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经历汇聚成人生之小暑

小暑,一派大场面大气势的呈现

小暑,是一年 24 个节气中的第 11 个,在每年公历的 7 月7 日或 8 日,太阳到达黄经 105°时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这个小,就是一个开端、一个提醒,真正的热还在后头。小暑,始于盛夏时期正当时,伴随接天莲叶的碧绿,映日荷花的鲜红,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登场了。

盛夏,盛:丰盛、茂盛,繁荣昌盛;夏: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气候最热;常用的词有华夏、夏朝、夏历。唐初经学家,孔子的第 31 世孙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有: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盛夏,总是浩荡雄阔的大气超然之境,总有刻骨铭心的过往待追忆。盛夏时节,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植物茁壮成长,或枝繁叶茂、或花团锦簇,抑或果实累累;天

气变化剧烈,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抑或暴雨倾盆。盛夏,以大胸襟展示大情怀。

盛夏,生命中唯一燃烧着美好记忆的时节,那些封存在时间底片上的过往,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向光即可见影,闭上眼睛还能看得见。

人生的盛夏总会创造出不凡的奇迹。经过少年时期知识的学习积累;青年时期阅历的增长,以及在社会和职场的历练,知识丰富了、经历广远了、财富也增长了,人逐步走向成熟。我因工作的原因到陕北的时候,三十岁出头,正是人生最灿烂的盛夏时期。是陕北这块风水宝地,为我后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陕北,人杰地灵。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是米脂人,才貌双全的硬汉吕布是绥德人,所以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陕北谚语千古流传。在历史上,陕北是军事要冲、边防重地;在当代,陕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

陕北,物华天宝。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小米、红枣、苹果等特产也是常驻人们心中;窑洞,更是冬暖夏凉。

陕北,文化深厚。腰鼓,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剪纸,早已融入进人们的生活日常,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民歌,有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总有一款能打动你: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只船哎。”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

陕北,夏季宜人。在陕北,最惬意的时间当数夏天了。气温不高,只要是到太阳晒不着的地方,总能感受到丝丝凉意。蔬菜品种多,饮食的选择余地大。最让人高兴的是蚊子少,根本就不会受到个头很小的墨蚊的骚扰。我想,陕北就是一个消暑的乐园。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一股热浪。唐朝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把小暑时节自然现象的变化多端,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二候蟋蟀居宇。小暑到来,蟋蟀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蟋蟀的左右两只翅膀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蟋蟀,俗名蛐蛐。

三候鹰始鸷。盛夏,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居清凉的高空中活动。老鹰的另一个名字叫鸢,使我想起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小的时候当读到这首诗时,我马上就想要去山梁上放风筝。

在我的印象中,“老鹰抓小鸡”不仅仅只是游戏。小的时 候,我母亲用母鸡孵化小鸡,孵出后母鸡就带着小鸡四处找食。当它们在山梁上或空旷地带寻食时,老鹰在天空中盘旋伺机待发,趁母鸡不注意,老鹰先从空中俯冲下来,眼睛对准一只小 鸡,再用瓜子抓起就向高空飞去。

小暑过后不几天,就开始入伏了。夏有“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三伏:其中初伏 10 天、中伏 10 天或 20 天,末伏 10 天。

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现代审美的理念改变, 使得人们对美的欲望更强烈。整容、美容、塑身,反正《诗经》里都写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人还给续写了“求而不得,辗转反侧”这两句。看来不“窈窕”,就会心生烦恼。于是想古人都那么爱美,都那么渴望以曼妙的身姿和姣好的面庞迎来浪漫的爱情,何况我们现代人。

其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应该是指对意志的锻炼, 适当地锻炼,而不是猛练。按照自然的规律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表明“三九”是不宜剧烈运动的;“三伏”因天气太热,也是适当运动就好。

爱美,是人的天性,女性天生对美就敏感。女性爱美的天性,就像从砖缝里长出来的草,坚韧地、顽强地、不起眼地、偷偷地从小小的缝隙里冒出来,一有机会,便滋生、蔓延。

然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连“美”这个字眼,天生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作为无产阶级的接班人,如果内心对美有一丝渴慕,也应该“狠斗私字一闪念”。

可如今,女人在开始感觉到自己失去美貌的时候,就会意识到美的力量会有多大,于是就不断地向虚无的目标追逐。最能体现美的莫过于 T 形台上走秀的模特,他们引领社会的流行风气。那金字塔尖上的成功范例,像强力的磁石一样吸引着众人趋之若鹜,却只有极少数模特的身体价值才能得到肯定。我以为,十全十美只是一种境界、一个目标、一项心愿。

世间很多并不完美的呈现,在人们心中却留下绝对美的印象。断臂维纳斯的雕塑,难道不美吗?当繁星闪烁的夜空中徐徐升起的一弯新月,难道不美吗?用一句专业的术语来表述这叫“缺陷美”。

我认为爱美之人最该体会动感之美,时尚之美,优雅之美,气质之美,健康最美的深意。

小暑时节,各地都时兴“尝新”。早先北方的小麦在小暑 时节都已收割完毕。伴随着新粮食的收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祭祖先。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的其中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古诗,以及在祭祀天地、祖先的同时,都给我们一个提醒,粮食的来之不易。不仅有天地的馈赠、祖先的庇佑,还有农人们的辛劳。

酷热难耐之际,静听音乐,欣赏美文,可以转移烦躁的注意力,还能安放焦躁的灵魂,更能让人有点文艺范儿。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特有的山村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接着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方面感觉出夏夜山村的魅力风光,也让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很多人从童年时候起,就会经常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我认为其中最容易记忆的一首就是: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紧密相连,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间观。2016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节气背后隐藏的是关于天地、四时和生命的节律、节制和节操。

天地有节律。一年有四季,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又有三个物候。花开花谢、寒来暑往、循环往复,这便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节奏和规律。

天地有节制。天地的运行、时光的变化,都拿捏准自己的步伐,绝不会朝着一个方向无限制地发展下去。最能体现天地“节制”精神的节气便是“小满”。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但却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小满就是“小得盈满”的意思。教授黄耀红说:

“当‘小’与‘满’走到一起,一切才是最美的生长状态。它是满,却不是大满,更不是爆满。”

天地有节操。节操是指一种气节、操守和道德底线,就是对天地的敬畏与谦卑。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那天,居庙堂之高的皇帝必然率百官东郊迎春、南郊迎夏、西郊迎秋、北郊迎冬,这是万民之主代表人世向天地表达的一种道德敬仰和谦卑之心。同时也是感恩之情,天地生长的万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了解、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文化意趣、艺术情调和科学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小暑   米脂   陕北   节操   小满   蟋蟀   节气   母鸡   老鹰   山村   小鸡   盛夏   爱美   时节   点滴   成人   天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