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舰载武器》2021年7月号

中国空军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解析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空军根据作战需求和周边安全形势变化,开始将发展战略由国土防空型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型转变。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随着运20、歼20、直20等新一代空军主战装备陆续服役,中国空军提前进入“20时代”,标志着中国空军新世纪的战略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过,作为战略空军核心装备的战略轰炸机却一直没有露面。早在2016年,时任中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首次公开表示,中国正在发展新一代远程打击轰炸机。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确实在实施新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计划,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马晓天所指的远程打击轰炸机并非是人们传统认识上的战略轰炸机。毕竟无论是像美俄目前装备的B-1B、图-160这类超声速战略轰炸机,还是像B-2A这类亚声速隐形战略轰炸机,它们的相关技术要求都非常高,研制周期也不会很短(B-1B为15年;图-160为17年;B-2A为16年)。

虽然歼20、运20以及直20的研制成功,表明中国航空工业实力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它们和战略轰炸机的研制难度仍然是无法相比的。因此,从研制时间上来看,这里所说的远程打击轰炸机应该指的是2018年服役、目前中国空军最先进的轰6N,而非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上一个轰6改型轰6K已于2016年开始服役)。虽然轰6N在性能上较轰6K又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在远程打击能力(可以携带高超声速对地/反舰导弹,打击距离超过2000千米)、航程(可空中加油,航程超过10000千米)以及电子战能力(配备了更先进而完善的战场态势感知及卫星通信、指挥设备)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从本质上讲,轰6N这种起飞重量不到90吨的轰炸机并不能称为战略轰炸机,而是非常符合远程打击轰炸机的特点。所以,轰6N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但与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还有很大区别,可以说与很多中国新型空军装备一样具有很强的“应急性”。轰6N的出现不仅不会影响新型战略轰炸机研制计划的实施,而且也更加体现了中国空军对于新型战略轰炸机的迫切需求。

发展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仍然是目前中国空军向战略型空军转变过程中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近期关于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多,虽然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从相关技术储备、设计论证以及关键技术突破上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应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后发优势,即使在整体航空技术和制造能力仍然与美、俄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压缩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周期也是可以实现的,完全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一型适合现代作战环境、满足中国空军战略打击需求的新型战略轰炸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超声速   声速   作战   航程   轰炸机   千米   新一代   空军   中国   中国空军   武器   需求   装备   能力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