这个空间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位称为量子。而对于不同尺度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属性带来的逻辑缺陷问题,科学家采用创建复杂方法的形式进行解决。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不过由于古人并没有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描述“衍化至繁”的逻辑原理,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现代人认为中国古人没有提出符合现代科学规则的理论。现代科学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作为参考标准,因为现代人认为宇宙只有一个空间,万物的属性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呈现。尽管现代科学的成果已经证明了只有一个空间的宇宙模型存在缺陷,但是科学家目前并没有提供采用空间的形式把事物及其属性封闭在有限的空间尺度内的理论体系。如果采用现代科学的术语形式描述中国古人的理论观点,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宇宙创建模型:宇宙是由无数的空间创建的,空间是存放事物的容器,空间具有封闭、不可分割、自足的属性,空间及其内部的事物以整体的形式成为更高空间里的存在事物。很显然,基于这个模型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在人类掌握创建信息空间的技术之前,是很难采用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的方式进行描述的,因为这是一个采用嵌套形式实现的模型。

科学的本质是人类试图通过自身的能力认识客观存在的宇宙及其运行规律。也就是说,宇宙及其运行规律无论是对于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是客观存在的按照固有规则变化的事物,人类研究的成果如果属于真理,其描述内容是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的。

人是人们最熟悉和认知的生命体形式。与人处于相同空间尺度类型的动物、植物、细菌等生命体形式,在现代科学的帮助下,也是人们熟悉的生命形式,并且把这类社会型生命体形式称为生物。

科学家发现,一个生命体是否存在生命,需要某种非常精确的化学反应,虽然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比较倾向于关注碳和氧等“知名”元素,但实际上,组成生命的六大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硫。这其中,磷是形成DNA和RNA这两种遗传物质的重要结构元素,并且是细胞内能量交换、细胞膜发育以及调节关键生理过程的必需元素。所以一些科学家试图从磷的来源上探索形成生命的逻辑过程,因为毕竟在地球上,小到藻类,大到大象,生物体将阳光转化为储存能量的过程中都需要磷。尽管磷数量很少,但少了这一元素,地球生命的拼图便不可能完整。而宇宙如此浩瀚,没理由地球是唯一能孕育生命的“幸运儿”。

从细胞层级到人层级的空间属于相同类型的空间,细胞是创建人的量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生命体。当然,让人这个社会型产品出现生命效果,还需要比细胞空间更小的空间类型里的事物。

事实上,生物学家发现人的生命是一种整体状态,包含了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这些现象来自细胞的组织连接形式所创建的空间形式。

对于哲学家来说,宇宙唯一存在的事物只有逻辑,物理学家发现的能量只是逻辑的存在形式。所以在哲学家看来,生命体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由逻辑规则构成的结构系统,二是位于结构结点位置的用来固定结构系统形式的逻辑体。生命体的生命属性基本上来自生命体产品的结构系统形式,不同的结构系统形式,呈现出来的生命属性现象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生命是由固定的结构形式呈现的稳定的变化状态,从创建产品的技术原理来看,结构系统的形态是通过结点位置的物体固定的。

比如,人是一个生命体,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来看,由10大系统构成,固定系统形态的事物是细胞,所以在创建人这个层级类型的生命体的时候,细胞就是量子。

对于工程师来说,只要掌握了创建人的逻辑规则系统,以及量子材料,就可以采用现代科学的方式创建“人”这个产品。

作为宇宙内客观存在的逻辑规则,生命体的层级类型越高,生命周期就越长,技术上的描述就是,生命体的结构系统的固定存在时间就越长。由于系统的结构形式的固定是由结点位置的物体的稳定程度决定的,而结点位置的物体是由生命周期较短的量子构成的,因此需要采用一种逻辑规则,使结点位置的物体的存在时间可以摆脱构成物体的量子的生命周期的控制。实现这个目的的技术原理就是,让量子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不断地产生具有活力的新量子,采用替换的形式维持结点位置物体的稳定。

这种繁殖形式的替换机制似乎让很多人看到了永生的希望,不过这个希望似乎很难实现,因为按照能量定律,逻辑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损耗的现象,也就是说,任何层级类型的生命体,存在一个最大的生命周期时间。比如人存在一个称为自然寿命的存在时间,但是可以创建更高层级类型的生命体,把人作为这个生命体的量子,把个人的生命意义通过这个新的生命体进行传递,从而在哲学层面上延长个体人的生命周期。

