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编者按: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日常生活中,当急慢性疾病前来侵扰,有一种第一守卫,叫全科医生。

他们,是社区居民健康的第一管理者和服务者。用专业医学和大爱之心,为我们的健康和诊疗保驾护航。

本期,我们邀请来自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医师史峻老师,为恭和家人们介绍,家庭健康的守护者—全科医生。



健康守护者
心灵引路人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 正文 —


乐成恭和大家庭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期恭和电台的主讲人史峻。
我在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现在担任中心院长助理。今天,我在这里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全科医生 —— 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分级诊疗

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人类的疾病,究竟有多少种?据说,有人查遍医书,统计出一共有1.08万种。不过在我看来,肯定不止此数,因为若是人只生书上介绍的疾病,那么医生很好当。人类的疾病,有许多是不典型的、混杂的、前所未见的,比如这次新冠肺炎。但是,大致上也还是有个谱:病有轻重之分。

轻的如伤风感冒、肠炎腹泻、咳嗽咳痰之类,重的如心肌梗死、脑溢血、癌症等等。如何治疗?轻的吃点药,甚至不用吃药,只需多喝开水、早点睡觉休息即可康复。重的需要送往医院急救,挽救结果或许还是个未知数。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疾病既有如此大的差异,医疗又岂能统一模式呢?

古代的医生走街串巷“送医上门”, 或者虽有定所,也多应邀至病患家中,在病患床前为人诊治,所谓“临床医师”一词即出于此。后来,医生认识到传染病患者应隔离,将患者集中一处进行治疗。集中之处,即称为医院。再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对疾病诊断、治疗,需要依靠医疗仪器设备的支持,而这些医疗设备大多无法携入患者家中,因此,凡疑难危重之症患者,皆需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X线诊断的普遍应用,医生们不再只是单纯应用视、触、叩、听的诊断方法,比如患者咳嗽厉害,担心是肺炎,建议“照个X光”;患者崴脚,为了排除骨折,建议“拍个片子”…

的确,X线可以“照出”听诊器听不出的小片肺炎,“片子”可以拍出双手摸不出的骨折。于是,医生上门的“临床”诊疗,逐步演变为患者到医院的“临机”诊疗。医院越大、设备越多,患者随之越多,逐渐形成了现在患者向大医院集中的倾向。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适时转诊 —— 全科医生基本技能之一

在我国,医生必须挂牌应诊,以方便患者挑选医生。患者发现:原来在大医院,还有对某种疾病治疗有专长的专家。治病的事性命攸关,看病当然要找专家,于是,又形成患者向大医院里的专家集中的倾向。

终于,医院越办越大、专家越来越忙。检查越多、花费越多,大家都要找专家看诊,自然一号难求。于是,“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出现了。

人,是理性的动物。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终于发现:不是所有的病,都是严重的;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需要做检查和“拍片”;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一定需要专家解决。

那么,一些比较轻的疾病,能不能先在社区的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门诊,请全科医生看一看呢?答案是:当然可以。于是,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国家卫健委)提出:小病在社区(诊疗)、大病到医院(诊疗)。

不过有患者担心,小病会变大病,在社区诊疗会不会被耽误了?确实,有小病变大病之事,但是不多,而且小病治好了,自然变不了大病。再说,社区医疗是连续性的医疗,医生在社区居民“家门口”诊治,患者病情如果有变化,也更容易被发现。一旦病情加重,全科医生有责任,将患者转给有能力处理这类病情的大医院和对应专家诊断,可免患者“病急乱投医”,让患者省心、省时,能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适时转诊、将患者转向有能力处理病情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师”,是全科医生的基本技能之一。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慢病管理 —— 全科医生诊治专长

特别是当下,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时代,大量的慢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患者在经过专科治疗、病情稳定后,还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医学照顾,比如在药物调整、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由于这些慢性疾病,常常合并存在,故擅长治疗某一疾病的专家,事实上也难以完全胜任,而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又恰以“慢性病管理”为专长。毋庸置疑,这类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在社区由全科医生诊治,最合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出现一些不适,比如头痛、腹胀、疲乏、低热等等。这些不适症状,可能由过于劳累、心情不佳、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并不一定有明确的病理基础,而且多为一时性的问题。这些不适症状,在专科医院检查,多数会不得要领,可先由社区的全科医生作初步判断,给予相应治疗,多能轻松解决。

所以,除了急症以外,无论大病、小病,甚至不一定是疾病,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不舒服,先在社区由全科医生诊治,必要时由全科医生转诊,是方便社区居民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上上之策。如今,我国推进“分级诊疗”便是此意,其实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亦皆是此做法。所以,生病时先前往社区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全科医生,乃是智者之举。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健康管理

时代赋予 更多责任和使命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健康决定未来,对个人而言,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对群体而言,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所以,健康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综合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健康管理,其实在国际上发展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内更是一个新生的学科门类。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的质量,针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并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加以持续改善的过程和方法。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健康管理的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从体检(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到发现健康危险因素,进入到健康状况的评测,根据健康状况制订健康管理计划,对其健康进行促进和行为干预、咨询指导。形式包括:生活方式管理、健康需求管理、疾病管理三个方面。

目前,在我国已大量开展健康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例如:关注个体生活方式,帮助选择最佳健康行为(比如戒烟、减重);根据健康需求,提供医疗建议(比如外出旅行的健康指导);在疾病管理上,帮助患者选择恰当的医疗方式。从预防到干预,进行连续性、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今天,健康管理已进入云时代。健康管理的云服务计划,是智慧医疗行业快速发展下的产物。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建立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并动态进行信息更新。全科医生是正式将科技、医学、人文统一起来的基层卫生保健的服务者,这是时代赋予全科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看到疫情给个人、家庭、整个社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生命的呵护,反映着社会的良心,也反映着社会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健康,是整个社会生存的根本,而重视健康最重要的表现,是向健康投入包括国家和个人的投入。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2020年6月1日,国家将实施出台《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这部法律提出的理念,更凸显“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对此,国家将向基层卫生机构加大投入:比如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提出,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比如将过去的医疗卫生工作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比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等等。

全科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的第一管理者和服务者。如今,全科医学在我国正处在一个逐渐起步的阶段。我们期待,在这次疫情结束之后,希望大家对家庭健康的守护者—全科医生,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医师;

从事基层全科医疗工作20余年;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先后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6篇医学论文。


- END -

恭和电台 下期预告


恭和家园电台|副主任医师史峻:全科医生—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下一期,我们将邀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大绩分享《中国古代诗歌》。欢迎大家继续收听,不见不散。


乐人达己 美好丰盛

让世界,倾听您的温暖

录播咨询

请关注“恭和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守护者   医生   健康   小病   肺炎   大病   病情   医师   社区卫生   患者   电台   疾病   医疗   家庭   医院   专家   社会   时尚   家园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