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导语:6月17日晚9时20分许,一辆两轮将正常过红绿灯的我及朋友撞到后,快速逃逸。意外发生后,害怕与惊慌的我,无法冷静,镇定不了。但在救助路人报警无果后,我接下来的一连串果断自救的行为,将这场车祸伤害的后果,降到最低。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事发地点(事后在同样的时间段、同样的天气下拍摄)

事发经过

事发26天,我后脑勺重重落地后那“咚”的巨响声音,仍然不时回荡在我脑海。

  那是2020年6月17日21时20分许,我和朋友并肩行走,准备通过斑马线,到街对面。刚刚下过雨,路面湿漉漉的。时间不算晚,或许因了雨天,行人少,车辆也不多。

  我俩还没走到马路中间,突然,我仰面八叉倒地,后脑勺重重落地,发出“咚”的巨响。紧接,钻心的痛,袭满全身。我不由自主地闭了双眼,两手紧紧抱着后脑,喊:“唉哟哟,唉哟哟,我的脑壳,我的脑壳。”

  我头有病,一遇头有不适,就紧张。更何况,后脑勺重重落地。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你咋子开的车?”耳边传来朋友的责问。我这才意识到:我俩被车撞了。

  我睁开眼,瞧见人行道仍是绿灯。马路上的几辆小车,一动不动。

  想不起是怎么从地上爬起来。爬起时,捡起了摔落的眼镜戴上,手提包也捡起提在手里。

  朋友坐在湿漉漉的地上,手扶着左腿。只有我们俩人一站一坐在马路中间,肇事车已经不见了。远远的,一辆两轮边前行边回头观看。开车的人,身穿黄色外卖衣服。

  这时,斑马线的绿灯已变红,有车向我们开来。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在马路中间,不然,有可能造成第二次伤害。我俯身去扶朋友:我们移到路边上去。

  朋友摇摇头,说她动不了。

  心里异常的慌乱,害怕。灯光昏暗,路面湿滑,要是再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有行人围拢来,稍稍安心。人多,目标大,二次伤害的概率变小。我冲周围求救:快把我们报警,快帮我们报警。

  行人默然。我又大声问:“报警电话多少?”边问,边打开手提包,拿出手机。手机有些左右不平。摁开关,解锁,屏幕正常。

  有人答我:“122。”我不敢肯定,这号太陌生。我毫不犹豫地拔出一个号:110。手机显示是警匪报警电话,以我平时所了解,我心里异常坚定地确信:110可以解决任何紧急问题。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铃声响了两下,接通。女声。我已顾不上礼貌,冲电话喊:我要报警,我们在**酒店门口(一个有名的酒店)被车撞了,撞了两个人,车子跑了。

  说了两遍。我自己都感觉得到:我的声音颤抖、慌张、害怕。但我异常清楚,地点、车祸、逃逸,一定要表述清楚。

  电话那端安慰我:你不要害怕,慢慢说。在她的询问中,我又重复了一遍地点,车祸,逃逸。她问我,要不要叫救护。我低头向朋友重复她的问话,没等朋友回答,我说,要!

  报完警,朋友在马路上坐了一会,才在行人的帮助下站起,一拐一拐地挪到路边。

  到路边,我又打了两个电话。一个给家属,告诉他被撞了,已报警,快去学校接娃儿;一个给122。说了地点和被撞2人后,交警说110已经告知。

  朋友说头晕。我把手提包放地上,扶她坐提包上。朋友状态越来越差,头靠在我肩上,虚弱无力。

  围观的路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指责肇事车,说要负全责,人家(我们)是绿灯过马路。

  交警值班电话进来,急救中心电话进来。我右耳失聪,现场又混乱,心里着急,多数时候,我是听不清电话那端在说什么。有一次,我实在听不清,把手机给围观的人,帮忙接听。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很快,120救护车来了。我侧头看朋友,昏暗的灯光下,她脸色和嘴唇卡白,没一点血色。医生来到面前,我说,她脸没一点血色。

  一个医生手一搭朋友左手,当即说:“上液体。”后来得知,当时医生检查不到她的血压和脉搏跳动。到一步之遥的医院后,她血压异常的低,还有恶心的反应。

  朋友挂上液体后,救护车把我俩送到就马路对面的医院。先急救朋友,氧及监护仪全上,隔几分钟便用电筒照她眼睛、测血压;稍后,检查处理我的伤。我头上一大血肿,火辣辣的痛。医生让冰敷。两三个小时后,朋友脸色、血压等恢复正常,我头部疼痛减轻。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事后才知,我俩是被一辆两轮撞了。朋友当了个正面,两轮直接撞上她。被撞后,她当即坐了起来,质问那人(男)是怎么开的车。肇事者问了句“你咋个了”,就骑车跑了。朋友见他跑,想起身追,才发现动不了了。

