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品味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文:清源

  听着外面的秋雨声,在茶香氤氲的室内胡乱写上几个字,无意从空间看到远在桂林里的哥哥为工作而在雨中的奔波,又想到四年后自己又会漂泊何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伤。放下笔,脑子里闪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还没来得及细细的品味,就已深深地的感同身受了。  

  有时感动不需要惊天地泣鬼神,也不要平地一声雷,只需要温润如玉,只需触及心扉。  

  曾经有一段心事简单明朗透着淡淡的蓝。心怀这样的心事,有时看看天空中偶尔掠过的归鸟,轻飘的枯叶,心潮早已不能够平静,也有一段纯净的快乐,支撑着日复一日的疲惫。无数次在暗夜中摸索前行,只为找寻似曾相识的欢愉,从而纪念一路上的点滴情怀。也许岁月无情地堆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蜕变和心灵的衰老。当一切都已经改变见多了悲欢离合,经历了难分难舍,心也就不再受到束缚。可能这就是生活中磨练出的最好状态吧。但乡愁却无时无刻不在身边。  

散文:品味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乡愁总是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远在异地的游子,一端是故乡。游子走得越远,乡愁收得越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身上也就勒出最深最深的痕。  

  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当自己深深融入了那片土地,有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现,太多的感伤弥漫,太多的欢喜徜徉........当自己不得不起身挥别,在心灵的故土上,写下多年的倦意,但仍得托上自己满满的梦想与期望继续上路.那一丝一缕思乡的情结,总会把记忆带回遥远的时光.那年无忧的快乐与青春若隐若现,显得很不真确,在记忆中变得渐行渐近,又好像渐行渐远。唯一不变的是临别是四面相对的目光。盈眶而出的是割舍不断的思念与丝丝的牵挂。这些思绪悠悠洒洒,飘荡了游子的整片天空。容不得轻易磨灭,容不得随意辜负。他们已经深植骨髓。伴着心脏永不停息的搏动,起伏不定。随着血液每时每刻的流动。当我心情复杂的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累,开始发酵,每走一步都不忍回头。于是我有抚摸着故乡记忆的门环。在他乡一遍遍地回想,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我也说不清楚了。但记忆中的家乡永不会变,那座山,那条河,那座城。。。。。变的可能是我的容颜。  

  乡愁其实是不经意间离开时的回眸而留下的记忆。在淡黄色泽的灯光下,还弥漫着款款的温馨。记忆总是让人捉摸不定,乡愁也因此变得混沌不清。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对在外漂泊游子的无言叮嘱;是断肠人流离失所最真诚而又无奈的渴望。在那浓浓的乡愁里,有父母无休止的叮咛,还有他们辛劳的身影,在时间的长河里时时闪现,萦系心头,挥之不去。还没记得他们的好,已模糊了视线。当你转身想仔细看它时,却听不到它熟悉的呼唤,也看不到熟悉的笑脸,找不到渐老的身影。只有岁月的流逝和沧桑在心头碰撞。家中两鬓斑白的他们为你牵肠挂肚,也许我们却不知情。天气预报成为他们每天必看的节目,他们会守在电视机前不为关注家乡近期的天气,而是关注你所在城市的天气,因为你还在那里。每一次的气温的骤然变化都会引起他们的担忧与惦念。  

散文:品味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乡愁是你看不到的想念与牵挂,是你所在城市的阴晴变化。远在千里的他们,每次手握你拨给他们的电话,他们总是异常的欢喜。对家里的情况总是报喜不报忧。于是电话那头的他们似乎过得很好,但这头的你已经热泪盈眶。在外的你即使心里装着满腹的委屈与痛苦,但家人的关怀使得自己格外温暖,因而咬牙自持。乡愁还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儿时的地瓜稀饭,而永远适应不了吃不惯的大鱼大肉一样。乡愁让我有一种思维定式。我会在端午节时想起奶奶亲手包裹的竹叶粽子;会在中秋节时想起一家人在老屋院子吃月饼的情景;会在春节来临时想起枕头底下爷爷悄悄放的压岁钱,想起村庄上空飘荡的鞭炮声。  

  有一些事经历了就成了回忆。虽然有一点忧伤,但却顿顿地落在心头,会偶尔忽略但却不会忘记。就如家乡库区的碧水虽时涨时落,但总能印着昔日的影子。有一些情感,像少年简单的心事,经历过如一场浩劫过后的思念,便会透着淡淡的光芒,就像是潜伏在每一个角落的乡愁,每一次触动,心总会不由自主的颤动。此消彼长。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异地听到熟悉的乡音,心中那块柔软的地方会慢慢融化成水流,滋润着干涸的心灵。就是如此简单的乡音,有时就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在千百种口音中对突然响起的乡音中如此感慨。于是我们会在两种不同语言中做到娴熟的转化。乡音永远是属于那一方故土的印记。  

