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今年5月,有网友在网络上分享了“小腿肌肉阻断术”的整形项目,引起舆论热议。“小腿肌肉阻断术”又称“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该手术是通过切掉一部分神经使小腿肌肉失去活力自然萎缩,而达到瘦腿目的。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图片来源@健识局



某社交媒体平台上,这项号称“能达到永久瘦腿效果”的整形项目收获了不少人气与推荐,上万人点赞“种草”。但不少专家认为,该手术缺乏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可能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存在严重安全性问题,有悖于医学伦理原则。


7月30日,备受舆论争议的“小腿神经离断术”终于被国家明令禁止。国家卫健委根据专家论证意见,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 第1号)有关规定,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应用于临床。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1、“小腿神经离断术”被禁,网民“喜大普奔”


现实中,不少人希冀通过医美整形来满足自己的变美愿望和需求,但在“白幼瘦”“以瘦为美”等审美观念的“绑架”下,部分人追求美的方式和举动逐渐走向极端。


诸如离断神经瘦腿这样缺乏科研验证的医美整形项目,很大程度上伴随着高安全风险与健康伤害。做完该手术,或许会在视觉上达到“瘦腿”效果,但实质上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近三个月,全网有关“小腿神经离断术”的相关信息中,“损害”“受损”“伤害”等关键词成为其核心传播内容,该整形项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安全“风险”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此次国家监管层面明令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应用于临床”,对危害公众健康的医美乱象进行针对性治理,正是向社会传递督促医美市场规范经营的积极信号。


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显示,“卫健委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一事的群体情绪以中性情绪和喜悦情绪为主,在不少网民看来,“安全是最大前提,有害身体的手术不建议做”。医疗、健康等领域内人士也纷纷表态,这将给那些“黑心诊所”敲响警钟。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光明网 刊文称,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是一个明确的风向标,期待借此拉开一场医美领域的全面督导检查。


2、医美用户规模持续膨胀,非主流项目悄然流行


“颜值经济”大行其道的社会语境下,消费者医美整形等需求爆发,医美用户规模也不断增长。Mob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我国医美用户规模达到1807.3万人。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随着公众对医美、整形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热玛吉”“水光针”“隆鼻”“丰胸”等传统项目愈发常态化;与此同时,精灵耳、断骨增高、垫颅顶等一些为迎合非主流审美的医美项目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精灵耳”图片来源@杭州鑫昕薇医疗美容



7月28日,新氧社区《避坑联盟》圈子针对市场中争议性较大的八大项目进行了梳理,并发布消费预警,这其中包括小腿神经阻断术、唇部医美、断骨增高术、取肋骨瘦腰、骨水泥垫颅顶、美修斯、溶脂针、徒手体雕


观察时间段内八类医美整形项目的全网敏感信息占比,徒手体雕、骨水泥垫颅顶、溶脂针、小腿神经离断术等项目引发的敏感信息较多,项目涉及的针剂造假、山寨医美设备、卫生不达标、机构乱收费等问题频遭舆论质疑,成为横亘在求美者面前的一道坎。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3、“网红抽脂死亡”事故敲响警钟,行业治理任重道远


医疗美容原本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或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但近年来,医疗美容整形项目的开展范围逐渐被无规则扩大,几度酿成惨痛的医疗事故。


如今年7月13日,杭州某网红进行抽脂填充手术后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该事件引发的全网相关信息中,敏感信息占比高达41.06%,这一起以生命为代价的医美事故,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个“美丽陷阱”的潜在危害,也再次将行业乱象推至风口浪尖。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微热点研究院 对2020年医美行业相关热度TOP100事件进行分类,“医美乱象”“医美事故”相关事件较多,尤其“江苏21岁女孩整容手术中死亡”一事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为瘦小腿切断神经?卫健委明令禁止释放强监管信号


面对医美整形行业逐渐暴露出的风险和隐患,为何仍有人选择冒险?不少人认为,时下的审美标准愈发畸形,给广大女性带来了容貌焦虑;也有人认为,铺天盖地的医美整形广告中,只一味的强调医美效果,却对其中的伤害与风险语焉不详,这诱导不少爱美人士选择了变美“捷径”。


不管何种说法,医疗美容整形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医疗行为,许多医美机构出于逐利目的,淡化了其本身的医疗属性,由此滋生出不少行业乱象,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检察日报正义网 提出观点,在医美行业开展一次“全面体检”,对现存所有医美项目开展必要的医学论证……取缔高危项目,清理未备案医疗器械,从打击非法行医、完善医美机构资质与项目审核等方面开展系统整治,真正从源头上把好关口、强化管控,逐步建立医美安全监管体系


————————————

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数据来源于新浪舆情通、微热点、铀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数据产品,部分引用外部公开数据与资料。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神经   舆情   目的   明令   瘦小   小腿   新浪   舆论   信号   手术   风险   医学   医疗   项目   国家   数据   时尚   健康   行业   卫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