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我们都知道《三国》在东亚圈很有名,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受中华文明影响比较多的地方,相关故事几百年来受老百姓的欢迎。日本更是在上世纪经济腾飞之际,将《三国》奉为政商人士的必读之书,由此衍生出一大堆相关的文化产品,率先让三国IP成为新经济摇钱树。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浮世绘,吕布被擒,日本人超爱“反武士道”的吕布,可能“率性活着”是他们很渴望的天性……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净琉璃木偶的《三国志》,曾来中国演出,被当时的北京文化部门当成纯儿童剧,票全送给了剧院附近的小学。

而对于三国“本家”的中国人来说,相关流行文化产物也十分受用,比如光荣公司三国类策略游戏,借着电脑家庭化普及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时,考究的情节和精致的画风营造出了理想状态的三国世界,导致这家公司虽曾因二战类策略游戏被央妈点名批评,后来也因三国IP做得好而获得大量中国粉丝。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又如本世纪初的《三国无双》“爽”类游戏,靠着一群营养异常良好,不受地球引力控制的三国造型人物吸引了对历史兴趣缺缺的各国游戏玩家,为三国IP的走向海外立下大功。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当然这个IP还可以吸引其他一些奇奇怪怪的群体……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银魂风《三国志》。

《三国无双》系列虽然在很多不玩游戏的人看来就是个赚钱噱头,但它实实在在地给东亚圈以外普及了一把三国IP,很多欧美玩家玩游戏玩爽了,真的就跑去阅读《三国演义》了,让这个以往在欧美只有小圈子文学读者才知道的作品,如今在新的年轻群体中得到普及。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游戏是当代欧美年轻人了解中国历史最便捷的办法,参与感强,动不动就“lord”太有排面了。

这群读者有ABC,有游戏玩家,有军事历史爱好者,有奇幻文学读者,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对三国赞·不·绝·口要骂也是骂翻译,骂出版社,一个个都好似凡学家。说实话能把三国全本啃完,就算是中国人也得骄傲一把,更别提0基础的老外了,外语三国的凡学家越多越好!


英语三国 从业余字幕组到顶级学者的200年

在这之前要先说一说三国的英译故事。中国文学曾经在欧洲,就如《天方夜谭》,是一种被掺杂进很多想象与过度浪漫化的存在。17、18世纪时的欧洲文化阶层有点像今天的XX字幕组,闲来无事倒腾点海外文化作品,这样就可以被沙龙里的粉丝们“太太更新了吗”“太太是神”地捧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一些中国经典文学故事,就成了“左宗棠鸡”“炸蟹饺”一般在欧洲圈流行开来,最著名的要属《赵氏孤儿》,被改成了爱情悲剧(不是程婴和公孙杵臼!)特别符合当时欧洲贵族圈的贴金需求轰动一时。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赵氏孤儿》剧照,今日外语版本已恢复原来的剧情体系。

到了19世纪前期,《三国演义》的一些故事就出现在了英国的文学杂志上,比如《The Death of the Celebrated Minister Tung-cho(相国董卓之死)》,果然美人计+离间计+三角关系的“经典剧情”是古今中外大家都喜欢的。

后来陆续有西方人将三国中的故事按需所取翻译成英文,这支散装字幕组队伍中有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包括了各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从“桃园结义”到“草船借箭”再到“空城计”等等,但大家多属于玩票。

《三国演义》全书的翻译,是个很需要文学功底、精力以及财力物力的工程,在那个大家都忙着从中国捞钱的时代,没有人会干这么“高大上”的事情。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横山光辉版三国表情包,倒不是小编多喜欢日货,主要国货有肖像权问题……

直到1925年,邓罗(Charles Henry Brewitt-Taylor)的《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才在上海出版,是第一个《三国演义》的英语全译本。邓罗先生少年坎坷,早年学航海后来学天文,1880年22岁时来到中国,先当老师,后当海关官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中文。

邓罗是真的热爱中国文化,用18年时间翻译了《三国演义》全本,遇上义和团运动译稿尽数烧毁也没有气馁,退休后又花了5年时间重新翻译出版。

邓罗干了这么牛逼的一件事,却从不吹嘘自己“汉学家”“没有人比我更懂中囯”,一副“喜欢的人自然喜欢”的态度,说他是英语圈三国头号粉丝也不为过。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左:邓罗,英国人。中:罗慕士,美国人。右:彭马田,英国人

但邓罗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他学习中文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在“信、达、雅”上总会有欠缺,而且还有很多英语拼写错误和过时的翻译方法,不适合今天的读者。比如Cao Cao的译法为“Ts'ao Ts'ao”,Zhuge Liang为“Chuko Liang”,当然邓罗已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在英语三国粉丝心中备受尊敬。

所以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美联手,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语学博士罗慕士(Moss Roberts)重新翻译《三国演义》。这件事受到国内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多位顶级中国翻译专家出来给他做审稿校对。

可以说是中美两国汉语+英语双拼大佬合力打造出这版目前被认为最经典,最具有学术价值的《Three Kingdoms: A Historical Novel》。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英美读者 中国版《指环王》《权力游戏》!

