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作者|杨小米 编辑|燕子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01

我的律师朋友有很多,最早,我认识了一个律师朋友七七,跟着她学习了不少法律知识,加上自己开公司,劳动法和合同法等也要懂不少。

再后来认识了杨颖律师,这时,我已经拥有了对话的背景知识,自然就懂得多了。

还有其他几个律师朋友,大家聊天时,没有什么障碍。看来,根据一个人了解一个行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上一周,我去找好朋友施莉珏律师去蹭饭,我们的办公室离得不算远,打车20分钟左右。

他们有很大一块业务,是培训业务,2018年,我去上他们的法商课程,认识了她。

律师,擅长的方向,也不一样。

施律师主要是把法律和金融工具相结合,比如保险,她很擅长资产配置、私人财富管理,她还做很多企业股权等方面的案子。

她除了专业,还是一个特别有趣、好玩的人。

她是上海人,从小就在黄浦江畔长大,很懂生活,每次跟着她,都能吃到超级好吃的东西。

这次去蹭饭,吃了三虾面。

“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三虾面

然后,在她的办公室和她聊天,这个办公室视野真的很开阔,能够看到苏州河和黄浦江。

“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办公室外的风景

这个办公室是她去年疫情期间租下来的,签了3年,700多平,价位很是合适。

并且还有一个教室。她和我说,这里可以上课,以前上课找酒店,两天场地费很贵,而现在不用了, 一个月她开一场课,房租就出来了。

而江另一边的房租,要贵几倍,那就更没有必要了。

每次和她聊天,真的很有共鸣,就是创业者的思维方式,考虑投入产出比。

“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02

我还参加了他们内部一个会议,会上我知道,她和合伙人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被公司内部罚了3.1万了,这个钱用来请同事们吃饭和喝下午茶。

会议结束后,我问她,被罚这么多钱是什么原因?其中有一项,竟然是她在办公室讲上海话,讲一次,罚款1000元。

她给我讲,其实她躲过了几次,刚讲2个字意识到不对,马上改过来了。

在上海待久了,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就是两个上海人在一起,一定会讲上海话的,这样俩人找到了一个共同点,更容易拉近距离。

施律师也说过,她出去谈客户,如果发现都是上海人,讲上海话,更容易成交,对方也不会还价。

但是作为外地人,一时半会,听不懂上海话,当语言不通时,这种体验就不是很好。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在一个团队里,只有我一个外地人,他们在一起讲上海话,我听不懂,很抓狂。

但我脸皮厚,就提出了,希望讲普通话。同事们照顾我,只要我在,大家就讲普通话,我不在,他们就讲上海话。

这是遇到了很nice的同事,我也听过一些团队,人家才不管你是否听得懂。很多要强的人,就自己私底下偷偷学习。

“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这种现象,理性来讲,也可以理解,就像我是山东人,在上海遇到老乡特别亲切。

我也听不少朋友说过,公司里,交大、复旦等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同事,有校友情谊在,会更亲近一些。

施律师也是,团队里有不少上海人,他们不自觉地讲上海话,但是团队越来越大,同事们都来自五湖四海,非上海人更多一些。

合伙人提醒她,“作为老板,你在办公室讲上海话,容易影响公司氛围。”

她一想也是,她说话,有很多同事听不懂,有的人难免多想,不自觉地把自己划分出去了,会觉得我和你们不是一体的,老板是不是不接纳我?

施律师的工作风格,是雷厉风行那种,特别犀利,尤其在情绪不好时,飙两句上海话,对别人也是无言的伤害。

就这样有了这个规定,她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施律师是心态特别开放的人,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反思自己,还特别爱学习,我想这也是她能跨界,并做得很好的原因。

我看他们公司的很多规定,都是对老板的约束更多,我想,严于律己,才能更好地影响别人。

“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03

他们团队,除了律师团队,其他团队和我们公司一样,普遍年轻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想法很多。

83年的她,管理好这样的团队,真是挑战。

他们团队有一个00年的姑娘,是某明星的粉丝,人很灵活,工作又靠谱。这个明星代言过一款自热米饭,姑娘买了一堆放在了办公室。

有一天,中午她要点外卖,吃轻食,姑娘跑过来,说:“老板,中午,我请你吃饭,你吃我们家XX的自热米饭。”

施律师说:“我就想吃一个轻食。”

姑娘说:“你看办公室这么多,不吃就浪费了,你总不能看着浪费吧。”

施律师一脸无奈,中午就改吃了这个。

过了一会,她说:“老板,你看你朋友圈人也很多,能不能拜托你拍照,发一个朋友圈,宣传一下这个自热米饭?”

施律师一脸嫌弃地说:“我拒绝。”

施律师不会简单给姑娘贴什么追星标签,这姑娘不畏老板的权威,也是很厉害的,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施律师,在我眼中,有点可爱。她在做案子和讲课时,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攻击性很强、很犀利、很专业的人,亲和力少点。

事实上,在团队中,她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大家愿意跟她说真实想法,团队愿意沟通交流,我想就不会出大问题。

她和我分享,时代在变,以前适用于我们的那种强压的管理方式,对现在的年轻同事们已经不管用了。

年轻人,经济条件也很好,需要自由、尊重,我们要改变。

“我在办公室讲一次上海话,罚款1000元”

04

施律师,还有一点,她不给自己设限。她也深谙这个社会生存的法则,不僵化,会变通。

她有两辆车,一辆保时捷的帕拉梅拉,落地价135万左右,还有一辆宝马3系,30多万的车。

她喜欢戴手表,比如劳力士的绿水鬼等,反正我每次见她,戴的手表都不一样,她还有华为和苹果的运动手表。

有一次,我就问她,你为啥还保留宝马3系,那辆车是她执业不到2年的时候赚钱买的。

她和我说,其实保时捷的这款车停车挺麻烦的,但是她的客户,大都比较有钱,她的职业,也需要一些装备,人家看你的行头,加上专业,就不会还价了。

但是同学聚会,一定要戴运动手表,开宝马3系,她很多同学都在法院等机关,难免找人家请教一些问题,肯定不能装X。

还有,她去租办公室、谈一些供应商,也是穿得很普通,这样对方不会要高价。

很多时候服务的价格有一个标准,但标准之上,也有一个浮动范围,当然是,赚钱的时候多赚点,花钱的时候少花点。

不过,施律师说,这些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判断一个合作、一个人,需要多方面的,也不用太纠结这些。

每一个认识的人都是我的老师,近距离接触他们,总是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也透过另一个视角看世界。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保时捷   上海话   办公室   宝马   山东人   合伙人   上海人   米饭   手表   姑娘   团队   老板   律师   朋友   旅游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