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是高层次的最佳运动方式(科学运动精选3)

太极拳是中国拳术之一。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所谓“太极”,是指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可见,“太极”的含义是何等的绝妙和真实!实事求是地讲,从简单和普遍适用的角度,将步行列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方式,应当说是对的;但从强身健体实际效果的层次来看,打太极拳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方式。这是为什么呢?其道理,从下面“打太极拳”强身健体的若干益处中便可显而易见。

一、打太极拳的健身益处

目前,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其普及的程度远比其他拳种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柔静,圆润而致趣,是男女老少、体质强弱者均可实施的科学运动项目;二是强身健体的功效显著且全面,这一点对适用者是至关重要的。概括讲,打太极拳有以下四大功效:即祛病强身的功效,技击抗暴的功效,拓展思路的功效,开发智慧的功效。

但从实践中看,世人打太极拳,追求健身治病功效者居多,追求技击抗暴功效者较少,而追求拓展思路和开发智慧这两种功效者更不多见。这是为什么呢?其道理显而易见,因为追求健身治病功效者,对其结果可以从长计议,只要现实感觉良好即可。而追求后三种功效者则认为,其结果高不可攀,甚至是一种奢望,所以,只能“敬而远之”。但太极名师却认为,无论何人,只要在全面掌握太极拳套路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拳理和体悟规律,并坚持反复实践和苦练,其“武林高手”的美名还是能够得以实现的。现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归纳打太极拳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功效(益处):

1.打太极拳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一方面适应并改造外界环境;另一方面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可见,无论任何运动方式,只要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就必然对人的身心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而打太极拳与其他运动方式相比,其独到之处和特殊功效就在于此。

打太极拳,至关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心静”(练气功亦应如此),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并且讲究“用意”(意念),这些均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调动作用。与此同时,打太极拳从动作上的高标准要求是必须“完整一气”:从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应均毫不紊乱,且前后连贯,绵绵不断;特别是其中的复杂动作,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以上均需要大脑在紧张而有序的活动下才能完成,这无异对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打太极拳可以预防心脏疾病及动脉硬化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首先,就太极拳的动作组成看,它既包括了各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消除体内淤血的良法。

其次,由于太极拳的动作比较舒展,而且有意识地要求呼吸与动作必须密切配合,其结果是既使其呼吸自然,又增加了呼吸的效果,这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

再次,打太极拳的很多动作和姿势要求“气沉丹田”,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横膈式呼吸,它在医疗与保健上均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膈肌与腹肌有规则地收缩与舒张,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并加强心肌的营养。此外,横膈有规律地对肝脏实施按摩运动,也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可见,坚持每天练太极拳,对预防心脏等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是十分有效的。

3.打太极拳可以增强骨骼、肌肉及关节的灵活性

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的活动有重要影响。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典型表现。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经常打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或组织的结构都有良好的作用,其脊柱的活动幅度也较好。经有关专家科学实验表明:经常打太极拳的老年人,其弯腰时手能触地的占80%左右,而其他的老年人,弯腰时手能触地的只占不到17%。

此外,老年性骨质疏松也是一种衰老的退行性典型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质中的成骨细胞不够活跃,不能正常产生骨的蛋白基质,致使骨质生成少,吸收多,而导致骨质变松甚至产生畸形,必然严重影响各个关节活动的灵活性。而打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则是“动作柔和、连贯,且周身贯通”,其结果是:将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活动开,则应当是确定无疑的。所以,打太极拳具有特殊的防老作用。

4.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有良好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从物质代谢的角度,研究科学运动防老作用的过程中证实,老年人运动5~30分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有所下降,其中以胆固醇增高的老年人,下降尤为明显。还有人通过对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进行运动前后的代谢研究发现,经过5~6个月的运动后,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也有明显的减轻。上述研究结果均可充分说明,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具有良好的影响。

5.打太极拳可以促进消化和预防便秘

如上所述,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机能活动,因此,它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如分泌、吸收紊乱等。此外,有规则的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而促进消化和预防便秘,这对老年人也是很重要的。

二、打太极拳的姿势要求

要打好太极拳,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必须符合拳理的基本要求:

