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余姚县令(八)萧仁表,崔孚,徐顼,严维,李汲,李惠、袁邠

萧仁表(贞观后期至永徽之间),唐太子太保萧造。造生二子,子萧鳳生余姚令仁表,表生法曹參軍楨,楨子洛賓、洛客。

《唐代墓志彚编》垂拱,《□唐韩府法曹参军息兰陵萧君之志》云:君讳洛宾,字阅书,本兰陵人也……祖仁表,越州余姚县令,寻授青州长史,又受益州新都县令,寻加朝散大夫,袭梁郡公。据墓志,“余姚县令”为萧仁表仕途中的早期官职,按墓主卒于垂拱四年(688年),春秋二十四,其时萧仁表或仍在人世。萧仁表担任余姚县令的时间,必在垂拱四年(688年)之前。

唐代,会稽郡名为越州的时间较长,并且有间隔,第一个时间段在武德七年(621年)至天宝元年(742年),另一个时间段在干元元年(758年)至唐末。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萧仁表担任余姚县令的时间,应在武德七年(621年)至垂拱四年(688年)之间。假设上推两代,每代以二十岁计,萧洛宾之祖萧仁表年龄约在六十四岁左右,以萧仁表从仕年龄在二十岁以后计,其担任余姚县令的时间,可大致限定在唐贞观后期至永徽之间,即公元650年左右。

墓志载,萧仁表“万倾澄澜,千寻吐干,题舆以光茂躅,明竂仰止,制锦而处清阶,吏人钦德。”

历代余姚县令(八)萧仁表,崔孚,徐顼,严维,李汲,李惠、袁邠

崔孚(?—784年)(代宗时),唐博陵人。崔弘礼父。幼以门荫补太庙斋郎,初授汝州叶县尉。唐玄宗天宝末,调宋州单父尉。唐代宗(762-779年)时,历任宋城尉、涟水令,转常州录事参军。迁越州余姚令,改湖州长城令。


徐顼(大历年间),唐代书法家徐浩,是宰相张九龄的外甥,官员。大历八年(773年),为李栖筠所弹劾,贬明州别驾。徐浩在明州长达九年,由于交通不便,不可能经常去安在绍兴的家。好在他兄弟徐浚的儿子徐顼在余姚做县令,经常相互往来。徐顼在余姚世居下来,被徐浩赠为“余姚县开国男”。


严维(大历至贞元之间),《唐才子传》云:严维,字正文,越州人。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756年)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年)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维少无宦情,怀家山之乐。以儒素从升斗之禄,聊代耕耳。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一时名辈,孰匪金兰。工诗,与当时名辈岑参、刘长卿、皇甫冉、韩翃、李端等交游唱和。章八元、僧灵澈求学,均有名于世。大历中,曾与郑概、裴冕、徐嶷、王纲等宴于园宅,联句赋诗,世称浙东唱和。《唐才子传》称其“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诗集一卷,今传。

按姚合《极玄集》,严维又任过河南县尉;据《宋高僧传》卷一七《唐越州焦山大历寺神邑传》,严维曾任金吾卫长史。据严郢节度河南时间在大历十二年以后,故可知严维迁余姚令的时间,也当晚于大历十二年,即在公元777年以后的若干年里。

《全唐诗》卷二六三,有严维关于余姚的七律一首,题名《余姚祗役奉简鲍参军》(按“祇役”一词意为奉命任职,此诗严维或作于赴余姚令之前),姑且录之: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万事无成新白首,两春虚掷对沧流。歌诗盛赋文星动,箫管新亭晦日游。知己欲依何水部,乡人今正贱东丘。

《丹阳送韦参军》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李汲(贞元十年任),字寡言,赵郡(今河北邯郸)李氏,在唐代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望族,而碑文中“公胄自圣祖”显然是将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混为一谈了。李汲享年五十九,葬于洛阳邙山。文中“辞满”,是官员任职到期的说法。但李惠在去世之前未授新职,故仍称“余姚县令”。


按墓志,李汲在余姚县令任上时,“子人济俗,展平生之志,户口增倍,歌谣至今。”

《唐代墓志彚编》贞元,《故越州大都督府余姚县令李府君墓志铭并序》云:有唐贞元十年五月廿日,故越州余姚县令李公即世于扬州旅馆,邦家弥瘁,朝野涕零。公讳汲,字寡言,赵郡人也。若其远叶重光,绵歴三古,立功立事,备在图书,略而不言,词尚体要。曾祖陵,魏州录事参军;王父藏,沧州景城县令;考晖,仪州别驾。公胄自圣祖,生于皇唐,嵩岳降其灵,玄元遗其烈。三美相应,钟为材贤,文华焕发于生知,廉让不因于师教。其嗜学也,不循章句;其修词也,不尚浮华。发言吐志,皆以安国济人为务,故射策之科,三升异等;理人之职,四着令名。其嘉绩昭彰,焕然可纪。广德初,国家广延贤儁,待以不次之位,公乃买符西上,献策金门。郗诜得桂于东堂,汉主擢弘为上第,乃自释褐超迁楚州录事参军,次任冯翊县尉,干公多权变之才,佐邑有抚绥之道。次任陕县丞,赞理之余,掌印成美。次任汜水县丞,累更剧地,日新其德。次任余姚县志,所以子人济俗,展平生之志,户口增倍,歌谣至今。及辞满归北,朝廷方将大用,而天不祚国,夺我才彦,悲夫!享年五十九,夫人萧氏。长子昔,前上仗宿卫;幼子曾,乡贡明经。德行才略,皆有父风,居丧过礼,发于至性。以贞元十二年十一月廿二日迁袝于洛阳县北邙山之先茔……

墓主李汲,卒于贞元十年(794年),按碑中“及辞满归北,朝廷方将大用,而天不祚国,夺我才彦”,可知李汲在余姚县令任职期满的时间为贞元十年。唐代县令任期通常三年、四年、五年不等,所以说,李汲任余姚县令的时间,在贞元六年至贞元十年(790至794年)这一时间段里。


李惠(810年左右),历余姚令,子孙居晋江、惠安、同安、夏井、江陵诸派。父李苇,建初(780年)中,明径及第,任端州刺史。


袁邠(乾宁二年),895年,董昌称帝于越州,建号大越罗平国,命袁邠守余姚。

次年三月,浙东招讨使钱鏐遣将讨伐,攻余姚,黄晟发兵助,袁邠降。五月,顾全武等人率军猛攻,董昌军大溃。不久,顾全武攻克越州外城,董昌只以牙兵退保内城,走投无路。此时,钱镠派遣部将骆团入见董昌,劝降,诡称“奉诏迎公居临安”,董昌无奈之下,只得除去帝号,布衣出城,顾全武命武勇都监使吴璋率兵用船护送董昌到杭州,途中经过西小江时,吴璋杀死董昌,同时尽杀其家三百余人以及宰相李邈、蒋瑰等以下百馀人。

钱缪升任镇海军、镇东军节度使,奄有两浙地,明州属镇东军辖境。


王恕(不详);


惠落公(后唐时任);

(作者:蔚蓝色的记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余姚   县令   陇西   浙东   天宝   丹阳   永徽   县尉   大历   墓志   河南   时间段   元年   唐代   历代   时间   旅游   李惠   严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