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爱情、中年的发疯

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晴

这几天我又重温了一下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它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

故事讲述渡边与直子、绿子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一边是渡面念念不忘直子,一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

这也是一本“青春物语”或是“成长小说”,他包含了所有青春的元素。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因为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难忘的。感情与孤独、活泼与感伤、追求与失落、坚定与彷徨……

故事中主人公渡边的几个朋友和恋人直子相继自杀去世,活生生的年轻人刹那间说消失就消失了,花儿还没有完全开放就凋零了,他们的青春就永远固定在那个迷茫的年龄,这本书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同时又给生者留下只有通过死才能学到和体会的东西,死其实就在我们生的每一个瞬间。

看完本书我觉得莫名伤感,爱情永远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故事中的永泽是游戏,直子是逃离,绿子是抗争,渡边是调和。无论是绿子直爽潇洒的爱情观,还是渡边充满责任的爱情,都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个体对爱情的不同理解,接近生活,也很亲切,具有代入感。村上表达出的爱情是平等的男女关系下的自由恋爱,纯真又不失责任。



青年的爱情、中年的发疯




这本书我很早就读过,当时真的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觉得书中的人物精神似乎都有些异常,每个人在病态的精神世界里艰难地跋涉着。以至于在多年后的今天重新读完这部小说才知道它原本就是讲的青春期的爱情故事。如今在人到中年的我看来,爱情不过是把年少轻狂的人变成疯子而已,爱情来临的时候失去基本的辨别能力,失去自我,低到尘埃里。而有的时候因为对爱情的绝望,甚至让年轻的生命骤然消失。

可能人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爱情观,以前我也曾认为世间有纯真的爱情,它是人生中唯一让人轰轰烈烈、不死不休的情感,然而四十岁以后,在现实中历经沉浮,才发现爱情真的是很奢侈的事情,是年轻人可以为之偶尔发狂的事情,却不是中年人能够真正拥有的。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几乎每天都在为生计、为家庭、为孩子而苦苦打拼,不断向着梦中的地方前行,我们似乎没有了自己,我们身上的担子太重了,房子、车子、票子像大山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起来,无法让自己放松下来好好去享受生活。早已没有闲情逸致去理会青春时期憧憬的模糊而凌乱的爱情。人到中年,没有了发疯的爱情,但有发疯的生活。



青年的爱情、中年的发疯




特别是这个年纪对于知识欠缺感到特别恐慌,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一个世纪以来,新的信息以每年66%的速率在增长,大数据时代将开启一个“你不知道”的新世界,而医学知识更是丰富,发展极为迅速,哈佛大学医学院有句名言:你现在学习的知识在毕业后将有一半是错的,但可悲的是,你并不知道哪一半是错误的,今天先进的知识,明天就是落后的;今天正确的技术,明天就是错误的。

我也一样,也是人到中年,又是学医的,也紧绷,也慌张,也想每天学点新东西。我一直有一个噩梦,就是害怕突然有一天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怕有一天突然遗忘曾经发生的一切,就像那些不会使用手机支付的老人,他们也没做错什么,但突然就被时代抛在身后。

因此,我才坚持写日记几年了,就是希望当我老去,如果有那么一天一切都变成了空白,如果我还能识字,我想至少可以晒着太阳,看着曾经写下的文字,回想起那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故事。



青年的爱情、中年的发疯




人到中年,只要对美好生活还有一点盼头,谁的心里没点慌张呢?全家老小都还指望着自己,房贷、车贷、教育、养老,里里外外的开销。若非特别有钱的极少数人不为生计担忧,大多数人总觉得现实每天都在身后挥舞着鞭子。自己不能生病、不能懈怠,总之,做为顶梁柱是不能垮掉的,一旦自己倒下,整个家就倒下了。

就算有的丁克家庭不要孩子,父母无需负担,也还总有些想实现未实现的梦。然而自己心知肚明,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已在走下坡路,再怎么奋斗也不可能成为精英或者进入上流阶层,明明知道人生可能就这样了,大器晚成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人,我们在中年前还未能实现梦想,那么也就只能做梦了。然而,时间流逝又像开了加速器,一天比一天快,就越发焦虑,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个声音:再不做点什么就真的来不及了。

可是,我天天学习也只是获得知识本身。但是,依然无法缓解自己的焦虑,对于自己没能坚持不间断的学习而后悔、焦虑。然而,海量的信息会掩埋知识,而大量的知识可能摧毁智慧,知识多的人不一定拥有智慧,知识少的人不一定就没智慧。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不是获取,而是舍弃,舍弃不必要的知识也是一种智慧。

这发疯般的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焦虑,对自己能力下降的一种恐惧,对知识的一种无休止地占有,越是这样越会感到焦虑,因为这世界上的知识是获取不完的。人到中年是依然要学习,但是,也不能为此而焦虑。需要我们放下一切功利的东西到大自然中去看“万紫千红总是春”,去看“万条垂下绿丝绦”,去看湖中的鸳鸯戏水,去看梅花、桃花、樱花、玉兰尽情开放,去感受花儿的清香,感受春姑娘的脚步,感受春天无处不在的美丽。

青年的时候不懂爱情,却“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年的时候懂了爱情,不再为爱情发疯,却被生活逼得焦虑、发疯,这个时候就需要走出去,在无限广阔的空间寻找美的事物,寻找天地之间的大美,不要局限于自身的悲伤与忧愁,就像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而不敖倪于万物”,这才是中年人应有的状态。



青年的爱情、中年的发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村上春树   爱情观   爱情   人到中年   慌张   念念不忘   生计   焦虑   感伤   中年   智慧   能力   精神   青年   青春   知识   旅游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