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菜肴烹饪的基本知识

请问各位粉丝、关注者和广大读者;

各位女士和先生:

你们在家做饭菜吗?

你们会炒菜、炖菜吗?······

你们做的菜有味道吗?自己和他人爱吃吗?

特别是男士(先生):

男同志下厨房“做饭菜”(特殊综合运动)对身体大有益处;男同志饭后“洗碗筷”(特殊综合运动)对身体更有益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们做到了吗?

吃是生命管理的第一要务,“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吃是一种物质享受,尤其是“家常便菜”(有味道),吃得好是一天,吃不好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往好了吃呢?

下面,笔者将家庭菜肴烹饪的“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供参考。

一、菜肴烹饪“着味”的含义及作用 着味,行话叫码味,就是按成菜的要求,在菜肴的烹制中,对原料加入一定数量的调味品进行基础调味的操作技术。着味,在一般常用的炒、煮、炖、熘、爆、蒸、炸、炝中,直接影响菜肴的味感和质感。

“着味”的作用:一是使调味品中的咸味、香鲜味渗透入原料内,能增加菜肴的滋味,使之回味悠长;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腥、膻、臊、土、涩等异味,增加鲜香味;三是在精盐的作用下,使肉类原料在烹制成菜后能获得良好的细嫩质感;使蔬菜类原料在析出过多水分后,易于吸收其他调味品,并使成菜细嫩鲜脆。

二、家庭菜肴烹饪“着味”的方法和要求

一是要拌和均匀。先将所需调味品装入碗内调匀后,再与原料拌和均匀,这样才能达到着味的预期效果;

二是着味的时间应根据烹调要求而定,如炒、熘、爆、清蒸类菜肴的着味时间,以拌匀即入锅烹制或在挂糊、上浆前进行为宜;对煎、炸等原料,则应在一定时间内先腌制入味后再制作;对凉拌菜,一定要现吃现拌,使其鲜香可口,但应给予充分渗透入味的时间。

三是要依据原料需求适量用调味品,如对腥、膻臊等异味较重的原料,应多用点料酒、醋、姜、葱等;

四是对蔬菜类的原料,应先洗净滴干水分后再用精盐等着味,不能用盐后再手挤捏或用重物压榨而将水分去掉,以免影响原料色、形、质地和营养而降低菜肴的质量;

五是严格掌握使用精盐和味精(鸡精)着味的时间:对炒菜、炖菜、煮菜等,应在8、9分成熟时加盐拌匀,在起锅前再加味精(鸡精)拌匀。

三、酱油在烹饪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利用蒸、煮、炖、烩、炒、烤、煎、炸、炝、拌等方法烹饪菜肴时,很多时候都会用到酱油。酱油不仅能给菜肴增色(特别是红烧),而且还能添味。酱油的种类很多,一般有浓、淡色之分;有熟、生的区别。前者如老抽、黄豆酱油等;后者如珍极生抽、宽牌酱油等。酱油的加工过程是微生物发酵,成品中便混入了一定量的杂菌。因此,科学使用酱油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酱油最好还是熟吃;二是对于凉拌菜,要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佐餐酱油”就是供人们在饮食时直接入口食用的,如作蒜酱蘸食、凉拌等,其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但在实践中,笔者认为,为了保持凉拌菜的清淡和清香味,应以不加酱油(生抽)为宜。

各位女士、特别是先生:如果你能按我说的“着味”方法做出几道鲜香可口的好菜,一定要想着请我吃饭喝点小酒啊!

谢谢大家!


家庭菜肴烹饪的基本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菜肴   炖菜   精盐   入味   细嫩   炒菜   味精   异味   酱油   调味品   基本知识   水分   原料   作用   美食   时间   家庭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