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长江中生活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就有400多种,长江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水生生物基因库”。但是由于长期的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有很多长江所特有的经济鱼类都相继陷入了生存危机——长江刀鱼的衰落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长江刀鱼( 长颌鲚)

作为“长江三鲜”之首,长江刀鱼的名号几乎在国内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野生的鲥鱼和河豚基本绝迹之后,在长江中能够勉强维持一定产量的就只剩下长江刀鱼了。

在历史上,长江刀鱼的资源量可是相当丰富的,60年代的时候还是长江中最常见的洄游性鱼类之一。中科院淡水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973年长江流域的刀鱼产量曾高达3750吨,10年后的产量就急剧减少到了370吨,减幅足足有九成。到了2011年,长江中的刀鱼产量只剩下12吨左右——就像曾经的鲥鱼一样,刀鱼也已经“资源告急”。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长江刀鱼的产量变化

据长江沿线的老渔民回忆,以前在刀鱼的捕捞旺季,每条渔船一网下去就能捞上来上百斤刀鱼,当时的刀鱼收购价大概在50~60元/斤左右。但即便如此,凭借着超高的产量,很多渔民在一个捕捞季就能稳稳拿下10万元左右的收益。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长江刀鱼

而现在,捕捞刀鱼已经不再是一个“黄金饭碗”,大多数渔民即便是捕上一季也没有过去一网的产量高。随着刀鱼的产量越来越低,其市场价格也不断攀升,有些地方的价格甚至达到了上万元一斤。从市场行情来看,一年当中,清明节前后的长江刀鱼价格最高,味道也作为鲜味,江苏等地还流传着“清明节前骨如酥,清明节后骨如铁”的说法。

据了解,2012年在江苏的长江刀鱼王拍卖会上,一条325克的刀鱼甚至还拍出过5.9万元的天价。按理来说,这样的价格足以劝退国内的绝大多数食客,但中国似乎不缺有钱人,无论长江刀鱼的价格有多高,总是有人吃得起。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渔民在现场称量刀鱼的体重

“讲究”的食客们还把刀鱼分成了“江刀”、“湖刀”和“海刀”三种类型,其中“海刀”始终在海水环境中生活,并没有洄游这一过程,因此口感稍差,价格也相对更低。因此,更受食客们欢迎的还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江刀”和“湖刀”——但这种“讲究”对长江刀鱼的保护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不少渔民蠢蠢欲动,甚至打起了网具、网眼的主意。为了捕捞到更多的刀鱼,渔民选用的网眼越来越小,很多幼龄刀鱼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打捞上岸并在市场上“明码标价”。

据统计,长江流域的渔船有2万多艘,专业渔民有5万多人,另外还有20多万人是兼业渔民。长江沿线的违规捕捞作业不在少数,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更可恨的是,电鱼、毒鱼、炸鱼、“绝户网”等捕捞方式也屡禁不止,不停地“榨取”着长江最后的渔业资源。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回过头来仔细想想,长江刀鱼资源真正走向衰落的时间应该是其在80-90年代,当时在湖南、湖北江段就基本上看不到洄游的长江刀鱼了。

1996年,捕捞上来的长江刀鱼个体明显变小了,体重在50克以上的刀鱼只占刀鱼渔获量的30%左右;到了1998年,这一比例进一步缩减到了10%——而在上世纪70年代,长江刀鱼的平均体重就有117.7克。现阶段小型化、幼龄化的现象也直接反映出长江刀鱼资源的严重衰退。

事实上,长江刀鱼的命运和长江中的其他鱼类是死死“绑定”在一起的,正当长江刀鱼陷入生存危机时,其他经济鱼类的产量同时也在大幅下降。

以长江流域最常见的四大家鱼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长江流域的渔获物中四大家鱼的产量占比足足有30%,但是随着资源量的不断衰退,如今四大家鱼的早期资源量比80年代减少了90%以上。如今,渔业部门联合各地政府连续多年往长江中放流鱼苗,每年的放流量在200亿尾以上,但目前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四大家鱼中的鲢鱼和鳙鱼

长江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的原因可不仅仅是过度捕捞那么简单,还有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水质污染。

《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06年)》显示,当年长江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多达158.6亿吨,过量的污染物甚至在长江中形成了一条长达650公里的沿岸污染带,大部分水域都深受工业污染的“荼毒”。

在重庆江段,有很多小型的炼矿、炼焦企业,而下游的江西、安徽以及江苏沿江则密布着数量众多的钢铁厂、造船厂、化工厂等重污染企业,相当一部分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了长江。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毋庸置疑的是,工业废水的排放会严重污染水质,对刀鱼的洄游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在1999年春季,这一时期本应该是长江刀鱼大规模洄游的时候,但长江镇江段由于受到大型企业排污的影响,当年的刀鱼突然集体消失了。而附近没有受到污染的江阴、南京江段,刀鱼的产量却一直很稳定。

此外,江中的污染物还会严重影响刀鱼的生殖系统,导致种群繁殖力下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传递作用,刀鱼体内残留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会逐渐增加,肉质的鲜美程度也会明显下降。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有人可能会问了,难道就不能通过人工养殖来拯救长江刀鱼吗?

其实,长江刀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并不是大问题,但想要实现规模化的人工养殖却并不容易。

首先,刀鱼性格急躁、出水即死,非常娇弱。其次,刀鱼对食物也非常挑剔,只吃活鱼活虾,对人工饲料根本不感兴趣,养殖难度很大。再有,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如果进行人工圈养就无法完成洄游过程,生活条件和肉质也会因此改变。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人工繁育的长江刀鱼

在江苏镇江,有养殖企业成功突破了刀鱼的人工养殖,但都是通过模拟自然的生态条件才实现的。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也都是投喂鲜活的小鱼小虾,这样养殖出来的刀鱼在规格和肉质上都接近于野生刀鱼。但是显而易见,养殖的成本也是非常高,这就自然抬升了刀鱼的价格,因此在市场上并不受消费者欢迎。

在市场端,消费者拒绝购买、食用长江刀鱼就是对刀鱼最好的保护。而在原产地,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污染治理、恢复长江生态则是关乎刀鱼未来的“头等大事”。

长江的“遗产”:刀鱼陷入危机,如今只剩一根“救命稻草”?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家对长江刀鱼的保护力度是空前的。从2019年2月1日起,全民禁捕长江刀鱼,野生刀鱼就此离开了人们的餐桌。另外,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修复长江生态也已经被摆放在压倒性的位置上,这也是长江刀鱼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十年禁渔”能否换来长江刀鱼的种群繁荣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对于长江刀鱼的保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长江刀鱼##保护长江##渔业##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长江   长江流域   幼龄   鲥鱼   刀鱼   肉质   渔民   江苏   食客   鱼类   渔业   遗产   产量   危机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