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写在前面:本文首发于公号无敌大薇薇,主张通识教育,从语言到全学科,从三观到批判性思维,帮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文:Romi妈和大薇薇

高考的作文题永远是万众瞩目的核心。周一语文考试一结束,八套不同试卷的作文题立刻成为了热门话题。

去年我们也分析过高考作文题,发现当时的出题点其实都可以由社会热点话题切入并延展探讨。

这就要求孩子们不但要读书,也要关注了解时事,对于社会的进步,更要有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责任和使命感。其实这和一千多年前白居易所提倡的:文章合而为时而著,不谋而合。

而这一点,在今年的作文题里有更加明显的体现。尽管每一套作文的具体题目各不相同,但主旨都是在考量孩子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立思考力。

先一起来看看这八套题,虽然距离咱们的娃参加高考还比较遥远,但身为父母,也可以来设想一下,这样的文章,你要怎么写?

2021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全国新高考Ⅰ卷

试题内容: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全国新高考Ⅱ卷

试题内容: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 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北京卷

试题内容: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天津卷

试题内容: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上海卷

试题内容: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浙江卷

试题内容: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看完这八道作文题,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前阵子刷爆全网的衡水中学学霸,对,就是那位慷慨激昂、立志要去“拱城里白菜”,自比为“土猪”的男孩。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有传言说他已经被保送,应该不需要参加高考,也有人说小伙子同样要入考场和千军万马去挤那独木桥。不知道他的那篇演讲稿如果作为高考作文呈交上去,会得到多少分?

网上不少人都在喷这个十几岁的男孩“三观不正”、“削尖脑袋往上想改变阶层”、“典型凤凰男”……其实,公平公正的说,这种“要去拱城里的白菜”的比方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的一种表达,而并非部分成年人的龌龊解读。

从他的演讲中,能听出来他的人生理想,不但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贫穷到富有,更是要实现阶层的跨越。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一个十来岁的,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上进的小镇高三生,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在高考即将开始前,为自己和同学加油鼓劲,这也是绝非慢熬鸡汤,而是十足鸡血强心剂。

我相信,随着逐渐年长,也随着在真正走向不同生活以后,他的眼界和视野将会大大开阔。当站在不同层面的时候,思考的内容也会有新的不同。

思考力和行动力,就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其实高考作文就像是风向标,曾经风向标指向过“孝”,也指向过“诚”,不管是什么,都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思考,也代表了国家对人才的选择方向。

而今年的考题就是在告诉莘莘学子们: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对自我价值有深度思考的人才。

人生数十载,忙忙碌碌的,其实都是在思索自我价值。

幼儿期伸出手对周围跌跌撞撞的探索;儿童期在父母庇护下开始对世界有了新的思考;青春期在纠结中倔强的碰撞自我认知的边界;青年期的踌躇满志,中年期的为五斗米折腰或是在鸡毛蒜皮中消磨对生活的热忱……有和解,有拧巴,这些无一不是成长中不断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

而青少年学子的理想、三观和自我思考,也代表了这个国家未来的方向和希望。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因为期待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补给,更是世界观的滋养。所以,关于理想,关于人生,关于自我价值,我们写下了N篇文章。

比如在《高分+好学校+好工作=成功?看这部评分9.5的电影怎么说》中,为大家推荐了一部经典的电影《三个傻瓜》,探讨了到底什么才叫做成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即使出身平凡,也应该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的无限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了所热爱的学科和事业奋斗终身。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习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分数,而是发现自我。

而成功,不应该被社会和他人的眼光所定义,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的兴趣点是什么,不管是追求艺术,还是科学,一定要记住,最终要找到能让自己终生热爱并持续学习的事业,才是成功,才会感到幸福。”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在《被父母掌控人生的学霸们》中,我们推荐了一部对于年轻人就业非常有意义的综艺节目,提出了一个很“叛逆”的问题:人生的规划是否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在父母眼里的成功,就是完美的人生吗?

“我们经常会遇到对于自己高考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的孩子,毕业后不知道找什么工作的成年人,随波逐流而最终找不到自我且迷茫的也不在少数。也许那些看似遂顺的生活后面,很有可能是被父母碾压成空白的思想和人格。

父母之爱,绝对无错。只是父母也有自己眼界的局限,也有对于人生的不确定。我们无法替代孩子做任何决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维,培养他们能够独立,点多未来的能力。”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在年初,一条老师羞辱孩子的音频出现后,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讨论了关于“阶层”的问题:

“挣多少钱”已经成为了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还成为了判断ta的孩子有没有素质的标准。

“提升阶层”已经成为了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挤破头往上钻”不再是贬义,而是每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行为准则。

但我们又怎么知道在那些说小话的平民百姓的淘气孩子中,会不会出现几个改变世界的人?

即便是他们长大后,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那难道就是一种悲剧吗?每一个阶层的人为这个社会都在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每个月只挣几千块钱又如何?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偷盗强取,自给自足难道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吗?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在中美会谈发生冲突之后,我们立刻写下了《弱国无外交?每一个中国孩子都必须铭记于心!》,通过中国近代积弱受欺的百年历史,通过时事政治的分析,通过一代代优秀的中国青年的努力,告诉孩子们:

在如今这个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的社会中,政治和每一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国家的命运更是和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公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即便是一个平凡人,一个小孩子,也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未来中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今天的孩子们手里。每个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都会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强盛美好。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还有上个月,我们痛失了一位改变时代的伟人袁隆平院士,在悲伤之余,我们把袁隆平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梦想,什么是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不忘初心、潜心耕耘,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今年高考作文题到底在考什么?未来我们的娃如何应对?

不仅如此,在我们所研发的每一个课程中,都不愿意给大家看似轻松的碎片式的信息和快餐式学习。

我们反复强调成年人的信息检索力和判断力,我们和大家一起,在努力构建孩子的独立思考力和辩证思维力的路上不断努力。

无论是英文课,还是古文古诗大语文课,都在不遗余力地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探讨,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英文,不是为了出国享受他乡所谓“更圆的月亮”;学习古文,也绝不仅仅为了滔滔不绝出口成章。

我们学习任何学科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进行深度思考。

人生很长,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充实、坚定的人,在不断学习和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应该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这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真正想得到的答卷,也是我们育儿前行,乃至自我成长的目标。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思考力   未来   阶层   试题   题目   父母   自我   理想   孩子   人生   社会   国家   时代   内容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