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既起,罗生门困局中,信仰支配下的人性情感何去何从

直到读完原著,才发现其“光芒”完全被同名电影所湮没,完全误导了作者真正地写作意图。

为了查出共党卧底“老鬼”,四名日伪政府的要员,张、金、李、顾,被囚禁于美丽的裘庄,“老鬼”既要自保,又要在限定时间内把敌人围剿行动的情报传递出去,Ta心急火燎、夜不能寐……

影片改编于原著“引子”的部分《东风》,除了故事本身足够精彩之外,其表现手法上甚至采用了限制级镜头,紧张又刺激,充分迎合了当时大众对谍战影视的期待。


风声既起,罗生门困局中,信仰支配下的人性情感何去何从


而原著在后续上还有《西风》,《静风》,三个部分完全打破了常规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展示了一个罗生门迷局里,人性因信仰而变得扑朔迷离:在裘庄这方寸之地上,陆续上演着“狗咬狗”、“栽赃”、“暗算”等人性的无限种可能。

《东风》过后,虽有“敌军围剿失败”的结果,却无“情报到底如何传递”的真相,但随着《西风》乍起,《静风》娓娓而来,真相已没那么重要了。

信仰面前,人性之情感是如何被点亮或扭曲的,才更值得我们思考。就像封面所写的:“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才会懂得《风声》所带来的坚韧和智慧。”而对于涉世未深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作者给予他们的“防身铠甲”。

我想,这才是这本小说给我们带来的意义。

一、“姐妹情”

顾晓梦,是最早被肥原在心里洗脱掉嫌疑的人;而李宁玉,因为“诬陷”之嫌反被咬住不放,她俩虽为上下级,却也是最好的朋友,在那个人人自保的年代,顾晓梦对李宁玉几次舍身维护,以致于让人隐约觉得,她们之间的感情是否已超越了友情。

然而,孤立无援的“老鬼”李宁玉为了传递情报,模仿了顾小梦的字迹并被对方发现,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平静。她们当时几乎已经猜到了对方的底牌:一个共党卧底和一个国民党卧底,也并非不能共存。但李宁玉的行为的确深深地伤害了顾小梦,在对方哀求、威胁无果的情况下,两人彻底反目。

但论心机、资历,娇生惯养的顾小梦又哪里是李宁玉的对手?顾晓梦怕被对方拆穿身份而处处受制。如果说,信仰一定能战胜情感,那在李宁玉为传递情报而牺牲后,顾晓梦就应该彻底解脱了,但后续的发展却并非如此。

二、“夫妻情”

《东风》的故事其实是来自当时和李宁玉假扮夫妇的共产党人潘老的口述,潘老的儿子潘教授主动找到作者讲述这个故事,就是希望因此能重塑老人家当年的传奇形象,故事如果能到此为止,也确实是一部共产党人为了建国大业,不惜以命相搏的热血传奇、可歌可泣。

但谁知,《西风》乍起……

尚在人世的顾晓梦,机缘巧合读到了尚未出版的书稿。于是,已然耄耋之年的她情绪激昂地谴责其中关键章节的失实:李宁玉的死并没有传递出情报,却是她顾晓梦利用这个机会帮忙传递了出去,并把“一面之辞”的潘老“撕”的体无完肤。

她不图功劳,本意上也并不愿将这段往事公之于众,但如果有人非要扭曲历史,那就不如自己还给世人一个真相。至于她为何要帮李宁玉,据顾老自己的描述,仅仅是因为“同情”,那顾老的话就一定是真的吗?

已经准备了三年的书稿,在顾老的“威胁”下,不得不再次修改,眼看一场无硝烟的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谁知,读过改稿的潘老,竟然因此触发了心脏病而离世。

本该愤怒的潘教授却并没有因此怪罪,反而表现地异常平静,究其原因,他说:“谁又能对父母之间的争执说什么呢?”

原来,当年风波过后,潘老假意投敌,欺骗了顾晓梦与之结婚,并靠着顾家的关系潜伏在南京。在顾晓梦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潘老为了能让家人躲进解放区而表明了自己真实的身份。本以为当时南京已经解放,国民党之流已尽数逃往台湾,顾晓梦不会怎么样,但谁知,她还是舍夫弃子,孤身一人去了台湾。

由此看来潘老的夫妻之情,恐怕都是逢场作戏,顾晓梦这个被宠大的富家小姐如何能不怨他。仅凭他俩人的回忆,恐怕永远无从得知真相了,当情感遭遇了致命的背叛,那信仰可能就成为一个人唯一的支柱了。

三、“中国情”

随着东、西风的不断迭起,对于“真相”,相信每个读者都有了自己的哈姆雷特。而提到信仰对于人性情感的影响,还不得不说原著中那个纤弱的、有些女态的肥原长。

肥原虽为驻华特务,但他的祖上一直痴迷于中国文化。

他曾祖父那一代族人便多次到中国游历,其祖父还出版了多部与中国诗词相关的书籍,而肥原从13岁起就开始了在中国生活,说汉话、背唐诗,少时就喜欢与书为伴,极其崇尚华夏文明,是个彻底的“中国通”。

当日本右翼之风盛行,意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司马之心昭然若揭时,肥原对此予以猛烈的抨击。小小年纪却有着老者般的智慧,因此受到了当时驻华记者芥川龙之介的赏识,两人一见如故,还一同游览苏杭风光,情同手足。

芥川回国之后,适逢肥原即将大学毕业,芥川送给他一份报社记者的聘书作为毕业礼物,但却因此改变了肥原最初的信仰。

这张记者证让他走出书海、走进人海,不断阔别已知,接受新知,而他也一步步偏远了原来的“轨道”,走上了“右行”的道路,也与他的伯乐兼导师芥川,分道扬镳。

一名华夏文明的“拥护者”最终变成了带头践踏这块土地的“施暴者”,结局凄惨无比。

芥川作为日本著名作家,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连鲁迅也深受其影响。但接受了同样思想的人也常常会做出不同抉择,其中虽不乏情感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关乎信仰,不论当初的抉择如何,随着所见、所感,最终所选的人生结局也就天差地别。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值得我们收藏和一再品读,相信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重读,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见解和思考。毕竟,如何在困境中,拥有坚韧的意志和清醒思考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终生学习和反复思考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共党   人性   情感   书稿   东风   共产党人   华夏   台湾   南京   卧底   西风   原著   何去何从   风声   中国   情报   真相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