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好想回到小时候


散文:好想回到小时候

散文:多想回到小时候

文:肖乃科

  能数到100个数才可以入学,那年我七岁。小学紧挨着大队部(村部),简易的四合院,教室分列在大门左右两侧,青砖黒瓦,透着一种古朴典雅的书香气息,地面还是土泥巴,坑坑洼洼,凸凹不平,走起路都呛得满嘴满鼻子灰。

  我的教室就在进门左手边第一间,有门也有窗,所谓门窗就是一副简易木框,只有到了冬天,才会给它扪上一层塑料薄膜,平时敞亮着。随意摆放的书桌,就像战场上受伤的士兵,个个残缺不全,像是在躲避那群淘气鬼,背负着一身的刀痕;凳子是从自家带的,用墨汁署了名,没那么随便,各归其主。简单的地方,有七彩的生活。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乡的冬天特别冷,让人刻骨铭心。尤其在大雪过后,田野、池塘、甚至河里都已冰封凝固,出门就像刺猬遇见了猎狗,个个都缩成了一团,脸上、手上满是寒风撕裂的口子,碰上就钻心的痛,除了那一双渴望的大眼睛,还在洞察世界。

散文:好想回到小时候

散文:多想回到小时候

  “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雪花飘飞中也送来渐浓的年味气息。

  呼啸的寒风,一个劲儿地找寻缝隙往里钻,这时教室一角空地上会生起一堆火,我们自觉地排着队靠近,暖和一会儿再有序返回座位写作业,基本就不用上课了;晴天就没有那么奢侈了,只能在外面晒晒太阳,倚着墙排成一长排,中间为界,个大的领头,面对面进行拼了命的挤油,那会儿可比柴火堆取暖兴奋的多,是我们的最爱,不一会儿身子就暖和了,上课铃响才都一哄而散,很多天都是这样过的。

  新年一过,天气回暖,一切都满血复活了,校园恢复了朗朗的读书声,新的开端,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上课齐声喊叫,下课吵吵闹闹"。放学那会儿达到高潮,能把小宇宙闹翻,若是喇叭上一声吆喊,冲散后又都迅速集结,就像是一群等待主人喂食儿后归圏的鸭子,整齐的排好队,认真聆听校长的一番训话,随后整齐高唱队歌“送战友,踏征程……”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场面也霎时壮观,什么《小城故事》、《小二郎》、《王二小》等奉为那时的经典,每天都有一个循环,直到队伍分支越来越小,渐渐走散。

散文:好想回到小时候

散文:多想回到小时候

  最能吸引伙伴们逗留的地方是那块河滩,青青的草坪,几头牛儿在悠闲地啃着草皮,有节奏地甩动着长长的尾巴,小鸟蹦来跳去,一会儿草坪上,一会儿站在牛的脊背上,捕食着蝇虫;我们坐着或躺着,翻阅画册、小人书、故事会,或是追逐嬉戏,下河摸鱼等但凡能想到的,随心所欲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都能带来无尽的乐趣。直到夜幕降临,炊烟袅袅升起,漫过屋顶,爬上树梢,远处清晰听见了有人在传唤着乳名,伴着一声声应答才都渐渐散去,叽叽喳喳,像一阵归巢的小鸟。

  白天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猝不及防,一晃就没了,课外作业在草坪上或门前石板上就能了结,忘乎所以也是常有的。记得一次,昏暗的煤油灯下我在补写作文,生怕被发现,可越是心急就越是绞尽脑汁也挤不出一句话来,父亲见状凑了过来,这是记忆中父母生平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我的学习,心想这下糟了,肯定会是一顿训斥,“白天游荡荡,夜里熬油亮”这句话正适合,结果没有,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文字这样写会更好看一些”,我示范了一下,居然还得到了认可,心中窃喜,算是躲过一劫。

  “八岁十岁狗都嫌”“捏死蛤蟆盘死猴”一点不假,这个年龄不仅好动还嘴馋。夏日的正午,烈日炎炎,瓜棚里的人该午休了,约上三几个伙伴就出发了,嘴里不停地念叨“下定决心偷西瓜,不怕牺牲地上爬,千挑万选找大的,排除万难抱回家”的顺口溜,这是老一辈人就留下的,像一场军事行动,机智而且灵活,先侦查,再慢慢靠近,逼近目标后匍匐前进,直到目的地,或蹲着、或卧地半躺,稍远处还留一人放哨,运气好就可大饱口福,而大多时候则扫兴而归。那时种瓜算是一项技术活,也是头疼活,特别是瓜熟的时候,得就地搭起帐篷,日夜守候,丝毫不能放松。

散文:好想回到小时候

散文:多想回到小时候

  小时候的农村,贫瘠的土地收获着微薄的希望,多户人家过得都是干瘪的日子,而这些在孩子眼里好像并不那么重要,而我们生活的乐趣丝毫没有减少。

  多想回到小时候,纵情山水之间,与小伙伴们尽情的玩耍,享受着无忧无虑地时光,事隔多年,想起来是一个多么奢侈的妄想;时间过得真快,以为自己还小,来不及回头望,已年岁过半;有时真不想长大,因为长大后,世界里就没有了童话,而且烦恼也会随之生根发芽,有时我宁愿做一个无知的孩子,虽然又笨又傻。

  总有那么一段时光,静静地躺在那儿,不经意就怀念起来,也总有那么一些故事,回想起,又觉得有些幼稚,却不想那就是我们最纯真的年代。

  作者简介:肖乃科,出生于1975年,文学业余爱好,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从事20余年高中教学,发表过多篇论文,现工作于商城县文学艺术联合会,商城县作协会员。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下河   乡土文学   队部   瓜棚   散文   商城县   小时候   暖和   草坪   会儿   寒风   小鸟   简易   教室   时光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