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经历汇聚成人生之酒的前世与今生之二

五、适量饮酒可增进友谊且增加收入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就注定要和不同的人发生交集,产生联系,而这点在中国尤其如此。有社会学家称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相比于西方,中国就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地讲,也就有了酒局、饭局来促进感情,或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无酒不成宴”,无酒,就没有了仪式感;无酒,气氛就

14不热烈;绝大多数聚会必须得有酒。

一个有意思的研究是,饮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平均收入要高出 10%。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关性,也许是钱多的人才饮得起酒、才爱饮酒。但也有一种解释,说是因为饮酒的人自带社交属性,更外向,因为饮酒是经常跟别人一起饮,这大概

可以增加社会资本。

酒在社交场合中的地位无法被撼动,喜欢饮酒的人非常容易建立社会关系。社会学家研究,人们的关系网里有“强联系”和“弱联系”两种。强联系就是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弱联系”则指与那些不常见面、但又认识的人之间的联系。

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将它称之为“弱联系网”,健康

的社会网络就像树木的根系,从居于整个网络核心位置的最重要关系那里,会有较细的根须伸展出来,去接触不同力度、不同强度的交往关系。社会学理论指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来自于有“弱联系”的那些人。

其实,饮酒之人有其自身的优势:

饮酒之人善于观察。酒有着品鉴艺术,平心、观色、闻香、品味、感悟,酒的美妙,只有通过细品慢饮才能体味得到。

饮酒之人懂得分享。在古代,一群王侯将相、文人雅士或逍遥侠客聚在一起,以酒为媒,或吟诗作对、论古博今,或酣畅淋漓、豪情万丈。在现代,与朋友、亲人分享一瓶美酒,是饮酒之人常做的一件事。懂得分享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和商场上会更加懂得互利共赢、共同迎接挑战的重要性。

饮酒之人善于调节。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人们都要承受许多大大小小的压力。饮酒之人,在急躁不堪的时候,喜欢倒杯酒慢慢啜饮,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形势;在烦闷孤独的时候,会叫上三五知己,开瓶好酒,边饮边聊,舒缓压力与

困顿。

饮酒之人善于交友。酒是宴之媒,酒为兴之助,酒可以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酒桌上也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可以知道哪些人能够成为莫逆之交,哪些人只能作为一般的朋友。

滴酒不沾的人,总以为酒只是单纯的酒精;但对于饮酒之人来说,每一杯酒里,都斟满了故事,晃动着喜与悲。

六、酒业文案

酒业文案,就是如今所说的卖酒广告,文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宣传效果。文案如果能够深入人心,它的每个字都会是销量,可谓字字千金。如今,要是还有谁把“酒香不怕巷子深”奉为圭臬的话,那么他的生意是一定做得不大的。且不要说白酒、红酒、啤酒之间的竞争,单就白酒内部就有酱香、浓香、 清香、米香等“十二金刚”的争奇斗艳,仅仅一个品牌的白酒也会有几十甚至几百个不同的品种。

(一)江小白:你心里的每个角落,我都懂

关于朋,江小白说:

“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四公里之内却不联系。”

关于爱情,江小白说:

“你只来了一下子,却改变了我一辈子。”

关于青春,江小白说:

“青春不是一段时光,而是一群人。”

各种话题,各种心情,有没有说中你心里某个隐秘的小角落?

