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印象——主食的味道


云南腾冲印象-----主食的味道
进入云南之前的几年,如雷贯耳的是云南过桥米线,而前几天的美食功课里却又增添了大救驾和饵丝。入境以后,这三样东西,随处可见,从装修精美的风味特色的店铺,到走街串巷的三桌五凳的街边小摊,它们就像柴米油盐一样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食品。饵丝,大救驾,米线的基础原料都是大米。饵丝是由饵块加工而成,柔韧留香;米线圆滑弹爽,食之鲜美。于市井之间要了一份瓦罐米线,略等片刻,店老板一声招呼,近前开始往瓦罐内加各种调料。草果油、葱油、芝麻油、麻椒油、辣酱、香葱、韭菜、香菜,一切都贴近于原始的食材,最具特色的是本地的山地乌鸡,肉软不柴,熬出来的鸡汤浓郁清香。在热瓦罐内搅拌均匀,一定要吹开顶层的浮油,清洗一口汤,然后用筷子夹起一缕米线,夹杂着热汤,热油,调料,韭菜,香葱。一筷子送入嘴中,在烫的你挤眉弄眼之中,咀嚼咽下,对于美食家来说,第一个感受到的必定是“烫”;因为对于美食的向往,从而造就了内心的难以等待。这份心情就像新婚的新郎会迫不及待的掀起新娘的盖头一样焦躁;饵丝的调料与米线的调料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大米做成的主食材口感不同,饵丝软而有劲,比米线更为纤细,口感细糯。300多年前,逃难中的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吃到了由西红柿、鸡蛋、萝卜丝、火腿、饵块炒制而成炒饵块,顿感欣慰,顿呼“救了朕的驾”,因此得名,而配送的干酸菜汤,也称为“青龙过江”。
米线、饵丝、大救驾均是取材于民,用于民的最广的食材,就像北方的炒饼、面条。一个取材于大米,一个取材于白面。根据当地的风情地理,经过百年的萃取而保留在南北食客的骨髓之中。其中也更融合了当地人的性格特色。北方人情有独钟的炒饼面条,从烹制方法,入口的形态,也更符合北方豪爽、粗犷的性格。炒饼+大蒜、呼噜呼噜一碗面。笨重的体力劳作也通过这种不拘的就餐风格展现。米线饵丝,轻吹慢咽,两口吃完,就剩喝汤。与南方人温和细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细细一品,确实如此,没有人见过呼噜呼噜吃米线的,为啥?哈哈哈----你丫我烫死你。
南北人民的性格差异,也造就了南北文化的差异;同时也演变出南北饮食的风格。正是几千年来南北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现在的“和顺和谐”。

作者:雨路征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腾冲   云南   主食   热油   和顺   瓦罐   米线   韭菜   调料   口感   面条   筷子   大米   性格   味道   印象   特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