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小知识O(∩_∩)O宰相一职的流变

宰相为百官之首的朝廷最高行政长官,“宰相”之名作为一个习惯用语,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同时代,宰相的称谓和权限不同:


历史文化小知识O(∩_∩)O宰相一职的流变

商朝:宰原、冢宰、太宰

周代:冢宰、太宰(诸侯国各不同,如齐国上卿、晋国正卿,秦国庶长,楚国令尹,战国时期各国大多以“相”为宰相)

秦朝:丞相(有左、右丞相)

汉代:丞相,东汉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宰相

三国:蜀、吴为丞相。魏以司徒、太尉、司空三公并为宰相,后期尚书令、录尚书事为实际上的宰相


历史文化小知识O(∩_∩)O宰相一职的流变

晋朝:尚书令、录尚书事

南北朝: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副宰相)等

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内史省拟制文书,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这一中央机构形式为此后历朝所沿用。三省长官内史令、纳言、尚书令为宰相

唐朝:沿用隋制,以内史令、纳言、尚书令为宰相。后将内史省改名为中书省,三省长官改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左右仆射。为削弱三省长官权力,又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为与中书省、门下省长官共同处理政务)、同中书门下三品(意为与中书省、门下省长官平级)等亦为宰相


历史文化小知识O(∩_∩)O宰相一职的流变

五代十国:沿用唐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宋朝:开国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宋神宗改革官制后,定宰相为两员,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次相,另设副相四员,依次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南宋高宗时,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辽朝: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体系,分别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北面官体系中设北宰相府、南宰相府,辅佐军国大政。两府各设有左、右宰相,并设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相当于副宰相。南面官体系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而以中书省为首,主官为中书令,是该体系中的宰相,多由汉人充任,但其权力远不及北、南府宰相。

金朝:开国之初,设立相当于宰相的“勃极烈”四人,后以尚书令、左丞相、右丞相为宰相

元朝:中书令为首相常空缺,另设置平章政事为贰丞相,左、右丞相和参知政事为副相

明朝:内阁大学士


历史文化小知识O(∩_∩)O宰相一职的流变

清朝: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宰相   晋国   司徒   中书省   中书令   大学士   政事   侍郎   军国   丞相   内阁   尚书   门下   长官   历史文化   体系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