(二)劲酒:满满都是正能量

劲酒,它的文案从职场新人到创业者,从自学者到海归设计师,都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念:

“有劲,才有可能。”

“2 个轮子的车上,载着 120 平的梦想。”

“今天拼到很晚,明天的坎才不会那么难。”

“熬过这些地日夜颠倒,梦想才会按时报到

我更倾向于:

“人生本已如此多艰,有些事情何必再去拆穿。”

(三)香槟:所散发出的诱人迷色,总能挑逗起两性间的原始欲望

现代海报艺术始于 19 世纪中期,在其末期的美好年代达到顶峰。如今巴黎街头的书摊上还可以见到以“美好年代”为主题的海报、明信片。

精致古典的海报能将人瞬间带入 19 世纪的巴黎,还原出穿越时空的人文艺术。在那时,唯香槟能满足男人对女人的一切幻想。海报大红大绿的撞色,带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场景感很足。

金色的钱包、细高跟、轻盈泡泡带入玫瑰香槟,海报定位了那个年代的白富美,举着小洋伞扭动翘臀的富家千金或情妇。这张海报构图柔美,浅浅的温柔色调更受女性的青睐。

七、美酒与美文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里,酒有着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和艺术家们及其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李白自称:

“酒仙”;

欧阳修自号:

“醉翁”。

辛弃疾:

“总把平生入酒乡。”

在中国现代,也有不少的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梁实秋: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胡适:

“天天酬酢,肠胃居然吃得消。”

沈从文:

“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文人借酒宣情、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浏览岁月;酒,启发了他们的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

(一)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

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

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又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流露出纵情享乐之心。

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但又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不回;人生苦短,似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怀人生易老,里则是在感叹怀才不遇。

(二)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公元 1076 年中秋节,苏轼高高兴兴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他的弟弟苏辙。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 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有非常浪漫的色彩,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弯新月,可联想到初生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光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

憬和理想。

被贬大半辈子的苏轼,很少有机会和家人团聚,虽然他很洒脱、很豪放,但每到中秋,他依然痛彻心扉。只能在与亲人远隔千山万水间,用优美的词句来抒发自己对亲人遥远的思念。

苏轼的一生,经常处于儒、释、道的纠葛混沌之中,中年以后,他曾表示要皈依佛门。每当挫折失意之际,老庄思想就在他的心里上升,借以帮助他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一年有十二个月,便有十二次月圆,中秋只能有一天。孤单的词人满心愁绪,只好自言自语、独自抒发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样的天问。聚在一起的才子,便可以把酒言欢、互诉衷肠。

“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

中秋这个团圆之夜,我很好奇古人到底是怎么过的呢?是不是和我们一样会放假,会吃月饼?在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年代,要团聚是何其之难?在那个没有 WIFI、没有套路的日子里,是否也存在着一个可爱有趣的中秋佳节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有钱人家为求个热闹,纷纷去到酒楼,通宵赏月、玩月。明着是赏月,其实月色浓淡,早就被人间烟火遮住了,大家只是图个开心,毕竟一年之中这样的日子不多。但更多的人,是没有这个福气的,比如,苏轼!

每到月圆,钱塘潮就变得异常壮阔,声势浩大,气势磅礴,中秋自然也不例外。趁着过节,人们聚集在江边,观赏扑面而来的滔滔江水。白昼观潮,夕夜赏月,凡人之乐,触手可及。

无论是身在异乡的游子,还是那些“爱在心中口难开”的

男女,他们在同一片月光下,望着同一轮明月,吃着同样的月饼,念着同样的亲人。

相信这个满心欢笑的节日,在历史中走过千年,依然陪在我们身边,就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团圆的理由,一个光明正大说想念的机会。

愿所有人举杯邀明月,身侧有人陪。

(三)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所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将直抒胸臆与暗示、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全诗既清澈又深厚,既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抒发了诗人向往幸福生活而又孤独凄凉的现实之情。

这首诗写于 1989 年 1 月 13 日,距诗人在同年 3 月卧轨自杀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作者是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他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八十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

面对现实,理想主义的作者困惑了、希望也破灭了,他觉得自己不能诗意地栖居世间。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起来,他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这首诗便是他人生痛苦体验的结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知从何时起,它取代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成为我们对抗生活时最有诗意的表达。

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农村。他是地道的农村孩子,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贫穷而荒凉”中度过的。诗中,有许多反映他家乡的意象,大多充满了悲凉。

