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的手工挖地铁往事(上)

撰文/千江水

图片/王福春、王嵬、许富、北京市地下铁道公司


今日的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新兴大国,即使外人用各种不同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崛起,但有一点就算他们冷嘲热讽或不断质疑,却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中国真的“建设起来了”。


“基建狂魔”的手工挖地铁往事(上)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海底捉鳖,强大的技术与执行力,让中国人充满了自信。但所有的惊天奇迹,都是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开始的,对于60年前的中国来说,“工程”还是一个新领域,等待着毫无经验的建设者们去探索,去学习,去开拓。


401工程,为备战备荒而生

近60年前的1965年7月1日,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宣布北京地铁正式开工时,不会想到:这条勒紧裤腰带建起的 “401工程”,50年之后,会变成世界城市中里程第一(通车距离超过500公里)和最繁忙(工作日均运载乘客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城市民用快速轨道系统。

1965年开工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相当于今天1号线和2号线的各一部分,是从北京站到苹果园的一条狭长的“z”,再往前就是西山的崇山峻岭。

在今天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图上看,它已毫不起眼,但这可是大中华地区的第一条地铁,在亚洲也是仅晚于完成了经济起飞、又拿到奥运主办权的日本东京,而且仅用了4年就完工,在那个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基建狂魔”的手工挖地铁往事(上)

1965年7月1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主持北京地铁开工典礼,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这样的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为什么对外没有任何宣传,对内也一律冠以“401工程”高度保密?从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不是铁道部长、不是北京市长,而是北京军区司令员上,明白人就可以猜出一二。

再看前述的线路走向,一切就再明了不过了——“一切伟大的和平都源于对战争坚持不懈的准备”(毛泽东语),一旦爆发战争,数以百万的部队可以迅速从全国铁路大动脉转上地铁、集结于北京军区所在的西山脚下,或是再从苹果园附近的军用铁路线迅速四散。

同样,这条地铁也可以让北京城中的重要人物从地下转移至安全的山区;就连群众也有了最近的地下防空掩体——据说地铁的建造标准,不仅可以抵御地震和一般的轰炸,甚至达到足以避开原子弹威力的级别。

4年后的1969年,这条地铁刚通车,副统帅随即发布了动员紧急疏散的战备“一号命令”。作家叶兆言还记得,他的祖父、身为文化界重要首长的叶圣陶先生,那时就随时打好包、准备一听命令就奔赴离家最近的地铁站。

“我不仅是看着这条地铁长起来的,甚至连它‘十月怀胎’都亲历了。”说这话的是文史学者赵珩先生。

那时他在北京男六中上学,学校就和现在1号线的天安门西站隔了一道红墙,家则刚搬到翠微路的干部大院,和当时开建的翠微路地铁站近在咫尺。

“都说地铁是1965年7月1日正式开工的,其实早在1964年就开始动工了。本来应该1960年,但众所周知,那时爆发了三年困难时期。”

赵珩先生的记忆从正本清源开始,“我不会记错的,因为1964年正好我考上高中。那时,直到万事俱备才宣布的实干风格,比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就大张旗鼓强。”


“基建狂魔”的手工挖地铁往事(上)

中国人用最简陋的设备硬是“挖”出了亚洲第二条地铁。


赵先生一家所住的翠微路2号院,除了高干住的单元房,还有好几栋排房,原来一直空着,后来住进了一群当兵的,人数也不多,大约一个连。

“他们睡草垫子通铺,也不和居民们说话来往。后来我才知道,这神秘的一连人属于基建工程兵”。对居民生活唯一的影响,就是“院门口原来的理发馆,有一天师傅回老家就再没回来——墙上画起了红十字,被征用为医务室”。

当年在工地吃大锅、睡通铺、不和居民说话的第一代地铁建设者,《GEO视界》几经辗转还真找到了其中一位。这位老人如今七十几岁、早已退休,被多家单位聘为顾问,参与了国内几十条地铁的修建。

“那时候因为修地铁,我全家从寸土寸金的前三门大街的五间房,三天之内就搬到当时还是荒郊野外的木樨地的两间房。如果放到现在地铁动迁肯定我也不干,但那时完全没想过服不服从安排这样的事,真的除了骄傲就是骄傲。”

地铁建成之后,老人和全体地铁局的同事一起穿上了军装——北京地铁建成的头十年都被交予军方管理, 地铁局也整编进入铁道兵序列,“我还是四个兜的(指排级以上干部)”。

谈到地铁,老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任何可能牵涉机密的内容,虽然已过了这么多年,还是礼貌而坚决地避开了。“纪律到今天都成习惯了。有些事我知道,不能骗您,但不能说。不瞒您说:那会儿偶尔回趟家,面对同在铁道部工作的我父亲,我们爷儿俩都很有默契地闭口不谈最近的工作——铁道部本来就是半军事化管理,最熟的就是保密纪律。”

老人唯一肯透露的施工细节,就是当年的一穷二白:“日本的打桩机、欧洲的推土机都在工地上,同事戏称是‘万国机械设备博览会’;旁边呢,咱自己的小土篮、小推车,我心里不是滋味。”今天中国已经有几十座城市拥有地铁,北京地铁更是稳居多项世界冠军,老人连称“放在当年绝不敢想,回头看当年我们的付出真的值了。”


“基建狂魔”的手工挖地铁往事(上)

对于手机一代来说,这些纸质票已经成了历史。

别看工作人员内部严守保密纪律,工程却瞒不过眼尖的老百姓。

在赵珩的记忆里,“只要你愿意,站在土沿上就可以看施工的过程。不过问施工人员什么,自然是不说的。等看到大坑里浇筑起钢筋水泥、隧道形状的方壳子,老百姓就都明白了这是干啥的。大家都知道了,但还得保密,放到现在是笑话。但那时我们国家干的脱裤子放屁的事,可远不止这一件。”

最让赵先生痛心的是,地铁施工为了绕开沿线的军队大院,结果公主坟被光荣牺牲了。成了有名无实的地名。“刨出来的棺椁和丝织品都大白于光天化日之下,天天放那儿我们都看得到。”

“基建狂魔”的手工挖地铁往事(上)

今日的地铁和地面上一样,第一“大多数民族”非手机族莫属。

- end -

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地铁的故事?

欢迎阅读购买GEO视界kindle电子刊。

“基建狂魔”的手工挖地铁往事(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北京军区   苹果园   铁道部   西山   地铁   通铺   司令员   基建   北京   中国   纪律   手工   当年   往事   老人   北京地铁   城市   工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