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千年防洪史:从大禹治水到郑州暴雨,为何偏偏是河南?

郑州特大暴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一时间雨水覆盖了整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面对这般险境,一句“解放军来了”,就使心中一直悬着的大石头放下了。

河南千年防洪史:从大禹治水到郑州暴雨,为何偏偏是河南?

翻看河南的《地方志》,会发现河南千百年来都在打一场大战,这场战斗就是防洪防汛。

河南地处中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途径河南,其中,黄河流到河南境内的时候,水势变缓。黄河奔流到海的速度变慢了,后方的黄河还是以快速的水流,流到河南,这样一来,就在河南堆积了大量的水流,极易发生“黄河决口”。

有人统计了明代时期河南的洪涝灾害,一共发生101次。明代共276年,换算下来平均3.65年发生一次。

面对如此频繁的洪灾,明代的官员也在积极治水,不过,明代时期的治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保证运河的流畅,把南方的粮食送达紫禁城,满足王公贵族的日常开销。

在明代初期,民间治水家山东人白英在治水大工程中,采取了南北分流的方法,指挥了“引汶济运工程”,并且利用黄河旧道开凿了一条新河道,解决了运河问题,立下了大功。

可从这之后,黄河多次在河南的封丘金龙口地区决口,河水流到了山东境内,再次影响到了漕运,于是再次治水,这回是江苏人白昂。

河南千年防洪史:从大禹治水到郑州暴雨,为何偏偏是河南?

白昂治水的方案跟白英一样,也是南北分流。白昂堵住了36个黄河决口,然后开凿了十几条河道来泄洪,将黄河引导到其他水系,最终流向大海,解决了这一次洪灾。

但南北分流是会留下隐患的,明代是为了保漕运才治水,而不是根据黄河的水性来治水,黄河在地球的北半球,水性是向北摇摆的。即使采用了南北分流,黄河跟自己的脾气,那也会多向北走。

于是,在白昂治水成功的两年后,黄河再次决口,河南、山东再次遇到洪灾。

这一回治水的任务,就落到了湖南人刘大夏的肩上。刘大夏经过实地走访后,决定要从上游和下游一起治理,而不是再是采用南北分流,刘大夏向朝廷上报了自己的想法:阻断黄河北流,保全山东漕运,让黄河一路向南,经淮河入海

朝廷同意了刘大夏的治水方案,刘大夏放开手大干,堵死北流的河道,修筑南流的堤口,暂时除了黄河水患。

可改变水流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转移矛盾,护住了山东漕运,把水患引向他处,但在几十年后,黄河再无水患。

黄河水患从上古时期开始,大禹用“改堵为疏、因势利导”根治后,到汉代才频频发生,一直延续到清代嘉靖时期,林则徐前往河南戴罪立功,指挥水利工程,亲力亲为治理黄河。但到了咸丰时期,1855年,黄河再次决口流向山东,黄河360年由淮河入海的道路正式结束。

同时在1855年之后,黄河还两次决口,百万人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黄河治则河南兴,黄河乱则河南衰。

在1945年之后,治理黄河的主动权落到了当地百姓的手里,不再是为了保护皇陵、运河而治水,而是为了当地的发展,为了脱贫。

1962年,焦裕禄来到河南兰考,他刚下火车,就看到了兰考人纷纷逃离家乡,因为这里太穷了。此时兰考正面临着三害,第一害就是内涝。

兰考,是黄河入海的必经之地。在1590年,万历年间,潘季驯治理黄河时,修筑了荣泽至虞城千余里之长堤,就是现在郑州至兰考东坝头黄河南堤的前身。

河南千年防洪史:从大禹治水到郑州暴雨,为何偏偏是河南?

内涝难治。焦裕禄根据兰考的河系,在夏秋季节观察河流走向,等到春冬季节的雨水少,再来治理。经过了焦裕禄两年的治理,兰考的内涝减少了很多。

这一时期的河南各县,都在组织治水。种植农作物必须要有水,西门豹到河南邺城,“引漳十二渠”,改善了当地了经济;孙叔敖建了中国最早的灌溉系统,沃野千里。

有水,就能活。在各县的强力攻坚之下,治水工作的效果超过预期,甚至有些县城都总结出了经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河南内涝的消息就很少听到了。

但在面对超强降雨量之时,就算是天兵天将来了,那也没有办法。

河南千年防洪史:从大禹治水到郑州暴雨,为何偏偏是河南?

明代的101次洪涝灾害,其中有雨灾型占据了19%,也就是说有19次洪涝灾害,是因为暴雨形成的。

1975年8月5日到8日,河南驻马店发生了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暴雨中心降水量在1382毫米。

2000年7月2日到7日,河南除了洛阳、三门峡,其他地区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暴雨和特大暴雨,而河南南阳,则是遇到了15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

现在,郑州也是遇到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一个小时相当于150个西湖的水都倒进郑州。

为什么会是河南每隔20多年就遇见一次特大暴雨呢?

如果排除黄河的因素,那还是要说到河南的地理位置。

河南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两种气候地带的过渡,常常在短时间内容易形成较大汇流,尤其是在夏秋两个雨季,一旦形成,则会有暴雨。

所以,在最近46年间的三次特大暴雨中,发生的月份都是在7、8月。但这次郑州特大暴雨形成的原因,经过专家分析,可能是台风烟花导致的。

现在看来,黄河决口的事出现的概率很少,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雨灾型。

同时降雨量太多,还会引起黄河决口。在1344年,连续降了200多天的大雨,导致黄河决堤。

地上的我们能治,天上的我们的管不了,所以想要控制降雨量,是很难的,只能在地上做功夫。

有人会问,那搞个“超强的排水系统”不就行了吗?排水,水是流到海里去的,这可行。但一瞬间打开阀门排水,降雨量又那么多,能瞬间排完吗?降多少排多少吗?难吧?

若是这个进行不了,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特大暴雨来临之际,不要跟鲧一样,用堵的方式来做抵抗,而是想办法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郑州   河南   兰考   北流   淮河   暴雨   内涝   漕运   洪涝灾害   水患   大禹治水   黄河   降雨量   山东   明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