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部家史

爱,是一部家史


编者按:

相爱只是一瞬,相守却需一生。爱经由时光淬炼,会沉淀为相伴相守的亲情,也成为“家”的内核与意义。

因为凝聚无数温暖,恭和家园才成为盛载爱的家。我们栖居于此,向内探寻,从三个动人的故事中,聆听长辈们的情感历程。这份爱不仅是每个小家的珍贵记忆,也将成为家园的情感联结。


01.

张镛&翁志武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相遇:少年时的一见倾心」


“有的时候,人与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翁志武与张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


爱,是一部家史



1950年,因父母工作调动,翁志武跟随家人从福州来到北京,与出生于北京的张镛,住在同一座四合院。在11岁的张镛眼里,翁志武不仅是童年的玩伴,更是一位贴心的“哥哥”。而在见到张镛的第一面,翁志武就被这个系着红领巾,有些许内向、单纯可爱的小姑娘所吸引,17岁的他第一次在心中生起怜爱之情。


「相知:时间与距离未曾阻隔的心」


1953年,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的翁志武,被分配至重庆担任军工学校教师,每四年他才有一次返京探亲机会。漫长的时间与上千公里的距离并没有使两人生疏,他的家信中总是夹有一张专门写给张镛的字条,虽然只有关于学习与生活的只言片语,传达的却是远方的彼此思念之情。


爱,是一部家史


少年情愫的蜕变,发生在四年后。当翁志武第一次返京时,过去那个单纯可爱的小姑娘楚楚动人地站在他的面前,他更加认定:她,就是自己要相伴终生的人。

时间可以改变许多,却无法更改翁志武的心意,在重庆任教时,仪表堂堂的他拒绝了很多媒人,多年后大家才领悟,原来他“心里喜欢着一个红领巾”。又经过一个四年,翁志武再次回到北京,彼时,张镛已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深造。情投意合的两个人,自然地走在一起。


「相处:柴米油盐,从未让爱降温」


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婚礼宴席,只与双方父母简单吃一餐饭,他们平淡却幸福的婚姻生活便开始了。婚后,翁志武回到重庆,张镛留在北京工作,他们始终给予对方最大的信任,保持着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分居两地多年,翁志武一直在寻找方法将妻子调动到身边,直到所在单位成立子弟学校急缺农林教师,他们一家才得以在重庆团聚。而这时,已经是1970年,距离他们结婚已经过去了九年。


爱,是一部家史


他们同舟共济,共同养育儿女,他们相濡以沫,将家经营得愈加幸福。翁志武喜欢为妻子烹饪美食,张镛擅长料理家务。有一次,被“宠坏”的张镛,也想在丈夫出差时,为孩子炖鸡汤补身,但直到闻到奇怪的味道才记起,在下锅之前自己忘记处理内脏,这也成为被一家人屡屡提起的笑谈。


爱,是一部家史

爱,是一部家史


是否是因为从前的车马很慢,所以一生才只够爱一个人?对于翁志武与张镛来说,一路从少年走到白发,彼此的欣赏、包容与信任才是让爱恒久不变的力量。在长达六十年的婚姻中,他们始终和睦如初,从未出现过争吵,用生活诠释出属于他们的浪漫人生。

纵然时间流逝,他们的深情依旧在岁月中静水深流,就如他们共同的微信名“志武小英”,述说着伉俪感情之深笃。



02.

周慧芳&高茂恒 婚龄43年

“带着老伴自驾游西藏”


「情投意合的初见」


周慧芳与高茂恒的缘分,不止是同年同月出生如此简单。当周慧芳成为一名教师时,此时的高茂恒还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他们一个在北京,一个驻河南,两个似乎不会发生任何交集的人,却被命运悄悄牵起红线。


爱,是一部家史



当年因为胸怀军旅梦想,高茂恒放弃实习技术员的专业机会,参军入伍,成为第二炮兵部队的一名战士。周慧芳一直有军人情结,想找一名军人做伴侣,在介绍人的引荐下,他与周慧芳一见钟情。1977年,两人喜结连理,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


「分居两地的坚守」


合拍的性格是他们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他们对工作有着同样的责任感。高茂恒要常驻部队,周慧芳将满腔热血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们都欣赏对方的工作态度,却又不约而同感念自己对家庭有所亏欠。


