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问老师何为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是孔子对“仁”的一个重要界定,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初衷。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孔子所处的时代诸侯争霸、实用主义甚嚣尘上,礼崩乐坏,世风日下,孔子对此痛心疾首,在其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他强调君子要时时处处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的要求,而“克己复礼”正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礼记·中庸》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被孔子标榜的先世、先王、先圣中,孔子为什么选择“从周”,而不是“从”夏商、尧舜,乃至更古的黄帝?孔子曾说: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里的“周”,既是指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也是说周公创制的“周礼”。在孔子看来,周公兼收并蓄了此前夏、商两代的文化成就所创制的周朝礼仪典章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丰富而完备,所以他遵从周朝的制度。”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另一方面,从历史考据来看,周以前的礼制“不足征”,即缺乏信史依据,不适合现实之用。孔子在全面考察了三代之礼后认为:夏礼虽好,但只能从夏的后代小国杞那里略知一二,不足以让人信服;商礼虽好,但只有商的后代小国宋还有所保留,缺乏权威,也不足以让人信服;而周代的礼,现在还在鲁国实行,所以他遵从之。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孔子非常崇尚周文王、周公和周礼,对西周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认为西周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周公也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到晚年他年迈体衰,以好久没有梦见周公来叹息自己衰老得厉害。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虽说孔子“从周”,认为真正的贵族应当讲道德,有学问,懂一套“老礼儿”,可大环境并不是这样。当时的周王室日益式微,无力掌控政局。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招兵买马,壮大实力,以兼并他国,春秋争霸就此愈演愈烈,各诸侯王公贵族徒有身份地位,胸无点墨,不讲道德,不懂规矩,为达其各自政治、军事、经济目的和满足其个人私欲无视周王室,僭越周礼,侮辱朝廷,物欲横流,伦常废弛,世风不古,孔子对此义愤填膺,最典型的表达就是那句:“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痛定思痛下,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克己”与“复礼”是一对孪生兄妹:遵守周礼的规定就要克制自己与之相悖的个人欲望,克制私欲、节制言行,就自然会和周礼相符合。君子修行,强调纳德于礼,约之以礼,这里的礼在当时是周礼,在现代就是社会公序良俗,道德伦常所规定,调节各种人际关系的软制度。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礼和仁是表里关系,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维系仁之所必需。讲道德,就要克己,自己管好自己,但管道德靠什么?恰恰是礼。道德一旦入世,放到现实中就一定要有规矩,用规矩来约束人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关系。复礼并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发扬过去的那些好的规矩,好的文明。现在办重要活动特别强调仪式感,因为没有仪式感,就不能给参与者以郑重其事的印象,就引起不了重视,形成不了共鸣,产生不了重要影响。为什么都说城市里没有烟火味,因为礼的传承出了问题,节庆习俗、婚丧嫁娶的礼数都被淡忘了;远亲、近邻都不是什么亲近的人,农耕文明的土壤不复现,讲这些个人际礼性自然少了。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当然,礼的作用在当下仍然无所不在。被现代化冲刷淘洗下来的礼是一种更具普适意义之礼:人的仪容举止,一举一动,都是其个人素质最显著的标签,是阅人者的试金石。在礼的宏观范畴中,既有公共道德规范的礼制,也有分不同时间、区域、场合、对象、环境的礼制,比如家教家规立得好又实施得好的家庭一定出人才,家庭和睦;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礼,是对全体员工立的规矩及其营造的精神文化氛围,它是否符合企业自身定位,有人文关怀,能激励人做事,提高个体忠诚度和集体向心力,决定了这个企业的生机活力;一个访客,到外地、外单位调研考察,要入乡随俗,顺应别人的“礼”,这也是对别人最大的礼貌,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好处。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人是有欲望又能理智节制欲望的动物,是否动用规矩合理调节个人欲望是现实生活经常面对的课题。现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太大,以至于低头一族们像以前沉迷于网络一样掉到了手机的沟里,经常漫无目的地刷来刷去,浪费时间、伤害视力;有的孩子刚刚考完中考、高考,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成天将除睡觉吃饭外的时间都献给了手机,这种情况下,家长是否可以和孩子搞一个君子协定,限制一下其玩手机的时间和事项?我的姨夫和前任同事,都曾是嗜烟如命之人,退休后为了带外孙,给自己约法三章:每天抽烟量不得超过五根。如今两人都已成功戒烟。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一失足而引发千古恨的事例不胜枚举:许多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刹那发生的,这里面存在复杂的心理——行为机制,但内心的修行不够是共性原因。复礼是克己的利剑,克己复礼少冲动。用礼的规矩来框定和约束欲望,为冲动建筑一层有效屏障,近可遏制无限制膨胀的欲望,避免矛盾;远可以礼养德,积累修养,久而久之,久久为功,从而接近“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今天守礼更显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克己复礼   归仁   周礼   孔子   礼制   伦常   周朝   西周   私欲   规矩   道德   欲望   时间   社会   旅游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