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

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广义上说也属于82式系列家族的一员,但和82-2式无柄手榴弹区别较大。弹体材料从钢板冲压变成了有凸筋的全塑料弹体,破片为弹体夹层内浇筑的1600枚直径2.5~3毫米钢珠,属于全预制破片结构。炸药不再是TNT炸药,而是威力更大爆速更高的塑-4炸药。塑-4炸药即C-4炸药,是以黑索金为主体的塑胶炸药,威力和猛度分别为TNT炸药的123.2%和119.3%,而且性质稳定,不与塑料、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不流油变质。改用击锤撞击发火引信。击锤撞击发火引信结构上和82-2式手榴弹的针刺发火引信一致,区别在于尖锐的击针换成了圆头击锤,击发时不刺穿火帽,引信在工作时属闭式燃烧,没有声、光、烟外泄,火帽爆燃能量利用率高。

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

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82-2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

和钢板冲压刻槽的半预制破片结构相比,钢珠破片弹体有很多优点:不存在连片问题,每颗破片重量基本一致,球形破片形状规律,飞行中受到的风阻容易计算,只要合理设定炸药种类、质量和钢珠直径,就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杀伤半径和安全界。但是,单个的破片需要支撑结构固定,才能形成完整的预制破片壳体。

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全塑钢珠破片弹体

一般来说,为了使预制破片战斗部爆炸时形成完整的破片,并且不消耗过多的炸药爆炸能量,所以支承结构一般用强度较低的材料制造,但这又难以满足很多弹药在发射时需要承受的过载。手榴弹作为一种手投弹药,投掷时的过载冲击很小,对预制破片的支承结构强度要求很低,这对手榴弹采用钢珠预制破片结构非常有利。预制破片的连接固定方法大致有镶嵌、铅焊、粘接等,对手榴弹来说,因为壳体小、破片数量多、破片又是球形的钢珠,所以用粘接法比较合理。钢珠预制破片手榴弹国内已经有73式小型钢珠手榴弹和77-1式钢珠手榴弹的设计生产经验,在73式小型钢珠手榴弹上,钢珠支承结构用的是石蜡粘接,石蜡耐热性能较差,所以不是理想的支承材料,而77-1式钢珠手榴弹使用的聚苯乙烯材料就比较理想,它的成本低廉、热塑性能好、外观成半透明状便于检查成品质量,比聚乙烯材料粘接性能好、透明度高,因而是理想的手榴弹钢珠破片支承材料。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就完全继承了77-1式钢珠手榴弹的弹体结构和工艺,生产时先在模具内灌注规定数量的钢珠,然后将聚苯乙烯材料加热注入到模具中将钢珠粘接固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艺,弹体采用两半分别加工最后粘合的办法,粘合成整体后在外面再注射一层塑料包覆层,铸出防滑凸筋就完成了整个弹体的生产。

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的弹体和引信体用螺纹连接

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出口的86式手榴弹保险握片上有“86P”字样,“P”代表塑料弹体的“practice”

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设计试制期间,在工厂试验中发生过一次跌落炸事故。当时是在一个深度为3米、底面为水泥板的试验坑内进行跌落试验,当一枚手榴弹落入坑底,准备进行下一发跌落试验时,手榴弹突然发生了爆炸,并引爆了之前已经落入坑底的2枚手榴弹,还炸坏了1枚。清理现场时,发现有一个拉环和保险握片是完好的,炸坏的那枚手榴弹弹体破裂、塑-4炸药漏出,延期雷管被炸断。

经过调查分析和反复试验论证,研究人员初步得出了跌落炸的原因:原来这枚手榴弹的拉环反背在保险握片上形成杠杆,当手榴弹落地时因为撞击的冲击力,撬动杠杆形成拉力将保险销拉出,手榴弹解除了保险才爆炸的。当时在场的靶场工人反映,发生跌落炸的这枚手榴弹落入坑底后,他们听到金属零件弹出落地的声音,几秒钟后这枚手榴弹发生了爆炸。如果说,手榴弹是在保险握片没有弹出、保险没有解除的情况下落地爆炸的,那么一来不会有几秒钟的延期时间,二来握片和拉环必然会被钢珠破片破坏。

为进一步验证这种可能性,研究人员用没有炸药的配重弹进行了模拟试验,当试验到第71枚时,也出现了保险销脱出2/3长度的情况,且保险销的弯曲形状和发生跌落炸事故的那枚手榴弹保险销很相似。经过进一步的计算发现,虽然理论上保险销拉出需要的力较大,但当拉环和握片反背形成杠杆后,只要28N的力就可以将保险销撬出,而从3米高度跌落时,其势能使保险销和拉环受到的冲击力超过30N,可见,一旦拉环与保险握片反背,跌落冲击力较大时,保险销完全有可能被拉出。

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正式定型的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引信体上有两个塑料短柱(箭头处),可将拉环卡在短柱之间固定保证安全

研究人员认为,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跌落炸问题的关键在于固定拉环。如果拉环在平时能固定住不与握片形成反背,就能杜绝这类事故。所以设计人员在手榴弹引信侧面增加了2个直径为5毫米、中心距为6毫米的塑料短柱,运输携带时手榴弹拉环卡在两个短柱之间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非常简单,效果也很好,使手榴弹的安全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岁月回忆——新中国杀伤手榴弹主要型号简史(无柄篇·五)

二炮某部进行的一次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从手榴弹保险握片的形状看是86式全塑钢珠无柄手榴弹

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可以说是我国生产的杀伤手榴弹中和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品。该手榴弹改用塑-4高能炸药,塑料弹体、钢珠预制破片也比之前的产品进步很大,但是单论性能在世界上也只属于中规中矩,大致相当于国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该手榴弹研制时,考虑到低成本要求,作为破片的钢珠直径为2.5~3毫米,和国外产品大多为2毫米级别钢珠比偏大偏重,安全界仍偏大,虽然86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在80年代就定型了,但是一度只作为外贸产品生产,国内没有列装。直到21世纪,我们才在一些新闻镜头中看到我军训练时使用86式全塑无柄钢珠榴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手榴弹   拉出   破片   引信   钢珠   拉环   榴弹   杠杆   简史   炸药   冲击力   研究人员   新中国   直径   型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