海子一生都眷恋着淳朴的家乡,他像是一个流离失所的孩子,渴望着土地的羁绊;虔诚地期待着爱情的拯救,却一次次收获甚微,甚至受到爱情对心灵的伤害。

最后是酒馆收容了这位故乡的弃儿,是酒杯承载了这位爱情的输家。就像梵高的画离不开苦艾酒,海子的诗也万万离不开烈酒一样。

孤独与酒精常常形影不离,他每日大量饮酒,整日不修边幅,须发自然生长,逐渐成为了如今我们最熟识的模样,但是从他的酒瘾中仍然透着文人的风雅和清高。

传说,有一次海子走进北京昌平的一家饭馆,他对老板说:

“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能不能给我酒喝?”

饭馆老板却不愿理会诗人的浪漫说:

“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你的诗。”

这大抵就是诗人之死的原因之一吧,透彻骨髓的孤独,凉透了诗人的心肝。

于酒而言,发酵的是一段时间,酝酿的是一段岁月,封藏的是一段历史。于人而言,欢乐时痛饮,愤怒时豪饮,悲伤时滥饮。无论如何饮,终究没能使一位极度理想主义的诗人走出精神的桎梏。这使我想起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自由

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用这首诗来寄语海子的人生似乎不是很恰当,但对于海子来说,他追求爱情、自由,在二者无法得到的时候,悲哀、孤独的情绪缠绕着他,啃噬着他,最终他用非常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诗人是需要浪漫的爱情和丰富的想象力的,情感是他们创作的灵感。也许天才与疯子总是一线之隔吧,也许才子只有在逝去的时候才会被人重视,活着的时候只能被残酷的现实碾压。因为“盖棺论定”这一中国传统观念深深地浸淫到了中国人的骨髓里。

我们看到一个永远狂放不羁的青春之魂,褴褛的衣衫和邋遢的外表是他激进和反叛的真实袒露。

八、美酒与美景

世界地大物博,保存完好的自然风光,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更蕴含着人类生存的宝藏,好山好水、物华天宝。当你闻着酒香,眼观靓丽的风景,这必定会是你一段美妙的旅程。游美景、品美酒,也一定会让你沉醉其中。

(一)欧阳修《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公元 1045 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遭人谗言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一些政绩,使当地百姓过上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物资丰富,年成又好,而且还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使得欧阳修感到无比的快慰。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样一个时期。文章描写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起游赏宴饮的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也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

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盛年,却又自号“醉翁”的欧阳修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说明是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谪居生活之苦。作者醉在两处:

一是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可以说是标志着欧阳修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此文一出,立刻便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喜爱。他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景之中,获得一种内心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幽静平和的心态渗透进文章中,使其如田园诗一般,

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

我最喜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醉意与山水勾连,心之乐寓于酒中。

(二)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

全诗构思巧妙,措辞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又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江南的春天,山清水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南宋诗人林升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的杭州城,看到叠翠山峦环抱、“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仿佛在一块碧玉之中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鳞次栉比的亭榭楼阁,雕梁画栋,此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他还看到南宋的王公贵族们,有的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游山玩水;有的坐在亭台楼阁里饮酒作乐,陪在身边的美女歌妓们,或低吟浅唱,或轻歌曼舞,抑或搔首弄姿地为他们斟酒助兴。湖里的游船画舫,荡漾在绿波之上,来来往往。歌声、琴声、笑声不断地从船上飘飞出来,西湖的空气中也夹杂着酒气和脂粉的香气,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使沉浸在欢乐之中的“游人”们如醉如痴。

热热闹闹的西湖似乎呈现出繁荣太平的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

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呢?

