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书却看不进去?3招破解,带你探索书中“黄金屋”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曾被批判为“贩卖焦虑”,企图引发大家对知识缺乏的恐慌。其实,以当下社会的经济形势,“焦虑”并不需要别人贩卖给自己,每个渴望“向上”的人始终都在重压之下倔强成长,真正焦虑的是那些渴望成长,但能力却一直匹配不上眼界的人。


想读书却看不进去?3招破解,带你探索书中“黄金屋”


说到成长方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读书,毕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嘛。但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不喜欢读书了,究其原因,要么是“读不进去”,要么是“读完就忘了”,看过就跟没看一样,自然而然就再也不想看了。


但凡我们能坚持做一件事的原因,无非就是能从中有所收获,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如果做不做都一样,就很难有理由再坚持。我们之所以能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工作”,就因为“工作”能给我们提供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行”。


想读书却看不进去?3招破解,带你探索书中“黄金屋”


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在读书的路上“坚持”下去,就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有所收获。因此,正确的阅读方法很重要。


提到读书方法,就不得不说日本知名讲师——大岩俊之。他因为在创业前看到这样一句话:“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因此受到启发而发奋读书,但在一年内读过300本书之后却发现,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自省和思虑之后,他又参加了多个读书研讨会,经过诸多摸索,总结出了一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在书中告诉我们:通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人人都可以把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己所用的能力,并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方法论着重分为三个部分:


想读书却看不进去?3招破解,带你探索书中“黄金屋”


一、读书前:要有“目的性”

如果我们看书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为了学习,那就要防止时间的拉锯浇灭我们的学习热情,除了要掌控时间外,对信息也要进行筛选,优先选择当下更在意的问题:


1、5-10分钟,明确读书的目的

对于方法论类的书籍,如果想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完并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困难的,还不如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对于《谈判力》一书,你是关心谈判时本身的心态和方法?还是更想知道遇到“黑天鹅”事件如何处理?


2、10-20分钟,浏览序言、目录、后记

这三项除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成书的前因、背景和内容,还可以进行信息筛选,我们通过“目录”就能锁定“目标答案”所在的章节范围。


3、5-10分钟,详细阅读“目标”问题所在的章节,寻找答案


这样,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通过读书解锁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因此获得的成就感也会让我们更喜欢读书。


二、读书时:牢记知识点

光是读,还远远不够,即便是理性学科,也需要在记忆了基本公式的基础上再做延展,所以,记忆是学习的基础。除了我们常说的“重复看、重复背”之外,还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来帮助记忆:直接标记在书上;或者摘录重点和当时的阅读感想;但最好的方法还是做思维导图。


这里特别推荐以复述为前提的主动学习记忆法: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发现,以传授他人知识为导向的学习动机,知识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不会被轻易忘记,因为这个过程会不自觉的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整理,记忆会更牢固。


想读书却看不进去?3招破解,带你探索书中“黄金屋”


三、读书后:在生活中应用

对于“什么是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看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水在0℃以下会结冰,这是一个知识;而把水冻成冰棍儿卖了换钱,这就是把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能力。”


如果不能把知识运用到生活,那就是“纸上谈兵”,王阳明先生说过:“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能笃实的做到,才是真正的“知道”,那如何实现“知行合一”呢:


1、确定“行动目标”

相比于“阅读目的”,这里指更为具体的行动。我们拿作者的经历来举例:

阅读跟创业有关的书是因为“想创业”,这是目的;

而一年后,以研讨会讲师身份创业,这是行动目标。


“目标”比“目的”更精确,要根据“SMART”法则来制定自己的行为目标,即:要有实现的可能性,不能太过笼统,要有可衡量是否达标的标准,也要有恰当的截止日期来自我督促,这才是一个合理的“行动目标”。


想读书却看不进去?3招破解,带你探索书中“黄金屋”


2、确定与“行动目标”的差距

我们先假设一下:完成了“目标”之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充实又喜悦”,满满的成就感呢?


再用量化的方式,尽可能客观的估算下目前状态和“目标”的距离:假设目标是100%,现在处在哪个位置呢?30%还是60%?思考过后,罗列出所有能缩短差距的方法,从中选出:最想做的。


3、广而告之地“行动”

细化出明天就能立刻执行的方案,并妥善安排当下一周的计划!

而且行动时务必要告诉其他人,不管是告诉亲朋好友,还是发表在社交平台。有了“宣誓”的仪式感,也会发自内心的重视,态度和行为自然会更积极,正所谓:“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或许在一开始,我们都会觉得“目标”很远,但在一个个小小的收获之后,“目标”就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最重要的是“迈开第一步”。


正如作者写的“读书的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在于’有过多少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切实的行动才能帮助我们吸收书中先驱者的智慧,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头条品书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方法论   数年   笃实   目的   讲师   所学   成就感   焦虑   研讨会   记忆   目标   能力   时间   黄金屋   方法   知识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