如今的人不管在地球的哪边都越来越不愿意读长篇大作,更别提外国传统经典文学,在这种环境下依旧肯买书读书评论的读者,哪怕他就是做做样子,我们也要珍惜,当然他们还是很有心得的。比如下面这位amazon书评获赞最多的,点评了邓罗与罗慕士版的比较: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慕士版:"Here begins our tale. The empire, long pided, must unite; long united, must pide. Thus it has ever been."

邓罗版:"Domains under heave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pision, tends to unite; after a long period of union, tends to pide. This has been so since antiquity."

It's really no contest. Roberts' prose is lively and absolutely engaging throughout. He's that rare translator who not only understands the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but has a keen ear for English prose.

“这真的不是什么比赛。罗伯茨的散文通篇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他是一位罕见的译者,他不仅能理解原文的细微差别,而且对原文有着敏锐的英文鉴赏力。”——Andrew.S

小编英语不咋地,单凭肉眼可以完全看懂罗慕士在说什么。作为中国人尚且如此,今日英语圈的读者自然更不用说。

Its like lord of the rings but Asian you should play dynasty warriors 8 and watch redcliff to get a feel for it or even read toilkens books to get you in the mood.

它就像亚洲版《指环王》一样,但你需要先去玩一玩《真·三国无双7》并观看《赤壁》电影来做功课,这样会让你有一种读托尔金书的心情。——Andre

相信对这位从游戏入圈的读者来说,《指环王》已经算是最鸿篇巨著的文学了。《三国演义》对奇幻文学圈的粉丝来说能与《指环王》相提并论,也算是阶段性进展。

For me, the Three Kingdoms has been much more enjoyable. Sometimes history is just better than the most creative fiction. Now, this is a romanticized version of a piece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almost 2000 years ago. Every so often, 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hat this stuff essentially did happen.

对我来说,《三国演义》要更有意思。有时候历史比最富有想象力的小说还要好。这是一部2000年前的中国历史被浪漫化了的版本。我经常要提醒自己,这里面的故事都曾真实发生过。——nonlinear Ric

一个重度权游粉丝,突然意识到这世界上有比权游更牛逼的东西,全文强调了好几次“真实”“1000年前”“几百年前”,估计三观受到了极大震撼。欢迎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我们都是从小就知道三国 ,很容易被灌输相关故事和身世,不看书也能随便说出其中几个人名来,所以不觉得有多刺激。

要是谁告诉我《指环王》《权游》都改编自真实历史,欧洲真的有过龙有过尸鬼,我肯定也会震惊得不得了。

网上还有一篇美国关羽粉丝读到他败走麦城的痛苦经历,大家可以去阅读。体会一把从没被剧透的三国粉丝人生是什么样的。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A long read but possibly he best and most engrossing book I've ever read. A massive cast of characters (fortunately there's a list of characters to refer to at the back of the book).

一本很长的书,但可能是我读过的最好、最引人入胜的书。有非常多的角色(幸运的是在书后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角色列表)。——J. Stenhouse

这么多汉语人名对老外来说的确不容易,这位还算客气的,很多人直接批评注解太厚太集中不好用。他们要一边看后面的长长注解一边看内容,才能记住各个人物是谁,以及属于哪个阵营,还有该阵营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估计看完大家都能成为本市本镇汉学家了,祝贺你们。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http://kongming.net/ 英语圈粉丝网站,虽然现在他们多转战社交平台,但看得出很花心思。



英语三国凡学 我的高傲通过全译版尽数体现

邓罗版和罗慕士版三国是全译,对于完全不懂当时历史的外国读者来说,需要很强的耐心与专注才能读下去,说简单一点:不好啃。

于是英国的企鹅出版社请来英国的著名汉学家彭马田(Martin Palmer)翻译了一个精简版的《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想作为三国的普及版推广,价格也亲民Kindle版才4美元,罗慕士版全套要50美元。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彭马田本人也是个大咖,能翻译《易经》《道德经》,顺便说罗慕士也有翻译《道德经》,海外汉语圈的“神仙打架”也是悄无声息却招数强劲的。

