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大王徐镜人:从6人车间,到把中药输向国际,他做了什么?

2021年7月12日,徐镜人在出差途中因为心梗去世,在他的追悼会上,江苏泰州的市民都自发来守候、来追念。

为何会有这般阵势?泰州市委书记也来追悼会现场,并且讲话,他说:“他生于农村,心系群众,担任企业负责人的48年间,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在海外没有资产,也没有存款,是泰州大地上孕育出的时代英雄。

这个评价很真实、很客观,翻看徐镜人的履历,他是扬子江企业的董事长,但了解了扬子江的产品,则会发现那个销遍全国的板蓝根。徐镜人,在上个世纪就被称之为板蓝根大王。

板蓝根大王徐镜人:从6人车间,到把中药输向国际,他做了什么?

在徐镜人还没有走产业报国这条路时,他是一名军人,复员后回到泰州的一家仪表厂工作。徐镜人工作没几个月,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成立一个制药车间。

通过徐镜人的不懈努力,制药车间终于分离出来,可徐镜人的家底只有募集的几千块钱,几名工人,一个小厂房。

当时这个车间要试产新药,厂房太小,根本就无法施展身手,于是徐镜人带了一块荒地,带着工人建了6间平房。当然啦,徐镜人也没有多余的钱去请瓦工,他只好亲自上阵,既当瓦匠工,也当挑水工。

就这么,全国随处可见的板蓝根,在徐镜人的肩上一扁担一扁担挑出来了。即使有了一定的销量和收入,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活下来

这个制药厂房终归属于“无证经营”,差点因为某种原因关掉,还好的是,板蓝根在当地颇有盛名,徐镜人为了保住这个制药厂也四处跑动,最后把制药厂挂在县办的泰兴制药厂的名下,这才逃过一劫。

“分厂”牌子挂在徐镜人创办的企业整整十二年,这十二年间,制药厂的产能不断扩大,已经不是一个“分厂”的规模了,于是在1985年,徐镜人再次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分厂的牌子摘掉,挂上了“扬子江”的牌子。

那时谁都想不到,扬子江这三个字,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在国际中药市场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而在扬子江正式上牌的第三年,上海的一场甲型肝炎让扬子江立下首功,那时候有大约29万人发病,市面上的板蓝根被一抢而空。正值春节假期,扬子江的月产能只有5万包,就近支援则需要400万包,徐镜人带着扬子江怎么做呢?

板蓝根大王徐镜人:从6人车间,到把中药输向国际,他做了什么?

延迟放年假,全部人加班加点干活、生产,最终扬子江交货385万包,也就从此一役,徐镜人摘得了“板蓝根大王”的桂冠。

那个时候的徐镜人,对扬子江而言,犹如鱼水,鱼离开了水,存活不了多久,水有了鱼,价值更高。

可徐镜人因为莫须有的罪名,短暂离开了扬子江三年,三年之间,扬子江从盈利的状况,成了一家亏损的企业。

无奈,最后调查后,徐镜人的履历清清白白,他被邀请再次执掌扬子江。复出后的徐镜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研发新品,这样才能在各诸侯中闯出一条生路。

1993年,徐镜人制订了一个中药开发战略:请名医挂帅,让绝技显灵。这听起来像是小时候天天在电视上看见的循环播放的广告,什么违背祖训,拿出偏方等等。不过,徐镜人邀请的名医,可不是什么野路子出身,而是大学教授,有几十年的行医经验。

董建华教授一辈子都在研究脾胃病,他治胃病的药方,根治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亲自上门拜访,企图拿到药方,但没有一个人能入董教授的法眼,而徐镜人也是一样,首次登门就吃到了闭门羹。

但徐镜人做中药事业的决心如泰山一样,没有人可以撼动,一次拜访不行,那就两次,甚至三次、四次,等他终于见到了董教授,他把20多年来对中药事业的发展和未来的设想,像是倒苦水一样一次性倒出来,董教授听完后,被徐镜人打动。

板蓝根大王徐镜人:从6人车间,到把中药输向国际,他做了什么?

董教授把40年的临床经验,写在一个线装本上,本子的封面写着“胃苏饮”三个字。等徐镜人再次走进董教授的家中,董教授把这本书包在绸缎上,颤抖着交给了徐镜人。

“胃苏饮”是扬子江的第一次自主研发的新品,扬子江靠着这个新品,第一年的转亏为盈,如今,胃苏饮已经累计销售几十亿了。而徐镜人也从这之后明白,扬子江想要有一个不可撼动的地位,那必须坚持做一件事:技术研发。

从这之后,扬子江一直保持跟中药名医合作,不断地研发中药新品。中药是我们的“国货”,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着光芒,而徐镜人,不会让“国货之光”黯淡下去。

但在千禧年之初,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数据,未免让国人感到心痛。根据2005年的市场调研,在国际中药市场每年的销售额中,日本产品占80%,韩国产品占10%,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占7%,我国仅有3%左右的市场。

真不知道当初徐镜人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是彻夜难眠,还是感觉自己未雨绸缪。

想要打入国际市场,有一个必要条件,实现中药国际化首先要实现中药现代化。实现制药车间现代化后,还要通过GMP认证。GMP,是国际制药工业质量生产管理规范。要是没有这个认证,那么中药产品想要流入国际市场,无异于痴人说梦。

板蓝根大王徐镜人:从6人车间,到把中药输向国际,他做了什么?

当国内的同行还在观望和对GMP一知半解之时,徐镜人就看到了扬子江跟国际的差距,扬子江内部也有人不同意搞制药车间现代化,认为投资过大,但徐镜人在董事会上一挽狂澜,说:“不搞就是等死,搞,才有希望。

从1995年开始,扬子江投入了3亿元,吸纳人才做技术研发,建造亚洲最大的中药提取生产基地等等。2008年启动GMP认证计划,两年后扬子江顺利通过了欧盟的GMP认证。

15年的时间,足够准备好了,也足够厚积薄发了。但没有人会知道,这15年的时间,扬子江人付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扬子江人上下求索,肩上担着中药国际梦的责任,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的前进。

2012年,扬子江集团生产的80万粒胶囊发往德国,这意味着,扬子江撬开了欧盟的大门,而这张订单,也就意味着,扬子江,这条长江的分流,终于要流向大海,成为了一条中药长河,绵绵不绝。

就在扬子江踩着稳健的脚步往前走时,有人提出了问题:扬子江为什么不上市?为什么不并购,把自己的产业做得更大?甚至为什么不去做其他行业,让自己的盈利水平越来越高?

关于这些问题,徐镜人的回答只有一个:不做自己不熟悉的事。

板蓝根大王徐镜人:从6人车间,到把中药输向国际,他做了什么?

上市的目的是融资,融资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的发展,但是扬子江不差钱,扬子江的盈利水平甚至还超过了茅台,是一个有充足现金流的企业。

而并购其他企业,可以短时间内让自己的体型变大,外界看起来也好看一点。但是徐镜人在早年间也干过并购的事,最终不熟悉其业务和不擅管理,最终这间公司仍然无法转亏为盈。

那老一代的企业家,能坚持不上市的很少,徐镜人算是一个时代英雄,他的身上有家国情怀,并没有半点私情,他的眼中,有的是中药事业的“中国梦”,使得中国千百年的传统得以延续,在国际上发光发热。

致敬,徐镜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板蓝根   扬子江   车间   中药   泰州   扁担   国际   制药厂   名医   分厂   大王   牌子   新品   教授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