爱,是一部家史


军旅生涯长达16年,在他们10年的两地分居岁月,高茂恒每年只有一个月的探亲假能陪伴在妻子身边。临近妻子的预产期时,他特地请假陪伴生产,却因为缺乏经验,手忙脚乱地将妻子送错了科室。这个小插曲没有打乱女儿降世带来的幸福感,反而成为几十年来,两个人说起就会发笑的珍贵回忆。


「漫长时光的相扶」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疾病或健康,你都愿意永远爱她,陪伴她吗?”婚姻誓词念来容易,做到却并不简单。高茂恒结婚时并未宣誓,但却把生活过成了这句誓言中的样子。


爱,是一部家史


自几年前妻子患病后,高茂恒照顾周慧芳的饮食起居,开解她的心情。妻子喜欢旅行,不方便乘坐公共交通,他就每年自驾带她游历大江南北,黑龙江北极、江浙、苏杭、青海、新疆、云南西双版纳……繁华的都市、绝美的风景,都成为他们相伴相守的注脚。


「携手并肩的西藏之旅」


疫情居家,小半年的时间都无法出行,但高茂恒心中始终有个大胆的计划,带妻子去西藏。

终于等到疫情防控的好转,5月24日,他带着妻子踏上了自驾西藏的旅途。连年轻人都望而却步的青藏高原,两位71岁的长辈却共同翻越绝境,看雪山湖泊,携手共赏繁星。


爱,是一部家史


这次出行,在外人眼中是一段浪漫的佳话。只有周慧芳最清楚,丈夫为这次出行做了多少充分准备:制氧机、御寒物资、食物、大容量的发电装置、甚至连路上可能没有卫生间的情况,都在高茂恒的考虑之中。周祥旅途之上,看着妻子满心幸福的神情,高茂恒的心里更高兴。


爱,是一部家史


回首四十三年的婚姻时光,高茂恒与周慧芳默默牵手,是用生命许下的相守之约。他们用脚步丈量世间的风景,相互扶持着在风雨兼程的人生路上踩下一个个坚实足迹。在未来的岁月中,他们也将陪伴着彼此,踏上更远的路,共同去看探寻更美的景致。


03.

谢万星&万海兰 婚龄39年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背井离乡下的相知相恋」


1968年,一批来自北京的知识青年下乡到延安,16岁的谢万星与万海兰就在其中。插队生活艰苦,背着手风琴去插队的万海兰与边锄地边默背微积分公式的谢万星,却依然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但此时的二人,还没有结识的机会。


爱,是一部家史


直到他们被分配至同一家工作单位,在介绍人的牵线之下,他们惊讶地发现:对方的名字中都包含着属于自己名字的一个字。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他们也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爱,是一部家史


「家庭是彼此的温暖慰藉」


1981年秋,在北京三里屯的照相馆里,万海兰与谢万星拍了一张简单的照片,记录下彼此组建家庭的幸福时刻。囿于时代原因,他们无法调回北京,两个人厮守在陕西,婚姻生活虽平淡,却也充满两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爱,是一部家史


夫妻二人都醉心于设计工作,80年代他们在设计院,参与了不下数十个项目的工程设计。他们靠着精湛的才华与技艺,从4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开始,慢慢改善着家庭生活。他们共同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共同构筑一个温馨的家,这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成为在那个百废待兴时代中,彼此的温润慰藉。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一场持之以恒的感情马拉松,需要博大而宽容的心境。出身书香门第的万海兰弹得一手好钢琴,“学霸型”的谢万星更偏爱集邮。妻子弹琴时,谢万星会坐在一边静静倾听,谢万星的集邮册,也被妻子好好地整理与收藏。即使两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脾气秉性各不相同,但体贴彼此的心,却是漫长时光中的不变坚守。他们待彼此如空气,时时刻刻,不可或缺。家中弟妹曾偷偷告诉万海兰:“只要您离开哥哥的视线超过两分钟,他就会不由自主去寻找。”


爱,是一部家史


日常的琴瑟和谐,对方生病时的相互照料,他们的爱意已经融入生活的每一天。万海兰与谢万星的爱情在婚姻中滋长,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未来他们还将用更长的时间来证明:最长情的相守,才是最美的告白。


爱,是一部家史


每一个故事的传承,都创造着我们共同的记忆。让这些被珍藏的爱在每位的家人心中被传递与分享,最终沉淀为家园独有的人文底蕴。共筑值得眷恋的生活,我们理想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家史   婚龄   介绍人   情投意合   红领巾   西藏   重庆   北京   妻子   时光   婚姻   简单   幸福   家庭   时间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