  车是从我们左侧撞来的。朋友当了个正面,直接被撞了。肇事者停了车,问了句“你咋个了”,就骑车逃跑了。肇事车是辆两轮车,具体是摩托还是电瓶,朋友没看清。我更是,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被什么车什么人所撞。但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两轮是从我们左边撞向我们,我怎会仰面倒地。

我的慌乱害怕相反,事发时,朋友很镇静,一点都不怕。她说我扶她的手,一直都是抖的。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意外发生后,第一时间自救。

  车祸发生后,肇事者逃逸、路人沉默,这个时候,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必须果断自救。作为一名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中的受害者,自认为当时自救的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

  1.迅速离开危险地段,避免二次伤害

  《医学杂志》2013年10期上刊载的论文《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17例分析》中,二次损伤一般是在夜晚或路面照明条件或能见度低时发生,17例案件中,发生二次事故14起,发生三次及以上3起。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一起二次伤害事故

   我倒地后,剧烈的疼痛让我双手抱头,但我很快意识到,我倒地的位置,在马路中间。我迅速爬起来,想和朋友快点离开危险地带,以免天黑路滑,造成第二次伤害。当时我虽然慌乱,紧张,害怕,但是我心里是有万千念头在转:怎么把她挪到路边。当看到有好几个路人聚集过来时,我稍感安心:目标变大,第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变小。报完警,在路人的帮助下,我们还是迅速地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我的心也终于安定下来。

  可见,意外发生后,人员撤离现场避免二次伤害,最关键!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2.立刻报警,得到及时救助。

2020年7月10日-12日的今日说法,讲述的也是一列双轮撞人后肇事逃逸。受害者被撞后似乎无恙,还有自行行走,谁知,走过一段路后,倒地草丛里,死去。这就是没有立刻报警和及时呼叫急救车造成的严重后果。

  朋友被撞后,当即就坐了起来,还清醒地责问对方,一切都显示,她的伤情不严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她先是站不起来,后来是头晕,头晕越来越严重。从拔打110到急救车到,也不过10来分钟。医生来时,已经测不到朋友的血压。如果不是报警及时,急救车来到及时,医院近在眼前,朋友的伤情会如何发展,后果真的是不敢想像。

  发生意外,慌乱、害怕、紧张都在所难免,都是人的本能反应。但是,不管如何,都必须毫不犹豫的立刻报警和叫急救车。否则,后果怎么,谁也无法预料。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3.通知家人,简明扼要。

很多人,出了意外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家人,第一个通知的也是家人。这没有错。但在顺序上,还是应该在离开危险区域、报警后,再通知家人。通知家人,也要简明扼要,说清具体地点能让家属找到就行了,以免耽搁和影响急救中心、值班交警打来的电话。那晚,我打给家属的电话,通话记录仅26秒;打给朋友家人的电话,也只有几句话,通话时间也很短:“我是某某的朋友,我们在***被车子撞了,报了警了,救护车来了,是***医院。”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车祸带给我的启示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启示一:交警们是认真负责的。

因是两轮,又无牌照,查找起来非常困难。我俩对查获肇事者都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没想到,在我们没有催促的情况下,距车祸发生时间不过60个小时,警察便将肇事者查获。后来我们双方去交警大队协商时,面对我们的赞扬,办案民警很是低调,实话实说:“没你们说的那样神奇,也就是运气好。你们运气好,我也运气好,把他给逮住了,也有怎么努力也破不了的案子。”

  在一些报道或听说里,总会听到交警的一些负面消息。但这次交警认真负责、主动作为、及时破案的行为,让我们感动。换个角度思考,谁愿意手中的案件久拖不决、一天到晚被受害人纠缠呢?我相信,多数办案人员,都希望案件能够快查、快结。对办案人员多一分理解和信任,就是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和信任。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启示二:不是所有的指认都是“讹诈”。

近些年来,一个个案例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不要扶”“不要救”。但是,从我的亲历来,不是所有的指认都是“讹诈”。

