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大鱼大肉的法式酥盒,都是耍流氓

不加大鱼大肉的法式酥盒,都是耍流氓

从法式酥盒到棺材板

文 · 魏水华

有一次去吃必胜客,女伴点了一道新品“法式酥盒”。端上来一看,精巧的酥皮被围城一个个小圆柱,里面填充着奶油和草莓碎,顶上放着一颗草莓作为装饰。拿刀叉切开,芯子里的奶油不稀不稠,慢慢地流出来,很是赏心悦目。

女生总对漂亮的食物没有免疫力,一块入嘴之后,兴奋地说:“这酥盒香香甜甜的,真好吃。”无奈我这人太轴,没有借坡下驴地接话,而是很煞风景地说:“你还没吃过真正的酥盒。”

我所说的真正的酥盒,当然是法餐大厨亲手做的。那是一位为了爱情来到中国的小伙子,曾经在巴黎一家星级餐厅工作,他的太太,也就是曾经在餐厅厨房里为他打下手削土豆的中国留学生小姑娘,某次班门弄斧,为他炖了个五香牛肉之后,就彻底俘虏了这位阅美食无数的帅哥的胃,让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生活。

这故事听着太浪漫,颇有点电影《米其林情缘》情节的影子,所以因工作认识他们两口子伊始,就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法国帅哥很热情地邀我去他家做客,并下厨为我做了几个家常菜,鸡蛋饼、脆芭菲、烩鱿鱼,都是地道的法国味道,但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道法式酥盒。

烘焙在国内还没流行起来的岁月里,目睹老外亲手做油皮、烘烤酥盒,无疑是一件很有观赏价值的事情。看着一层层的起酥被精心刷上蛋液,再送进烤箱造型,忽然就觉得这已经是一件艺术品,相形之下,我们炒锅翻飞的技艺实在是太糙了点,难怪中国大陆到今天都没有米其林餐厅。

做好了酥皮,就是烩馅料。那次做的是海鲜陷的,大虾开背、贻贝斩断、鳕鱼切粒,先用洋葱和白葡萄酒小煮几十秒,然后加入大量奶油、黄油、肉桂,大火收汁变浓。最后把奶油海鲜汁小心浇入酥皮中,再用罗勒叶点缀,就大功告成。

不加大鱼大肉的法式酥盒,都是耍流氓

我们边吃边聊,法国帅哥告诉我,法式酥盒是不能切开吃的,因为酥皮是淡的,汤汁是浓的,一旦汤汁流失,失去了酥皮与馅料的配比,入口就会失衡。所以好的酥盒应该是按照食客嘴巴大小,量身定制成恰好一口一个的。高档法餐厅厨师都会在烘烤酥盒前,与食客交流,同时观察食客的嘴巴尺寸,保证酥盒的大小合宜。我依样画葫芦,一口吞之,果然美味。本来略嫌浓郁的汤汁,被不施油盐的酥皮浸润中和,变得丰富而恰到好处。如使用天秤砝码一般妙到颠毫的配比,才是法餐的精髓所在。

再后来,我又吃过很多次法式酥盒,都没有初遇时的惊艳。甚至有餐厅往酥皮里放盐提味的,简直不可思议。至于那些淡而无味的水果馅,只能称为水果派,和酥盒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真正的酥盒馅料,要么浓郁的海鲜、要么扎实的牛羊肉,不是大鱼大肉就没法衬托酥皮本身的清淡香甜,其实,这与中国人的面条配炸酱、清粥配酱菜是一个道理。

有一年我在台湾,慕名尝试了宝岛人民引以为傲的小吃之一——棺材板。油炸的厚土司挖空,填入牛奶勾芡的鸡杂碎,居然从此味中尝到了久违的法式酥盒的味道。鸡杂香浓、芡汁与牛奶的组合可以模仿出奶油版绵密的感觉,有人说棺材板本就是被酥盒的做法启发,难怪在小吃遍地的台湾街头还有如此市场。

听说四川雅安有一道菜:酥盒回锅肉。是把锅盔烤制起酥后,中间加入川菜之王回锅肉,想必也有法式酥盒的风味。当初我路过雅安,未能吃上,至今引以为憾。有机会一定要补上这一课。

出品 | 食味艺文志(微信号:SWyiwenzhi)

作者 | 魏水华(微信号:qyqy11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法式   大厨   雅安   鸡杂   回锅肉   大鱼大肉   耍流氓   法国   台湾   食客   棺材   奶油   中国   浓郁   海鲜   餐厅   帅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