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龙泉青瓷


春日里的一杯茶让人不由自主想到了盛器,茶盏种类繁多,陶瓷制品就有不少,其中,有一种瓷器明亮如镜,碧绿如玉。它没有复杂的纹饰雕花,没有绚烂的色彩,但它却凭借一抹独特的青色立足于世界,低调、淡雅、内敛…仿佛一个深藏不露的智者,静默不语,却意味深长。这便是被故宫陶瓷专家曾说过的拥有着“半部中国陶瓷史”的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静观龙泉青瓷的美

龙泉青瓷的美是在于它独一无二的“青色”,作为一个在宋朝盛起的陶瓷,它的美延续了上百年,从那时起,龙泉的青瓷就以“青”出名。南宋时期,就有了粉青和梅子青,两种釉色把它推到了巅峰,而这纯青色的背后则是美学的悠远深意。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都是对龙泉青瓷的优雅赞美。这份美自然与“青”有关。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粉青釉,颜色翠绿淡雅,釉面呈现出光滑感,仿佛玉石一般晶莹剔透,这种色彩的呈现可以说是青釉中最佳的代表。梅子青,似乎是因色如刚落果的青梅那般青涩碧玉,这个釉色质层稍厚,但并不影响透明度,色彩呈现温润柔和,没有夺人的清亮高光感,甚至还能从中赏出若隐若现的浅黄色,就好像真的梅子一般,成熟之时便由青转黄。这种藏在细微之中的妙感很难具象讲述。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除了颜色外,龙泉青瓷的美当然还在于它形体本身。从古至今,它的创造物可以说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瓶、杯、罐、壶、盘、碟、灯、砚不胜枚举,从日用品到陈列艺术品,各种大小,都能找到。而且每一件从龙泉窑产出的都可以说是匠心独运、精良制品。龙泉青瓷,冰清玉洁,淡雅素和,时而像一道光,时而像一汪水,它在岁月中闪耀着,也在历史中流动着。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初探青瓷成名史

龙泉青瓷既特指器物,同时也是指自宋元明时期来,以浙江龙泉县大窑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烧制出的青瓷,甚至同一时期只要风格相同,来自不同窑场的青瓷器都可以称为此名。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根据现查阅到的资料看,龙泉青瓷来源得从龙泉窑场开始。龙泉烧窑的事情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全国还有其他地区有着不错的窑场,比如瓯窑、越窑、婺州窑等等,龙泉窑当时还处在单纯接单烧制的水平,可以说就是一个代工厂,没有任何自己的特色出现。后到了北宋时期,当地传统的青灰釉被发现,在此基础上,受到耀州窑、定窑中刻花、印花等工艺的影响,龙泉窑烧制出的瓷器渐渐出现自己的风格,后来这种风格越发成熟,且自成一体,于是龙泉青瓷在宋朝算是正式出山。因为其釉色的独特,龙泉青瓷在宋朝算是当年美学流派中的重要一员,直接成为宫廷的贡品,身份一下子就不同了。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宋朝开始,龙泉青瓷便迎来高光时刻。尤其南宋时期,龙泉青瓷被大量发现于在宫廷中使用,各种瓷器被皇室厚爱。进入元朝,当游牧民族实现大一统的时候,龙泉青瓷借此机会在当时国内土地的北方全面流通,市场被突然打开。明朝,从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的藏品来看,那些虽然是出自清宫的瓷器,但其实都是旧物,都是明代便被使用和流传下来的,可见当时龙泉青瓷与皇宫的关系十分密切。青瓷的历史光辉便由此构成。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了解造物背后的功力

作为如此受皇家青睐的美物,其品质必然是精粮细做出来的。可以说,它背后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倾其全力的造化之功。从烧窑到手工,每一环节都十分考究。就像这窑口,其打造时的位置、距离、斜度都得精细考虑,因为这决定着坯胎入窑时是否能获取到1300摄氏度的高温。同样,瓷器的制作也是考验着每一位工匠人背后的匠心巧手,没有经年累月的功夫磨练和经验积累,那是难以烧出合格的龙泉青瓷的。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它的整个流程:

1.采土

采用当地的原矿瓷土作胚料,这种瓷土具有不可取代性。

2.练泥

用水碓把瓷土或瓷石舂细、淘洗,去除杂质后,经过沉淀制成砖状的泥块。

3.成型

把陶瓷粉料配成流质性的泥浆,然后倒入多孔模具中,等待干燥。

4.修坯

干燥的坯体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平、磨光、钻眼等进一步精细化的工作。

5.晒坯

把坯胎放到架子上晾干。

6.素烧

简单火烧,为的是增加制品的强度,也是为了使釉层变厚。

7.施釉

龙泉青瓷在釉料中会加入紫金土原料,这是龙泉青瓷独有的且核心的天然原料。

8.烧窑

把陶瓷坯件放到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在不低于1300度的高温中稳定,往往需要烧1个昼夜到3个昼夜。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这温润如玉、纯“青”无暇的龙泉青瓷,便这样在一道道费时费力的工序中渐渐成型,这背后是凝聚着无数的汗水与心力,从材料到人工,没有极尽完美的追求是难以烧造出这样一件件能保存百年且惹人瞩目的矜贵美物的。




推荐阅读:

蔚县青砂器,昔日曾是进贡珍品,如今为何面临手艺失传?

名声传扬海外,这抹来自泉州德化的“中国白”你听说过吗?

苏工玉雕:玉雕工艺门派多,为何“苏工”能如此闪烁?


龙泉青瓷,陶瓷界的真正弄潮儿原来是它?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阅读本期风物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龙泉   青瓷   蔚县   梅子   釉色   瓷土   陶瓷   弄潮儿   玉雕   宋朝   南宋   瓷器   青色   淡雅   时期   色彩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