对于林升的感慨和忧思,使我不禁想起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首诗里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都认为国破不要紧,只要我还能在这人世间逍遥一天,就得过且过一天。什么爱国情怀、什么家国天下都不是我所要关心的。

用意志消沉、苟且偷安、坠入红尘来形容这两首诗中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当然,唯一不同的就是两者所在的场景不一样,一个在民间,一个在宫廷罢了。

说起江南烟雨的朦胧清雅,那一定数风景秀美的西湖。忘记那些令人不快的历史情景吧,我们还是一起来细细品味西湖。人们常说,江南最有特色的就是雨多、水多,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人们眼中的西湖。

宋朝词人苏轼有:

“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朝文学家杨万里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袅袅的云雾和深深浅浅通透的绿色。不是波光散射、西山日薄,不是落梅如雪、地老天穷,而是山色不改。

湖在雨中,雨在湖中,天地间已是烟波浩渺的水世界。轻依着船舷,漫天的细雨浸湿了衣衫,荡涤着灵魂。雨遮挡了视线,朦胧了西湖。

苏堤春晓的明媚、平湖秋月的静美、断桥残雪的素洁、三潭印月的清辉、雷峰夕照的霞光……这一切都远去了,眼前只有漫天的雨丝织成的如烟如雾的雨帘。

当清风徐徐,月光乍泄的良辰,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微风,似睡非睡得躺在船上的椅子里,听着船底汩汩的波韵、还有那不知从何方而来的箫声,真会教人忘却身在何处。

(三)一生必去的葡萄酒世界奇观

浪漫的玫瑰色泽,散发出优雅的魅力,酒不醉人人自醉。轻拈一杯红酒,慢慢地滑过红唇,定会释放出浪漫和激情,畅想的思绪纷飞,尽享美好人生。

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遗产的分类中增添了

“文化景观”项目,这一分类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将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的风景名胜。从此,众多与葡萄园相关的风景被纳入其中。热爱美酒,热爱旅行的人们,尤其不能错过这其中的美景。

莱茵河是德国最长的一条河流,全长 1320 公里。从瑞士发源,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和荷兰四国,在德国境内就有 867公里长。沿途风景最美的一段就在中上游的莱茵河谷段,从德国的美因兹到科布伦茨间。为了保护自然风景的原貌,没有架设桥梁,往来两岸都靠轮渡。沿河两岸山坡上遍布葡萄园,点缀着无数罗马时代的古堡。

上莱茵河谷于 2002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为纬度偏高,气候寒冷,葡萄难以生长,最佳的葡萄园大多位于向阳的河边坡地上。虽然地势陡峭,栽种艰难,但是这里还是生产出了全世界最迷人的雷司令葡萄酒。

如果说波尔多是法国葡萄酒中的国王,那么勃艮第则是法国葡萄酒中的皇后了。它的葡萄园位于法国中部略偏东,地形以丘陵为主,属大陆性气候,被称为“地球上最复杂难懂的葡萄酒产地”。

2015 年,此葡萄园风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葡萄酒产区已超过 2000 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耕作和酿造,在当地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精确辨别的一小片自然风土特性的文化传统,这些特性包括气候、土壤、天气和人的特质。

这项认定的意义非常深远,对于全球酒迷来说是众望所归,尤其对勃艮第的 1247 块具有各不相同的自然特性的风土,对它所表现出来的卓越价值的正式认定,让其与在这片土地上出产的迷人葡萄酒一起,正式被公认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香槟区位于巴黎以东不足 200 公里的地方,它是法国葡萄酒最有名的三大产区之一。2015 年法国香槟山丘、酒庄及酒窖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三个景点:地处埃佩尔奈的香槟大道、兰斯的圣-尼凯兹小山丘和艾培涅山坡。

在巴黎坐上开往兰斯的火车,一个半小时后到达的便是法国著名的香槟-阿登地区。对游客来说,这个地区和它出产的金黄色液体一样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太守   滁州   西湖   葡萄园   巴黎   香槟   文案   美酒   文人   海子   前世   诗人   山水   点滴   成人   今生   自然   人生   爱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