  当时,我爬身起后,望见一着黄色外卖衣服的双轮边回头边离开现场。我下意识地以为,那车就是肇事车。在报警时,110问我肇事车辆是什么车往哪个方向开去时,我笃定地说,是送外卖的车,往南门桥方向开去了。后来,经朋友及路人证实,肇事车是往反方向去了,我指认的那辆车不是撞我们的车。

  之所以我会错误指认,是因我根本没看到撞我的是什么车,第一时间发现有车离开,便想当然的以为是肇事车了。这让我想起小品《扶不扶》,更想起其他新闻曝光的那些做好事的人被错定为伤害人的委屈。或许,这当中,便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看清伤害自己的人,反应过来后,下意识地以为救自己的人或跟前的人,就是伤害自己的人。这是无心之过,是人的下意识反应。事件经过调查,终回揭开事实真相。社会不要过于谴责当事人,当事人也应及时纠正自己的误指错指。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启示三:做个热心人。

当某件事件出来后,网友往往会凭一张图片、一个视频去指责或谴责路人的冷漠与见死不救。过去,我也常这样。

  通过这事,我从理解了路人的旁观行为。我被撞那一瞬间,真的不知是被何车何人所撞。肇事者逃逸后,我想当然的以为我看见的那车是肇事车;如果当时正好有路过的两轮车停下救助我,我也可能以为这车是肇事者。“被讹”事件发生多了,人们会下意识地吸取教训,选择旁观。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今后,我不会再责怪那些旁观的路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人的本能所使。但是,正因如此,我对那些不怕“被讹”的热心人,内心不自禁地对他们升起崇敬之感。是他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他们,让我们的社会有温度;是他们,彰显人性的伟大。

  因而,意外发生后,我加了一个公益组织,我希望,自己不仅在网络是个热心人,现实中也能做个热心人。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启示四:不要原谅肇事逃逸者。

撞我们的肇事者,被抓获后,主动上门认错、赔礼。肇事者面相憨厚,一直恭恭敬敬,不管我和朋友说什么,都是边鞠躬边说:“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你们,是我对不起你们。”也没多话,反正就反反复复就这几句。

  对我们提出的赔偿项目和金额,也没有丝毫异议,只是不停地说“家里条件差,没钱,付不起”之类的话。看肇事者的样子,“家里条件差”应该是句实话。但是,没钱,不是不承担责任的理由。我说:发生这样的事,谁也不想,你不是故意,可以原谅;出了事故一时惊慌,出于人的本能逃跑,也可以理解,事后后悔内疚,主动自首,也是可以原谅。如果你没被抓获,你肯定还在暗自高兴。想想那晚,如果不是我们自救,医院又近,那天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本无法想像,后果也是你承担不起的。因而,我是不会原谅你的,你再没钱,该的责任、该的教训,必须承担。

  其实,肇事者的恳求,我心软了无数次。但是,我始终告诉自己,这样的人,不值得原谅,不能原谅,一定要他用钱买个深刻的教训,以免今后再害人。对坏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残忍。

亲历: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

这次事故带来的教训与经验

1. 做错事要勇敢面对。

我相信,肇事者不是故意要撞我们的,但他肇事逃逸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而且逃逸后受到的惩罚更重。这次事故中的肇事者,被抓获后,不仅承担了我们的全部医疗费用和相关损失后,还面临交警部门的罚款等行政处罚。前天《今日说法》报道的《意外发生之后》案例,逃逸者不仅民事责任免不了,还将面临刑事责任。

2.平熟记亲人的电话。

现在手机方便,许多人都不会记别人电话,要打电话时,查下名字就出来了。这种习惯在平时,没有任何问题。但在紧急状况下,就很麻烦了。当时朋友头晕,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她仍然清晰的记得她姐姐的电话,她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念出,我当即拔通,号码准确无误。因而,平时应熟记两三个紧急联系人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以紧急情况下急用。

  结束语:经历一场交通意外,百感交集。发生意外后,肇事者逃逸,无人帮助,这时,一定要冷静,不要慌,要马上采取措施自救。自救的第一紧要,是毫不犹豫地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避免带来二次伤害;自救的第二紧要是叫救护车,不管自我感觉伤情如何,也必须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救治。

  最后,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愿大家,都平安、快乐、幸福。

我是@折了又折 愿意向您分享更多的感悟。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双轮   意外   发生   急救车   肇事者   下意识   交警   路人   车祸   启示   害怕   家人   医院   电话   朋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