从销售情况上来看,这版也的确比罗慕士版卖得好,是游戏三国玩家的入门首选。也因此遭遇英语三国凡学家的蔑视和不屑,心情可以理解,就好像我们看一些名著的当代翻拍剧的那种感觉。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不用翻译大家都能看懂:terrible,且还是罗慕士版好。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它是所有四部小说的删节本,虽然简洁可能使它看上去通俗易懂但其实恰得其反。翻译工作看似在技术上准确无误,但几乎没有融入英语语境。除非你喜欢阅读用中文语法写的英文单词,否则我真的不推荐它,(中文中缺乏动词时态对大多数讲英语的人来说尤其令人恼火)。
编辑确实使故事的“亮点”完好无损,但也失去了角色原有的多彩背景。(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如果您正在拿起这本书并准备读下去,那您最好准备好记笔记)。
总而言之,这部伟大的作品遭遇了笨拙的翻译和删减,只是一个非常简短的版本,我只会在您想略微了解或仅作为参考文献时推荐它。

字里行间“我很了解三国”“我中英文都很厉害”。就算是英国人中翻英,也会有“读起来像中文”的问题,心理平衡了。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尽管翻译糟糕编辑也很差,但它可能是三国有史以来最简洁的版本,应该在西方获得更多的赞誉。此外,所有角色的名字都翻译正确,这对理解这部庞大的小说至关重要。诗也不算太差,但有些段落却难以理解且英语翻得蹩脚。就个人而言,一些简单的错误反复出现导致非常刺眼,比如“曹操的军队”。
但我还是推荐它,因为它是唯一一个价格实惠的Kindle版本,而且阅读速度比其他翻译更快。

“想随便读读可以,像我种水准的人评价只能给一声叹息”。这位绝对是凡学大师!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我从书店订购了这本书(Silk Pagoda,2008 ),没读上两句就发现了错别字,一开始我怀疑它是否是由英语流利的人编辑/校对的。然后我去找另一版(Tuttle Classics,2002),它使用了CH Brewitt-Taylor 的翻译,文本完全不同!
我很确定这是某种山寨、剽窃、盗版的文字。虽然还没读完但确信它很棒(毕竟这是一部中国经典);但是,如果您要阅读英文版的“浪漫”,还请去看真正的翻译。

虽然感觉文词间有些夸大,但全译版粉丝的那股子底气和不忿简直是扑面而来,有种“哪儿来的野鸡大师也好意思动我三国宇宙的地盘”的小傲娇。


来自三国故乡的版本 可劲儿夸就对了

这些母语学者版本外,2014年出版了中国学者虞苏美翻译的《The Three Kingdoms》,也是第一个中国人翻译的英文版本全书(只有少量诗歌情节省略),此书的背景是曾时任芝加哥市长的美国富豪Ronald C.Iverson 30年来定期造访中国,通过各种文化往来交流体会到三国的魅力,他觉得要想了解中国,得先读懂三国。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这位仁兄觉得自己人翻译不够味,必须中国人亲自翻译才有“灵气”,于是出资赞助了该版本的出版发行。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对于这个版本,几乎是一水儿的好评:简单易懂啦,所有版本中最棒哒,不看后悔一辈子啦……让人忍不住怀疑背后是不是有富豪的水军。

但想想如果换一个英国教授用中文重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估计豆瓣也会把他捧上天。总之版本越多,越有利读者覆盖。

最后会是哪个版本胜出能在英语圈“三分归一统”,真让人期待呀。


虞苏美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Unity succeeds pision and pision follows unity. One is bound to be replaced by the other after a long span of time. This is the way with things in the world.”


除了经典文学之外,影视圈也有粉丝。且新版本更受新世代观众的喜爱,可见文化输出工作必须持续而不断翻新才行。

老外看《三国》:谁还看《权力的游戏》啊

从一部演义小说发展到今天戏剧、话剧、漫画、游戏、电影、电视剧等等各种形式和多国语言版本,《三国》的生命力历久弥新。

再加上今天中国的娱乐产业实力雄厚,“三国IP”恐怕在未来还将出现重磅产品,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魅力,更多角度地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历史。

毕竟只要国家这种制度存在,《三国》的故事就会一直讲得通。



竞猜时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三个翻译版本,哪版是英语三国凡学家的白月光罗慕士版?答案将在下周一的回复里公布。

A “I would rather betray the world then let the world betray me,” was the reply.

B “Better to wrong the world than have it wrong me!” Cao Cao retorted.

C “I would rather defeat the world than have the world defeat me!” Cao Cao snarls back.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org.cn/

邓罗与罗慕士:东西方文化架桥人《三国演义》英译品读(作者:王晓辉)

https://www.medievalists.net/

Which translation of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hould I rea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道德经   汉语   英国   英语   演义   中文   中国   老外   指环王   权力   粉丝   读者   版本   故事   文化   时尚   历史   游戏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