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不曾自卑过?没有自卑过的人生何谈“超越”

“自卑”可能是摧毁人性的恶魔,但周星驰却把它当做天赋发挥到了极致。演艺圈的“全才”星爷,出生在香港的“穷人区”,7岁时,父母终于在争吵中结束了婚姻,之后母亲便独自带着3个孩子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不幸的童年让周星驰从小就不喜欢说话,也不善交际,成年后的他本想早点赚钱补贴家用,但在演艺圈足足跑了八年龙套才有了些名气,直到成名转至幕后,镜头之外的他也一直被评价为“不好相处”。但这种骨子里的自卑,却在荧幕上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塑造了一个个难以超越的反差形象,成就了今天的“星爷”。


谁还不曾自卑过?没有自卑过的人生何谈“超越”


由此来看,自卑并不一定会阻碍一个人的成长,也正是我们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才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


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造人,阿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人对自己经历中的任何不完美都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它可能让人消沉,也可能让人进步,但人在本能上都有着一种“向上”的意志力,他通过《自卑与超越》一书,告诉我们如何通过了解真正的自我,在“自卑”中实现“超越”。


谁还不曾自卑过?没有自卑过的人生何谈“超越”


一、发现“让我们自卑的真相”


当我们因为“各种问题”而产生自卑时:

有的人,会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还有的人可能只是做些表面功夫来“自我安慰”,比如:在单位不被重视,不去努力提升能力,反而指望讲话时提高嗓门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还有的人干脆把“问题”束之高阁,躲到舒适圈里去缓解压力:在事业上受挫的丈夫,回到家里对无辜的妻子发脾气,似乎就得到了短暂的“优越感”。


但只要问题不得到解决,自卑感就不会无故消失,时间长了,就会有哭泣、愤怒、逃避、暴力等对问题“束手无策”的表现。


由于大多数人遇到问题时多倾向于本能反应,对于有些掩饰和逃避行为的原因,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因此,只有透过行为表象,发现让自己真正感到“自卑”的原因,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


谁还不曾自卑过?没有自卑过的人生何谈“超越”


二、明确“我们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听起来很抽象,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明白,但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等都与各自“心中的意义”相关。个体心理学认为,我们在社会活动上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纳到以下三个主题中:


1、职业

我们和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一起生活,分享着共有的资源也被彼此制约。人类要躲避可能出现的生存危机,也要为自身的延续和发展做更长久的打算。在这条时间的长河里,没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也不能只凭运气,所以就只能靠不断努力工作来获得更多安全感。


2、社会

谁都不会是社会上单一的个体,正所谓独木难支,一个与世隔绝的个体不可能会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从出生、成长到走进社会……人的活动都会与社会上其他人产生联系。


山本耀司说过:人,自己是看不见的,撞上了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了解自己。


只有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碰撞才能显现出个体的不足和局限,也能借助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找到解决方法。


3、两性

集体生活的群体分为男、女两性,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对各种见解和观点有了更包容的态度,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婚姻以及繁衍仍是生命最基本的意义。


这三大主题彼此联系紧密,能解决其中一个的话,那就能帮助解决其他两个。但一个个体,如果工作、社会及婚恋关系都不如意,遇到问题不能从外界获得帮助,加上个体本身的能力也有限,对他而言,生存可能就很艰难,他所谓的“意义”可能就只是“自己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反之,一个各方面都相对顺利的人,会对社会群体充满兴趣,善于解决问题可能还会创造出更多可能,他心中的“意义”可能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为自己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


阿德勒说过:“一切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所以,“生命的意义”绝不是以个人意识为基础的,而是应该对他人有所贡献。那些被后世称为有着“丰功伟绩”的人无一不是对人类整个群体做出了贡献,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农田、公路、建筑、以及文化技术等,无一不是先人们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证明。


谁还不曾自卑过?没有自卑过的人生何谈“超越”


三、实现超越的“社会意识”


人没有坚硬的外壳和爪牙、也没有强健的体魄,“弱小”使我们的祖先一直以“抱团”的方式狩猎、耕作,随着时代的更迭,历史也逐渐进化成现代文明,这离不开每个有“社会意识”的个体之间合作。而每个个体在为群体做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各自生命的意义。


但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生理缺陷、或者受到“溺爱”、“忽视”的过度教育,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众人的“焦点”,对社会缺乏兴趣。对他们而言,生活中只剩下自己。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如果没有外界的有效帮助,就只能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有些谋杀者说,在手持匕首的时候,有一种掌握他人生命的“权力感”。这种自我认可的“优越感”,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能改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这种“自我意识”误导了一些人从抱怨、愤怒,到发展成为精神病患者、问题儿童或罪犯的一分子。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成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也可能会时时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一个看起来很强大的个体也都可能因为某些缺陷而自卑,但只要我们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相信与他人合作的力量,那“自卑”就不仅不是人性的弱点,反而会成为超越的动力。


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共勉:“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自卑   社会意识   可能会   自卑感   优越感   演艺圈   社会上   群体   个体   贡献   意义   力量   生命   方式   人生   社会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