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作者|杨小米 编辑|燕子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01

我有一个好朋友,怀孕6个月了,她基本上没有什么孕吐反应,一直在职场工作。

前4个月,她忙完了一个大项目,很多合作部门的人都不知道她怀孕了。对于怀孕这事,她一直特别低调,她不想因为这事,让别人区别对待她。

但是有一个人,40多岁的中年男人,之前大家在一个活动上认识的,从另一个朋友那里得知她怀孕了。

只要我朋友发一次朋友圈,哪怕是工作相关的,这个人都会留言,问她怀孕的事。

这三条分别是:

“XX(朋友的称呼),啥时候做母亲?”

“XX,在家安胎休假?”

“XX,在安胎?”

第三次发完之后,朋友实在有点生气,不知道对方这是要干什么。

我建议她直接告诉对方,不要再留言了。朋友客气地表达了,感谢对方的关心,也强调了这是隐私,留言删除了。

对方回了一个表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朋友的留言

在我们传统里,怀孕前3个月不要说,从科学的角度,怀孕的前3个月是胎儿发展关键期,80%的意外都发生在前3个月,一般都是稳定了再说。

人家怀孕的事,都没有在朋友圈里公布,自然不想被关注,你要是关心,提醒注意身体,多少私信不能说?非要这么讨人嫌地在朋友圈里留言,大家还那么多共同好友,确实不合适。

微博曾经有个热搜话题,叫「最反感的微信好友」,上榜的几个选项有:长语音,不打招呼就来的语音电话,强拉别人进群。

我想,应该再加一条,缺乏边界感的朋友圈留言。因为看不到彼此,线上交流的时候,有时候会下意识忽略了两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关系。

线上交流,既是建立关系的渠道,也是破坏关系的契机。边界感,是个好东西。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02

对于这样的事,我更习惯了。

我和刘先生结婚后,一直没有要小孩,只要我发一件和他相关的事,一定会有人留言,说生孩子的事,一般情况,我都不回。

后来,有一个人留言,“可以生娃了。”

我运用学习的一些追问方式问了问她,“你为什么留言说这句话呢?我很好奇你想表达什么。”

她回复我:该添个人热闹了。

我继续问:那你表达这个是为了什么呢?

她说: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阶段啊。

我回复:这是我思考的问题,那你表达这个是为了什么呢?

她说:没啥。

在心理学工作坊上,老师经常这样追问,追问到搞清楚对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虽然她在我朋友圈里,我们并不熟悉,这几年都没有过交往。

这是不是像极了那些催婚的人,催你生孩子,催生二胎。既然你都不知道你要什么,那何必给人家添堵,还影响关系。

我通过这种追问方式,还获得了一些其他反馈,比如你有必要这样咄咄逼人吗?我这是为你好呀!

这就过分了,还给我扣一个不友好的帽子,打着“为我好”的旗号,绑架我。

现实中,这样的人特别多,其实,她自己未必明白这样说有什么不对,因为她对边界不敏感。

在她的模式里,也不觉得这是冒犯,如果没有觉察,很影响她的关系,或者她的边界被别人吃掉,都不知道如何丢失的。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03

边界感这事,本身因人而异,不同人的感知不一样。

这让我想起我刚上的一个心理学工作坊,是探索七种体型的性格与成长,导师肖然,然健康的创始人,他还曾是《创业英雄汇》等节目的特邀心理专家。

在课堂上,他做了一个实验,走到我的面前,离得比较远,我感觉挺舒服的,如果他再近一步,我就不允许了,我会感觉到压迫,但是其他学员,他可以走得很近,甚至碰一下都没有关系。

我是一个边界感特别强的人,当感受到对方要侵犯我的边界,我会很敏感地觉察,并表示拒绝。

我个人的观点,如果边界感非要定标准,要以守卫的人来定标准,毕竟侵犯别人边界不是一个必须的动作。

如果很熟悉彼此的边界,那你随便,都没熟悉到这种程度,就做一些冒犯行为,不太好。

就像我们俗语说的,交浅不言深。

我们毕竟处在一个关系型社会,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人,当我们边界被触犯,有情绪时,要学会正确地表达。

就像我朋友连续三次收到同一个人关于安胎的留言时,直接沟通,表示了拒绝,我想对方以后,就不会这样留言了。

如果还如此做,就可以删除好友了。

当我收到问我生孩子的事,我可以选择不回,也可以选择追问,那都是我的选择,当我们评价别人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对方可能表现得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要有一个信念,你可以自由选择,但为你的选择负责。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04

很多问题,我一开始也不是很清晰,比如边界感被侵犯如何处理,而是在不断学习中,更加了解自己。

我只要有时间,就会上一些心理学的工作坊,不仅仅因为我本身是学习心理学的,而是在课上,我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一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么痛苦?为什么遇到这样的事会愤怒?为什么那么控制不住自己?

慢慢地,我多了很多同理心,尝试去理解对方,也会把学习的方法用于生活和工作,我发现真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张地图,是有记忆的,它记忆着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可以看到人生经历、情绪、行为模式、家庭关系。

课堂上,有一些委屈型的人,这种人会自我攻击,总觉得自己不好,也容易抱怨。

有一些人,觉得别人都比自己重要,别人认可自己重要了,自己才重要。

这些行为模式,都会反馈在身体上,引发一些疾病。

肖老师问谁是委屈型的人?我开玩笑说:“我是。”

他说,你才不是,你都会直接表达了。

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带着这份觉察,真的改变了我看待世界和人的方式。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在课堂上,我遇到一个15岁的小女孩,跟着妈妈一起来的,和我坐在一起。她妈妈的一些问题,加上教育方式,影响她,她思考过很多自杀的方式。

还好,她妈妈已经觉察,开始解决自己的问题,她改变了,我相信小女孩会好起来。在课间,这个小女孩问我,姐姐,你能不能把你笔记发给我?

我说,等我回家整理好了,发给你,可能需要点时间。

没想到凌晨我收到两个字:总结。

我回复后,又收到两字:好的。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小妹妹和我的对话

没有多久,小妹妹又跟我要笔记,就一句话:笔记整理好了吗?我给她说了一个时间,把笔记发给她,就再也没有收到回复了。

我追加了一条微信:笔记收到了吗?

过了很久,她回复:收到了。

如果我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我第一反应,这个人真没有礼貌,你找人要笔记,不应该说“姐姐,我是谁谁,打扰你了,你的笔记整理好了能不能发给我”之类的?

人家给你笔记,最起码要说一句“谢谢”。

她都不懂如何交流,不过,她主动找我要笔记,用最生硬的话语,做出自己最努力的举动,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心疼。

我也没有拯救者情节,一定要帮她解决她的问题,但是我不想因为我的一些举动,把她的问题加重。我会兑现对于她的承诺。

“可以生娃了”,不熟悉的人在朋友圈催生

假如我像以前一样,这样的留言,大概率就不回了。她会如何想呢?她可能会觉得这个人真不行,或者没有报以期望,又或者继续追问。

但是很难发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哪怕现在,我依然觉得这样的方式是不礼貌的,可我没有生气,而是明白,那是她的行为,我可以选择我的方式。同时,我也看到她在主动求变,这是变化的开始。

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也明白,发现真正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当问题被看见,已经是改变的开始。

在不断学习时,我也在成长,对待问题,会看到不一样的角度。

就像我觉得边界被触犯时,我会说不。应对模式改变了,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安胎   都会   边界   朋友圈   小女孩   身体   好友   留言   妈妈   模式   关系   方式   时间   笔记   朋友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