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曾经有一种不会飞的鸟,能长到一米高,重20公斤。这种外表呆萌、生活在地面上并且以种子和草茎为食的鸟类就是渡渡鸟。然而在1688-1715年(也有说法是在1681年),渡渡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大多数人对渡渡鸟都耳熟能详,《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书的畅销使得渡渡鸟的形象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然而除了渡渡鸟,在水下世界中也有很多物种都曾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它们很可能已经从地球上永远的消失了。

滇池银白鱼和滇池金线鲃

相信很多人从来都没听说过滇池银白鱼和滇池金线鲃,这两种鱼都是滇池的土著鱼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滇池有分布,可以说是滇池最具代表性的鱼种了。

在20世纪60-70年代,银白鱼和滇池金线鲃还是滇池中的主要经济鱼类,但是后来由于经济开发导致滇池的水质越来越差,再加上外来物种入侵入和过度捕捞,银白鱼和滇池金线鲃的野生种群几乎消失不见了。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滇池金线鲃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滇池银白鱼

后来,这两种鱼不仅被列进了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而且被列为云南省的特有珍稀保护动物(1989年滇池金线鲃还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8年经过IUCN的评估被认定为极度濒危物种)。

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堵塞了滇池金线鲃的产卵洄游通道,1986年滇池金线鲃从湖体中消失了,幸存下来的少量个体只能在滇池周边的溪流和泉池中。

银白鱼面临的困境和滇池金线鲃类似,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给银白鱼的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没有再发现过银白鱼的踪迹。直到2013年,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才再次发现了幸存下来的银白鱼个体。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滇池水质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发,形成“水华”。

研究人员对滇池金线鲃的保护行动要早于银白鱼。在2000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正式开始着手调查滇池金线鲃的数量分布、栖息地、生态习性以及繁殖行为。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验,研究人员终于在2007年攻克了滇池金线鲃的人工繁育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繁育出来的首批鱼苗有300多尾。到了2010年,云南省的科研机构已经可以实现每年100万尾的育苗量了。经过连续4代的人工选育,专家们还培育出了一个养殖新品种“鲃优一号”,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尝试推广养殖。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人工繁育的滇池金线鲃鱼苗

对于滇池银白鱼的保护,则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2016年,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始了对银白鱼和中臀拟鲿(同样是滇池的特有物种)的保护研究工作。

2017年3月,该研究团队先后分4个批次从滇池中采集了13尾银野生的银白鱼并尝试人工繁殖,第一批就成功孵化出了3万尾鱼苗。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攻克银白鱼的人工驯养和成鱼养殖等关键技术,这一系列研究有望使昔日濒临灭绝的珍稀鱼种重现滇池。

滇池土著鱼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在长江和近海,濒危水生物种的生存现状也同样值得高度关注

滇池金线鲃和银白鱼算是比较幸运的,其他的很多物种还没有来得及等到人类的救援就已经消失不见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长江女神”白暨豚和今年年初灭绝的长江白鲟了。作为幸存者,如今长江中最受关注的物种就要数长江江豚了。

和白暨豚、长江白鲟一样,长江江豚也属于长江中的旗舰物种,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亚种。如今长江中的江豚只剩下1000头左右,专家估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可能在未来的10~15年内消失。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2013年5月22日,江西九江市首次救治野生江豚宝宝宣告失败。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2016年3月6日,安徽安庆长江江豚西江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将最后一只体检完的江豚放回水中。

而在我国广袤的近海海域,濒危的水生生物就更多了:

斑海豹:唯一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哺乳动物,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猎捕,斑海豹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下降,生存现状堪忧。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斑海豹

中华白海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华白海豚野生种群分布区。在珠江海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超过2000头。但是由于水域污染和过度捕捞,目前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等级已经由“近危”升级为“易危”,如果不加重视,很快就有可能成为濒危物种。

大黄鱼:曾经是舟山渔场最为常见的海捕鱼类之一,但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如今野生的大黄鱼已经非常少见了,野生种群资源迟迟不见恢复。官井洋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最大的野生大黄鱼繁育保护基地,但近几年的资源恢复现状并不理想。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大黄鱼

黄唇鱼:和大黄鱼一样,黄唇鱼也是我国的特有珍稀鱼种。在上世纪80年代,珠江口水域曾是黄唇鱼的主要产区,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如今野生的黄唇鱼已经濒临灭绝。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为濒危水生物种的保护做些什么?

水生动物面临的威胁主要就是水域环境污染、生境丧失以及过度捕捞,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来改善水环境,进而帮助濒危的水生动物渡过难关。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2011年5月29日,长江南京段在禁渔期惊现违法捕鱼场景。

濒危物种保卫战:从滇池到长江,10年禁渔任重道远

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这对长江濒危水生物种的保护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总之,保护濒危水生生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些水中的精灵值得我们尽全力去守护。长江十年禁渔是一个伟大的决策,同时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滇池# #长江# #保护生态# #保护濒危物种# #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长江   物种   长江流域   土著   江豚   大黄鱼   鱼种   鱼苗   种群   任重道远   海豹   银白   保卫战   珍稀   鱼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