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江南的温婉气质离不开那些带着古韵风情的古村、古镇的衬托, 那些留存至今的风貌犹存江南名村镇里,大大大小无法数尽,能被称作江南一绝的恐怕只有南浔,这座曾经最富庶的古镇,被外界称为江南一绝。

很多明星被南浔的气质所折服,他们纷纷来到南浔,为这一座隐藏在江南的秘境打Call。甚至高晓松不仅为南浔点赞,还因为太爱它幽静古雅搬离北京来到南浔,面对他的这这个决定,外界表示不理解,为什么离开2000万人的北京跑到只有43000的小镇生活?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在一档奇葩说的节目里,高晓松解释说:“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北京的雾霾和噪音,最主要的是我不想变成跟别人一样的人。”这或许也是因为南浔有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才能令高晓松下此决定来到南浔吧!

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南浔,因为小镇上有一条河名浔溪水河,浔溪河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由此二项来取名,故为“南浔”。作为第一个被列入到世界遗产名录的古镇,比起周边周庄、同里的热闹,南浔要安静得多。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江南最富庶的古镇

毫不夸张地说,南浔是江南最富庶的小镇,湖州民间有传说:“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一个镇”。作为江南丝绸发源之地,南浔家家种桑、户户养蚕制丝,清末南浔針的生丝出口接近了80%的份额,勤劳的南浔人把生丝通过运河运到上海直接与洋人交易,成本比起运至广州十三行要低了近五倍,几乎垄断地位。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晚清时,在南浔靠着经营丝业而发家的富豪阶层,人们为了标明他们的财力大小,用三种动物的形体来表示,所以当时流传着“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谚语。至于第一种动物到底象征多少财富值,民间说法不一。这些南浔商人群体,他们财产的总额最少六千万两,跟当时清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总收入相当。

一般认为“象”指拥有财产百万两以上的豪富;

“牛”为五十万至百万两者;

“狗”为三十万至五十万两者;

在被称为“象”的刘、张、庞、顾四家中,刘家财产达二千万两,张家一千二百万两。1842年,这些“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的商人们开始占领上海滩,首富刘镛刘镛在上海投资,就看一项就知道他们家的财力了,光是第四房的姨太太在上海就拥有出租房屋700栋,房租月收入至少5万银圆。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除了”四象“之外还有八牛,八牛是指资产百万两以上的八个人,资产三十万以上不到五十万的,被人们称为“黄金狗”,共有七十二人。物质上的富足之后南浔的商人开始用手中的财富合力用建筑打造了一座凝固的诗行。

南浔,典型的凝固诗行

白墙黑瓦、木柱廊檐、圆形拱门,颇具特色的山墙,这些盘踞在古镇河流两畔的古建筑就像是一行行凝固的诗句,因为南浔在明清时期是它的贸易高峰期,参与对外交往较早,保留了最早的一批中西交汇建筑。

不同于那些热闹古镇的热闹,南浔显得安静又独立。清朝的方熊曾有诗曰:“参差阛阓压溪流,长板桥连洗粉兜;夹岸珠帘风宕漾,春波影泛百间楼。”以此诗句来形容这条南浔的小河和河边的风景。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到南浔来一定要去看的地方一是百间楼,另外就是小莲庄,小莲庄是清朝“南浔四象”之首刘墉的私园,可以说是在他所在朝代最富有的一个人,小莲庄是他的私宅,这位商人花了大价钱,当时的工匠把一个湖用来建造水上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历时40年时间建成,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这一座水上花园融入了匠人的智慧,中西式风格的巧妙结合,使得这里不止于奇石假山、小桥流水,更像是一个留存于世不朽的建筑诗篇。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另一座有看点的百间楼,它的亮点就是极具江南风情,临河蜿蜒而建的百间楼充分利用了空间建造骑楼,这座楼的历史比起小莲庄更久,距今天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由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董份所建,据说当时是为了为家里小姐陪嫁的丫鬟而建,足足有100间,由此而得名,也足可见其富裕程度。

如果说白天的南浔让你还没有看够的话,南浔的夜景与白天截然不同,夜幕笼罩下的古镇抽除了白天的喧哗,石桥、河流、树木、建筑……一切归于宁静,此时的南浔古镇呈现了另一种味道的江南画面。

人口仅43000的小城,凭什么成高晓松向往的江南古镇?

另外这里的美食也很多,比如双交面、鳝丝炒洋葱、千张包、浔蹄、大馄饨、定胜糕、臭豆腐干等,都是到这里比较值得一尝的美味小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江南   骑楼   古镇   生丝   湖州   诗行   富庶   清朝   北京   小城   小镇   财产   商人   白天   热闹   人口   美食   建筑   高晓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