1.头部

头应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并随动作转视,切忌左顾右盼;嘴要微闭;舌抵上颚。

2.颈、肩部

颈要自然竖直,且转动灵活,切忌紧张;肩要平正松沉,切忌上耸、前扣或后张。

3.肘、腕部

肘要自然弯曲沉坠,切忌僵直或上扬;腕要下沉,且劲力贯注,切忌松软。

4.胸、背、腰部

胸要舒松微含,切忌外挺或内缩;背要舒展伸拔(拔背),切忌弓驼;腰要向下松沉,且旋转灵活,切忌前弓或后挺。

5.脊、臀、胯部

脊要中正竖直,保持端正自然;臀要向内微敛,切忌外突(溜、敛臀);胯要松正含缩,且劲力贯注下肢,切忌歪扭、前挺。

6.腿、膝、脚掌部

腿要稳健扎实,弯曲适度,旋转轻灵,移动平稳;膝要松活自然;脚掌应虚实分明。

三、打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太极拳是一种轻松柔和、连绵不断的匀速运动,属于高级有氧运动。但要打好太极拳,也并非易事。因为打太极拳是有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而且三者之间差异很大。

初级阶段(外三合):即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这三者人体的六个部位要合为一体,贯通一气,这是打太极拳最基本(基础)的功夫。

中级阶段(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简言之,就是心、意、气、力四者相合。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较难,成功者为数不多。

高级阶段(谓之一通):即以神贯通上述六合,做到行拳走势纯以意行,纯以神领;顺畅自然,内外如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高级境界,其成功者甚少。要想练就高级太极拳,必须切实掌握以下基本要领:

1.形意相合,意动身随

其意有二:一是打太极拳必须将意念与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动作而没有意念,你就是打一辈子太极拳,也只能处于低级阶段,属于一般玩耍而已。二是打太极拳必须用意念引领动作(这一点非常重要),要把精力集中在动作上,要自始至终首先默想动作的形象,然后其动作便紧密相随(一气呵成)。如做两手向前按的动作,首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意欲沉气,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想象,意不停,动作亦随之不停,“意到气到力自到”(意引领气,气产生力)。因此,打太极拳的第一要务就是:“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形意相合,意动身随”。

2.心静体松,忌用拙力

其意也有二:一是“心静体松”同样是打太极拳的基本要务,也是把握好其他要领的前提和保证。打太极拳的预备动作应当是默想:“顶天立地,全身放松”,可见,“体松”的前提是“心静”,只有首先内心安静,才能做到全身放松,诸如松腰、松腹、松胸、松背、松肩、松肘等,要做到全方位的放松。二是打太极拳一定要忌用拙力,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体松”的基础上,用“意引气”而自然而然地将力量集中起来,并同时达到:既势势连贯、处处圆活,又舒松自然、不僵不拘。

3.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其意是说,打太极拳必须做到周身协调(全身均舒展开),才能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其前提则是以腰为轴的上下相随,即以躯干带动四肢,使步法的转换、手法的变化与躯干的旋转紧密配合,力求达到既连贯、柔韧、缓和,又均匀、轻灵(这一点至关重要)。

4.虚实分清,重心稳定

打太极拳必须注意身法与手法、腿步的运用,要求动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两腿弓步和虚步既要分清又要交替,并轻移慢放。如果虚实变化不清,进退变化不灵,就容易发生动作迟滞、重心不稳和左右歪斜的毛病,所以,凡是旋转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脚换步,凡是进退的动作,应先落脚而后再慢改重心。

5.动作顺畅,舒放潇洒

打太极拳熟练之后,其动作必然顺畅贯通,且舒放潇洒,给人以特殊的美的享受,同时,自己也深感愉悦和自豪,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科学运动的独特风格。

6.呼吸自然,匀细深长

初打太极拳时,呼吸要顺其自然,不要憋气,也不要运气。待动作熟练后,再适当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逐步做到“匀细深长,开豁自然”。一般人的正常呼吸是每分钟7~8次,若能练到每分钟2~3次,甚至更少,其强身健体的功效便应当给予初步肯定了。

打太极拳是一个柔中有刚,阴阳结合的特殊的科学运动,它最大的用途是改善神经系统,以平衡身体各部功能。打太极拳不是朝夕之事,需要坚持十几年、几十年直至终生,才能实现“功到自然成”的最佳境界。

谢谢大家!


“打太极拳”是高层次的最佳运动方式(科学运动精选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太极拳   心静   连贯   太极   强身健体   动脉硬化   神经系统   机能   高层次   老年人   关节   功效   呼吸   作用   动作   自然   方式   美食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