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学会了骑牛背——小时候与牛的那些事(4)

乡情散文:学会了骑牛背——小时候与牛的那些事(4)

乡情散文:学会了骑牛背

文:吴建昌

  跟着春祥他们去放牛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与快乐,那就是学会了起牛背。

  放牛时间里,当我们的“都地板茎”游戏玩腻的时候,我们这些还没学会骑牛背的人,就会缠着春祥他们,叫他们教教我们怎样才能骑上那宽大的牛背,也好学学电影里骑兵那样来个“得儿,驾!”

  真的要。感谢春祥他们肯教我们怎样才能顺利地骑到牛背上。他们教我们怎样从牛头处爬上牛背的方法。春祥他们先让牛的两只前脚跪在地上,牛也真是听话,随着一声声“哇哇”的口令,牛的前脚就乖乖地跪在了地上,牛头也自然地低了下去。然后春祥他们就教我们用双手抓住牛的两个弯弯的大角,两只脚顺势站上牛头。牛头与牛脖颈之间比较宽,我们站在上面感觉很平稳。等我我们抓牢站稳后,又一声“哇”,牛头九慢慢地抬了起来,等牛头完全抬起后,我们就顺手抓住牛的肩甲处的那块硬硬的厚肉,双脚用力地蹬一下牛角,顺势爬上来牛的肩甲处了。等我们爬上牛的肩胛处时,再次听到“哇哇”两声,就觉得牛的前脚开始站立起来了。牛站定后,我们就在往牛背中间一挪,“唉,成了,”我们就这样骑上了牛背。不过是小屁股对着牛头的,这样不雅观。春祥他们又教我们用两手抓住牛肩胛处的鬃毛,然后慢慢地移动身子,转过身来,跟牛头保持同一方向。如此这般地从牛头处爬上又爬下,经过好几个礼拜六、礼拜天,我们终于能比较熟练地从牛头处骑到牛背上了,只是苦了那几头牛了。

  后来我们又学会了怎样让牛四蹄弯曲卧倒然后骑上牛背的要领。记得大概是先用手拍拍牛的前腿,然后也是“哇哇哇”地喊几声,唉,奇迹就这样发生了。牛就真的四蹄弯曲卧倒在地,让我们坐上它的脊背。等我们坐上及背后,再用两手拍一下牛肩胛骨的两面,牛就会慢慢地站起身来。

  能熟练地骑上牛背,而且等稳稳当当地坐在牛背上,这让我们有说不出的开心。我们骑在牛背上,两只还不太长的小腿,勉勉强强地夹住了牛背,便开始学着电影骑兵的样子,抖动着牛缰绳,发号施令起来了。或让它向左,或让它向右。要说牛啊真是听话,乖乖地照着我们的指令向左向右地走着。

  其实牛是最难骑的,因为牛的皮是活的,骑上之后它会左右滑动的,滑动的幅度还是蛮大的,按照数学的角度说,大约有30度左右。也就是说,骑在牛背上,如果重心不放在中间,就会从上面滑下来,所以,骑牛背只能跨骑,不能侧骑。所以我们是学了好几个星期的礼拜六、礼拜天才初步学就会了骑牛背。

  柳绿草青,花红水澈,鸟飞净空,一年最具活力的好时节,一头老牛悠然漫步在田园的小路上;牛背上斜坐稚气未脱的十来岁的顽童,手拿短笛,漫无目的行走在自然田野中。这是后来偶尔看到的年画中牧童放牛的情景,多么地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可惜当时我们这些农村孩,没有一个会吹竹笛的,连吹口哨都吹不响。但尽管这样,丝毫不影响我们能骑在牛背上的那股高兴劲。

   会骑牛背了, “斗地板茎”的游戏自然地就慢慢地少了起来,而在牛背上忘形地挥舞的动作多起来了。甚至有时会随便地把树枝当作是一把奋力杀敌的战刀,模仿电影里将军骑马的架势,嘴里喊着“冲啊!”、“杀啊!”话语,好像自己真的就是千军万马中厮杀的将军一样。

  “骑牛远远过前村”,老实说,孩提时代能学会骑牛背真的比现在能拿到驾照还要开心。可惜,现在我们的乡村以见不到牛了。没有了牛,那想要重新体验骑牛背乐趣只能寄托在这浓浓的怀念之中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乡情   大角   乡土文学   肩胛   前脚   牛头   骑兵   弯曲   听话   将军   散文   地板   公众   小时候   可惜   自然   时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