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最近北京公布了

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咱们的夜宵有着落啦~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不过,老北京值得打卡的美食

可不只是小龙虾、涮肉那么简单

而说到打卡京城美食

吃遍了老北京的文豪们

更有发言权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贴秋膘=吃烤肉


秋季是贴秋膘的好季节

没有人比京派作家汪曾祺

更懂这件事的真谛

他专门写了一篇《贴秋膘》:

“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义,

即吃烤肉……”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

‘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

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柴,

松木或果木。

羊肉切成薄片,

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

——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

加一点水,交给顾客,

由顾客用长筷子平铺在炙子上烤……”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松柴烤牛肉

被文豪张恨水赞为

“真正的北方大陆风味”


“你夹起碟子里的肉,

向酱油料酒里面一和弄,

立刻送到铁甑的火焰上去烤烙。

但别忘了放葱白,

去掺合着,

于是肉气味、葱气味、

酱油酒气味、松烟气味,

融合一处,

铁烙罩上吱吱作响,

筷子越翻弄越香。”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顺直门里烤肉宛家

东安市场东来顺

前门外正阳楼

都是张恨水推荐的吃烤肉的好地方


“尤其是烤肉宛家,

每到夕阳西下,

喝小米稀饭的雅座里,

可以搬出二三十件狐皮大衣。”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持蟹饮酒菊花天


螃蟹,无疑是秋日与湖水的爱情结晶

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

让这温暖热情的蟹肉、蟹黄

瞬间迸出流淌在唇下指间

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蟹壳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描述着:

“高粱红的河蟹,

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

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

用小小的木锤,

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这秋日最常见的传统美食

其中以正阳楼的“高梁红大螃蟹”最为出色

据说螃蟹到京以后

首先由正阳楼和其他大庄馆

挑选第一路的“帽儿货”


买来螃蟹后,喂以新鲜高粱米

使其肥美硕大

“每客一尖一团足矣”

在几大块姜的映衬下

螃蟹的真味与干姜汁及米醋交相呼应

矛盾在一只小小的螃蟹上和谐的存在

人类又一次获得了大自然的馈赠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要吃秋,有爆肚


入秋了

有人垂涎烤肉

有人喜欢螃蟹

而梁实秋先生用三种吃法

反复品尝着爆肚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肚儿是羊肚儿,

口北的绵羊又肥又大,

羊胃有好几部分:

散丹、葫芦、肚板、肚领,

以肚领为最厚实。

馆子里卖的爆肚以肚领为限,

而且是剥了皮的,

所以称之为肚仁,

爆肚仁有三种做法:

盐爆、油爆、汤爆……”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从踏入北京的那一刻

爆肚,这风味小吃中的名吃

就成了北京平民生活中

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天桥爆肚石

东安市场爆肚王

东四爆肚满

什刹海爆肚张

大栅栏门框胡同爆肚杨、爆肚冯

这些老北京耳熟能详的店名

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老餮

从身型匀称到体重超重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看到这儿

不少朋友是不是边擦着口水

边疑惑着

难道大文豪们都是大胖子?

其实不然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汪曾祺、张恨水、老舍、梁实秋

还有曹禺、鲁迅、梅兰芳、唐鲁孙、

马连良、陈师曾、王梦白、李苦禅等

多位文人名士

在品尝老北京各式美食的同时

都少不了信远斋桂花酸梅汤的相伴


汪曾祺就曾在《四时佳馔》中提到过

“信远斋酸梅汤乃以乌梅熬成,

名闻远近”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汪曾祺


曹禺在写《北京人》时

也少不了提一提信远斋的酸梅汤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曹禺


张恨水还为信远斋写了句诗:

“一盏寒浆驱暑热,梅汤常忆信远斋”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张恨水


据说,唐鲁孙一次和张恨水来琉璃厂买书

张恨水买到一本找了三四年的书

一高兴便拉着唐鲁孙

到信远斋喝酸梅汤

“什么时候喝,都是醇厚浓郁,

讲究挂碗,而且冰得极透”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唐鲁孙


而最为馋人的还是梁实秋的描述:

“冰糖多、梅汁稠、水少,

所以味浓而酽。

上口冰凉,甜酸适度,

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

很少人能站在那里

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


将信远斋桂花酸梅汤的

口感、味道、特点

以及受欢迎的程度

真真切切地描述了出来


北京10条“深夜食堂”没京味,谁能比文豪们更懂老北京美食?


信远斋桂花酸梅汤到底有没有

这些名家们描述得那般美味?

阿远说了不算

不如您亲自来尝尝

说不准也能写出一篇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文豪   琉璃厂   乌梅   美食   老舍   北京   正阳   酸梅汤   京味   料酒   北京人   秋日   酱油   烤肉   螃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