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作者|珍情 编辑|燕子

01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格局不够大时,还是在二年前,对我说这话的是上级领导,当时我对格局的理解很抽象,就是碗“鸡汤”,所以领导这么说我时,我心里想的是:

“想忽悠我多干活多加班还不计较嘛”所以也就只是听听,工作还是照旧,做好自己的本职。

第二次有人说我格局不够大时,还是上级领导,只不过此时我已经换了一家公司,领导当然也换了,再次听到这样的评价。

我很疑惑地问领导,你口中的格局到底是什么,怎么样才是格局大,为什么你觉得我的格局不够大呢,可以给我举例说明一下吗?

领导说:比如你要多考虑团队整体的目标,多承担一些责任、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做好了,多帮帮同事等

后面思考了一下,领导觉得我格局小应该是觉得我没有多做事,超出职责范围的工作,我一般都是看情况看心情,我认为值得就去做,不值得我就不做,而领导肯定喜欢多做事的下属,不管是不是你职责内的,看到了就去做。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02

思考到这里,我似乎理解了领导说我格局小的原因,但我要怎么提升我的格局呢?我不想委屈自己为了讨领导喜欢,就去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的事,于是格局在我这就变成了一个问题,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应该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格局的人呢?

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开始关注了,就一定会有变改,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说,“同样是打工,一种人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一种人是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我思考着这句话,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把工作当事业对自己长远发展更有利,但实际行动中,我们很多人都是拿多少钱干多少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知行不合一的情况呢?

我得出结论,因为我们只是懂得了这个道理,并没有去思考别人是怎么总结出这个道理的。

选择用不同方式对待工作的是认知,前者看到工作的价值不止是钱,后者看到的工作价值就只是赚钱。

我又想起领导说我格局小,但这次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之所以看不到团队整体目标,之所以不愿做超出本职的工作,之所以不会积极主动帮同事,不是因为格局不够,是因为认知,在没有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前,即使我听再多把工作当事业的大道理,我都做不到。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一个只能从工作中看到薪酬回报的人,你让他多干活,就要多给钱,只有让他转换思维,从其它角度看到更多工作价值,他才能积极主动把工作当事业。

所以,那些把工作当事业做的人,不是他们比我们格局更大,更懂奉献。

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更多,他们发现工作中有很多机会,资源、平台,只要撑握了这些,自己就会越来越有价值 ,所以不管老板给多少钱,他们都把工作当自己的事业对待,因为他们的工作动力不仅仅是一份薪酬。

反过来如果你没有去发掘出工作薪酬以外的价值,你当然也不会积极地去做超出薪酬以外的工作,只有当你看到才会做到,然后得到反馈,才能持续, 这种反馈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精神的。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03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一个大学毕业生小胡,投了很多简历,最终进入了一家做食品的公司,成为一名仓库管理员。这份工作不是他理想的,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也许根本都不会考虑这样的工作,但是考虑到竞争压力和个人经济状况,小胡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

对当时的小胡来说,工作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能挣钱,其他的都无所谓。

在很多人看来仓管可能是一份对学历要求不高的工作,最初的时候小胡也是这样的思想,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小胡改变了这种想法。

刚进入公司小胡对很多产品都不熟悉,厂长就安排另一位老仓管带着他,在那段时间小胡慢慢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对公司的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

每天在下班之后,小胡打开电脑对着熟悉公司的产品,这个时候厂长都会过来问:“小胡怎么还不下班?”他的回答也很简单:“我想利用下班的时间快速熟悉产品,这样也能快速地上手。”

厂长听到这样的回答,笑了笑。他没有在意,小胡也没有放在心上,就当是领导一句嘴边的话。

小胡不聪明,他还觉得自己有点笨,但是他相信“勤能补拙”,连续半个月每天下班都去熟悉产品,清点库存,核对计算机上面的数据,快速地熟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他所做的一切厂长都看在眼里,后面厂长还跟小胡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及公司的创业历程,小胡听后内心深受感触,也非常感恩厂长的分享,表示后面要更加努力工作。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此后,小胡忙好自己的工作就会到另外一位仓管那里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甚至有时候还会进车间帮忙,一来二去,他也和公司的同事都熟络起来,也给同事留下非常不错的印象。

厂长见他做事比较认真,遇到一些工作因人手不够的时候也会安排他来完成,也就在那段时间,小胡学会了喷码机打印生产日期;学会了冷链运输的温度记录;甚至还带着一个小组和车间主管开起了对班。

对于很多抱着公司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的人来说,厂长应该给他涨了不少工资 ,不然怎么那么“卖命”,可实事是工作4个月里,小胡从没提过加工资的事,倒是厂长主动给他涨过两次工资,一共也就500块钱。(跟他所付出的完全不对等)

但是小胡看到的是,他遇到对的领导,这个领导能让他信服,心甘情愿跟着这样的领导,多做的这些工作不会白做,他在工作中也学到很多。

临近年关,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厂长当着所有同事的面宣布小胡成为公司的生产副主管,工资也直接翻倍。大家纷纷向他表示恭喜,而小胡却像个局外人似的。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04

会后他找到厂长问他是不是搞错了,厂长很坚定地回答他不会看错人的,并且说了他的看法:

1. 工作认真踏实,不需要别人督促,是抱着创业的态度来工作的,这点非常符合厂长的用人标准;

2. 肯学,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不断地学习,无论公司采购什么设备,都是第一个学技术的人;

3. 态度决定一切,虽然是打工,但是在工作的时候对自己做的工作负责;

4.工作的时候不谈条件,工资是干出来的,升职加薪是有了一定业绩之后的结果。

理想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做个优秀的人,工作是喜欢且有意义的,理想是清晰可实现的。

但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像小胡一样,没有读很好的学校,没有很强的家庭背景,没有很聪明的头脑,最后迫于现实找到的工作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对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甚至嫌弃的工作,既不想长期干下去,又找不到新的方向,感觉前途一片黯然。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继续工作的唯一的动力就是,可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这样的状态下连本职工作都不想做,怎么可能做到把工作当事业,你如果也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我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1.拓展人脉:只要我留心谦虚地跟业主交流,就可以了解到很多新的信息,曾有业主跟我分享买房的经验,让我省了几万块。

2.修炼心态:曾经我的心情被业主带着走,业主高兴我也高兴,业主礼貌我也礼貌,现在我的目标清晰,做个积极礼貌、专业真诚的好管家。(不管业主高不高兴我都要让他高兴,业主不礼貌我也要对他礼貌。)

3.学法普法:工作中处理很多事情会涉及到民法典、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不知不觉中也懂得越来越多,工作之余我也在学习这个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服务好业主的同时,身边的朋友也经常咨询我装修、收楼、物业费类的问题,我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给他们。

4.不以自我为中心:以前我只关注自己的目标,让所有人都要为我的目标服务,导致同事觉得我强势,现在我的目标是当个好“丫环”,把涉及完成目标的关键同事当“主子”,尽力配合他人,更贴心的用“主子”喜欢的方式节奏去推进工作,即完成了事,也照顾好人。

改变之后,我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 “不遭忌、不树敌,不争功”。

因为只想干好本职,我被领导说格局小,现在我还做一样的工作,但对工作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真的是思维一变,前途一片。

我们因见识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格局也不同,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作者介绍:珍情。要用文字分享我的工作、生活、家庭、健康、财务,给所有看到我文章的人带去正能量。

两任领导接连怒批我格局太小:别想忽悠我,到底是谁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格局   领导   本职   多少钱   厂长   薪酬   礼貌   业主   同事   熟悉   目标   事业   价值   旅游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