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款薯片2A致癌物超标近3倍,是吃还是扔?

最近有一则新闻,瞬间让不少爱好薯片的吃货感到瑟瑟发抖……


深圳市消委会对15款薯片进行比较试验,多家薯片被检出丙烯酰胺含量超出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涉及良品铺子、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等诸多零食品牌


这几款薯片2A致癌物超标近3倍,是吃还是扔?


“吃多少会得癌啊?”“是不是薯片不能再吃了?”“双十一入手的薯片都不香了”……那么,究竟薯片中的致癌物是什么?薯片还能不能吃了呢?


薯片中的致癌物是什么?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通常在食物蒸煮温度超过120℃时,便会产生丙烯酰胺,尤其油炸、烘焙类、烧烤类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极容易产生丙烯酰胺。通过饮水、吸烟也会接触到丙烯酰胺。


这几款薯片2A致癌物超标近3倍,是吃还是扔?

薯片


值得关注的是,基准水平值是用来验证缓解措施有效性的绩效指标,并非丙烯酰胺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当然,丙烯酰胺应摄入越少越好。


消费者不必过分恐慌

丙烯酰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A类致癌物,也就是可能会导致癌症,但是关联性尚不明确。因此,暂时不用过度恐慌。


这几款薯片2A致癌物超标近3倍,是吃还是扔?

薯片


丙烯酰胺这个物质由还原糖和某些氨基酸在油炸、烘培和烤制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由于我们的食物中普遍包含碳水化合物(多糖)和蛋白质(含有氨基酸的化合物),摄入丙烯酰胺是几乎不可能避免的。


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的确具有一定致癌性,但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会导致人类癌症,只能说可能具有不确定的关联性。而且在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一般不会过高,在合理的范围内食用少量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风险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高。


焙烤型薯片比油炸型更健康?

《报告》中还给出了一个结论:焙烤型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3441μg/kg),高于油炸型薯片(547μg/kg)。这能说明油炸型薯片更健康吗?


这几款薯片2A致癌物超标近3倍,是吃还是扔?

可以薯片


这可不一定。焙烤型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低的可能是因为油炸和烘烤的加工方式不同导致的。在不同的温度和加热时间下,同样的食材,产生的丙烯酰胺量也会不同。从丙烯酰胺的角度说,的确油炸型的更少;但油炸型的薯片含油多,从减油的角度来讲,就要更差些。


比起致癌还是先担心致肥吧!

对于“薯片星人”来讲,与其担心致癌物丙烯酰胺,倒不如担心下薯片中的高钠、高热量。


以普通的炸薯片为例,每100g中能量>500kcal,脂肪>40g,钠>350mg。如果一次吃进2两(100g)薯片,相当于吃进了1个人1天应该摄入能量的25%,脂肪的66%,钠的17%。按每小时消耗的热量来看,看电视1小时消耗72卡,慢走1小时消耗255卡,一袋薯片的热量超过这些运动的好多倍,每天的“零食”摄入,能量、脂肪和钠一定会超标。


这几款薯片2A致癌物超标近3倍,是吃还是扔?

超重的女人用胶带测量肚子上的脂肪


大量食用膨化食品,若同时加之运动量不足,就会造成体内脂肪积累,出现肥胖。长此以往,得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病的几率也将与日俱增。


所以,还是管住嘴,迈开腿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致癌物   丙烯酰胺   拉德   关联性   铺子   毒性   氨基酸   基准   脂肪   含量   消耗   能量   担心   食物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