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中秋味


乡情散文:中秋味

乡情散文:中秋味

文:转弯

  中秋节对于我,就是对红糖月饼的无限思念……

  童年、少女时代的中秋节,从一过八月初十就开始了。家家户户要根据家里的人口和亲戚数量安排做多少月饼。家做的月饼就是红糖月饼。后来又有专门承接制作月饼的作坊,我们就变成家里派出去的小杂役,提着白面、胡油、红糖、白糖、蜂蜜这些原料,等候月饼出炉。

  那时间很长的,女人们就在树荫下大声地说笑,有时的笑声里透着暧昧,声浪一阵高过一阵。男孩子们就是疯跑,他们踢土扬尘引来大人的训斥仍肆无忌惮。我们女孩往往在墙根下玩点石子或抓羊柺,一边开心地玩着,一边还要尽心地看好带来的东西。

乡情散文:中秋味

乡情散文:中秋味

  终于轮到自己家做了,好开心。欢喜地帮着把东西交给师傅,看着过秤,心里细细算着手工费(实际面家里已经称过,手工费也已经算好了),并且要紧紧盯着他们是否把蜜和糖放进自家的盆里。待师傅们和面、醒面,帮着他们在擀好的月饼上撒芝麻,就剩下月饼上烤炉了……

  一屉一屉的月饼出来后,开始小心翼翼地收好。一路上和妈妈一起抬着,真想吃一个啊。可妈妈不让,她说热着吃了会吃伤以后吃不下了。为了以后多吃,我就不停地吞口水。呵呵。

  回家后,把月饼们一个个晾开。等到彻底凉了,妈妈就把月饼存放到一个大坛子里,盖上盖子。内蒙天凉,农历八月里,有油有糖的月饼可以放较长的时间。放在坛子里,什么时候都是软软的,真香啊!

  这之后,孩子们早上上学的干粮就有了,大家不用中午那样饿得慌慌的了。中秋节给平时饥肠辘辘的孩子们,留下的是甜丝丝的饱足感。

  农村里,节味浓,情味重,讲究多。中秋节是春节之外的大节,十五之前,是提着月饼走亲戚的时候。平辈之间,大家互相交换品尝对方家的月饼味道;长幼之间,就是晚辈的孝敬了。那几天里,我又成了不断给妈妈跑腿送月饼的小使者。成家后,我也开始准备月饼,但已经不会提着东西加工了,没有时间,就买了现成的。七送八送的,自己也不想吃了。渐渐地,不知从何时起,中秋的味道淡了。

  成家后,我也开始准备月饼,但我那时已经不会提着东西加工了,没有时间,就买了现成的。七送八送的,自己也不想吃了。

  2002年来京后,我再也没有吃过红糖月饼。今天在北京的超市里,看着琳琅满目的月饼,我家乡的红糖月饼没有踪迹,是它土土的样子影响着前进的步履,还是它独特到只在那土那地生根?推着购物车,我怅惘落泪。

  学校有位同事也是内蒙人,最近我和她见面就谈红糖月饼,笑脸深处亦有思乡的泪滴啊。

  我想念红糖月饼,想念它大及碗口的豪爽,想念它绵绵软软的口感,想念那单纯的甜独特的香……

  喝着雪鹿啤酒,吃着炖羊肉,听着爬山调……家乡的中秋定是这样淋漓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乡情   方家   手工费   乡土文学   中秋   散文   红糖   月饼   中秋节   亲戚   师傅   家里   东西   妈妈   时间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