作为逻辑世界的繁殖规则,细胞的繁殖和人的繁殖的逻辑规则的本质是相同的。在逻辑世界里,繁殖的逻辑目的是为创建更高层级类型的生命体提供量子材料。不过从现象看,现代科学认为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不同层级类型的生命体的繁殖方式是不同的,人们熟悉并认同的繁殖方式基本上是采用现代科学可以解释的有形的生命体形式。不过古代的智者似乎比现代人更加了解生命体的繁殖方式和存在形式,比如《金刚经》里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按照佛经的概念描述语境,有色就是有形,无色就是无形,有想就是有思想,无想就是无思想,非有想是指不同的“有想”,比如人工智能计算机代码信息体,非无想是指不同的“无想”,比如无思想的计算机代码信息体。尽管目前的现代科学无法完全解释佛说的观点,但是在不久的时候即将到来的新科学基本上可以解释这些观点。

人作为“有想”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希望创建新的逻辑规则,从而改变自己的生存生活环境。

从不同层级类型的生命体的构造形式来看,个体的人属于人类社会生命体的量子,人类社会生命体的存在状态决定了量子的存在形式,在一个健壮、充满活力的社会型生命体里,作为量子的人才能有一个好的存在环境。

从量子个体到社会型产品,需要经历几个不同层级空间的转换,并且这些空间采用嵌套方式以叠加态的模式成为一个整体空间。比如,量子个体-->组织-->器官-->系统-->社会型产品。从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技术原理和产品的存在形式来看,上层空间是下层空间按照逻辑规则形成的结构创建的整体事物。现代管理学把这种存在形式称为个体和组织的关系,下层空间对应的事物称为个体,上层空间称为组织。组织是由空间内的所有个体构成的事物。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本质上只有两个,组织和个体,对其它的对象的研究都可以采用数学的形式转变为对组织和个体的研究。很显然,组织和个体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共生共存的两个主体,也是物理属性完全不同的两种存在事物,从个体到组织的过程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由此可见,从量子个体到社会型产品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物理属性的转化,社会型产品的物理量属性已经和量子个体的物理量属性完全不同。比如,人是由细胞量子构造的社会型产品,但是人的物理量属性和细胞的物理量属性已经存在了重大的属性差别。由此可以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推断,人类社会是由人作为量子个体构造的社会型产品,人的物理量属性和人类社会的物理量属性存在重大的差别。

似乎中国古人知道这种差别的存在,所以也提出了很多现代人难以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理解的观点。比如《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里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易经》里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淮南子.原道训》里说,“性命者与形俱出”;范缜在《神灭论》里说,“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等等。

5、社会型产品的物理属性

事物的物理属性是现代科学研究宇宙事物的依据。比如不仅达尔文通过观察生物的物理属性提出了生物竞争的假说,德国动物学家威廉·鲁通过观察细胞的物理属性提出了细胞竞争的假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通过观察电子的物理属性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的假说。事实上科学家大多数也是通过观察事物的物理属性提出假说的,然后再通过观察更多事物的物理属性来证实或者证伪这个假说的正确性。

社会型产品的物理属性是由最高层级的空间里的构成事物的结构形态决定的,位于结构结点位置的事物的作用在于稳定该层级空间的结构形态。现代科学发现,结点位置的事物是可以被其它的拥有该结点所需功能的事物替代。也因为这个基本逻辑规则的存在,所以一些科学家正在尝试采用一些人工产品来替换人的一些构成部件,以便在不改变人的物理属性的情形下,增强人在某方面的竞争能力。

社会型产品的物理属性通常是指最高层级空间的属性,并不是指其内部的构成事物形成的空间的属性。比如说,人是一个社会型产品,自由是人的物理属性,但是这个属性并不是人的构成事物细胞的物理属性,而是由连接这些细胞的结构形式所创建出来的属性。尽管人们可以采用现代科学形式替换一些位于结构结点位置的细胞,但是改变不了人的自由的物理属性。

了解社会型产品的物理属性的技术原理和存在形式对人类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属性是逻辑事物表现现象的存在形式,是认知空间里逻辑事物的存在形式。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同或相异,也就是一个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的相同或相异。人们通过对认知空间里的属性事物的变化进行研究,寻找主体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找到开发更好的人造产品的理论和方法,为创建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提供产品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属性   物理量   形式   社会   层级   产品   量子   生命体   逻辑   事物   原理   物理   规则   人类   类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