  一路的荆棘,一路的坑洼。狂风暴雨中举步维艰,却像一枚卒子过了楚河汉界而没有回头。只能在一座一座的城市中拼搏。经过了多少事,见过了几多人。来来去去聚聚散散,全然模糊不清。身已经疲惫,心也有点累了。唯有在皓月当空的深夜,披着月的衣裳。将印在心底的一缕情感对月倾诉。月缺了,忧伤在淡淡的秋风中萦绕;月圆了脸上积泪成痕,那是思乡滚烫成的颗颗泪珠,流失一路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剪不断的乡愁,漂泊在远方的路上,总在风雨中愈加的思乡。在这个南风吹拂草长莺飞的季节里。站在远方城市的某一个阳台上,放眼望去,白云蓝天,远山翠绿。只是钢筋水泥让我想起了故乡黄昏的那缕缕炊烟。心每在此刻都莫名的惆怅,以至我有时不敢看每天的夕阳,它很美,但美得有点忧伤。那炊烟似乎在述说着季节的流转,认识的仓促。又似乎在责问远方的你何时归去?想象一下我们会在将来的某一座城市,或者某一个角落漂泊很多年。从县城到省城,从南方到北方。期间我们的父母会渐渐老去,兄弟姐妹还有童年的玩伴皆已安定,而我却在异乡为客,过着为实现一个昔日暗暗许下的目标而独自前行。  

  故乡的情景是我对父母的思念,是我对生我养我的那片黄土地的眷恋,是我对库区生活影子的追忆。也许多年后,在某个梧桐更将细雨的黄昏,我会带着漂泊的行囊回到梦里的地方。双脚踏在故土上,让我这个在别人生活的城市里拼搏的人感到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温馨与亲切。这种情怀是难以言语的了。  

  这些年从没有如此近距离地抚摸故乡,她有了变化。记忆中的地方都随着这些变动而成为记忆中的风景。只有那些儿时打柴捉鸟的山坡还在寂静的守望着我的归来。村口的那棵古树也不见了她硕大的阴影,只有一个巨大的树桩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岁月的痕。那条穿过村子的小河已没了当初的纯净容颜,那个我昔日垂钓的库区也漂上了垃圾。许多人我已不认得了,正如有很多人不认识我一样。这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了。忽然莫名的产生一种物是人非之感。每一个人的童年都与自己出生的地方相连。虽然岁月让故乡变得遥远,但在心里却格外清晰。一脉似水的深情,仍漂泊远方拼搏的亲人,仍无时无刻不忘向故乡倾诉。忘不了故乡那熟悉的景物。火红的鸡冠花,绵延的黄丘陵,古树下的石磨,无声的的老屋。 

散文:品味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回想从前,一个少年落寞地坐在山坡上,遥看着夕阳降下的远山。想象这山外的世界。那是知了声声鸣叫,而少年的心早已飞出了山外,幻想着背井离乡去追随自己的梦。而今真的出去了,那些年忙于白天的工作而乐此不疲,然而日久了,夜里总抑制不住思乡的心情。有时我们就像是一艘小船,远涉重洋,经历了千波万劫后,才发觉只有当初的港湾还珍存着原来的梦想。而它因为命运的牵绊已无法展开轻盈的风帆了,回归从前的航向。  

  生活就是一个无尽跋涉的过程,故乡只是跋涉途中一个寂寞的思念异地谋生的艰辛,也许一把当初那个万丈豪情的少年无限的感慨。故乡也在流年中变化着时空。以前栖息的老木屋已更加的沧桑了,就连梦中的小河也染了尘。可这些情结却依然魂牵梦绕。  

  故乡不是儿时一个永恒的影子,故乡有着这一生都不能忘却的亲人旧友。那些落在记忆深处的面孔,那些曾经回荡而在耳边的声音。让我在他乡遇到风雨时感到温暖,感受慰藉。让我有勇气走过荆棘密布的道路。故乡有我最爱的父母,永远在在那条没有路灯的路口为我点亮一盏回家的微灯。故乡有童年的玩伴时常给予的一声问候;故乡记忆深处倒映着不死的情结。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故乡又是如此。也许一旦迈出家门就失去故乡的庇护。从此生活在另一个地方。当风雨来时,我们只能自己坚强的承受,但心的深处却对那片故土念念不忘。  

散文:品味乡愁

散文:品味乡愁

  它是一盏灯,温暖着所有孤单的日子;它是一双鞋,伴我走过漫漫长路;它是一坛深埋地下的老酒,虽年陈但你却不失芬芳。  

  人生不管身在何方,走得再远,也难割舍的是那份乡情。身在他方,心系故园,是因为那片土地有所系之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乡愁   乡音   散文   库区   故土   游子   异地   故乡   远方   深处   家乡   熟悉   思念   父母   记忆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