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在2020年的国内旅游榜单上,长沙成为新晋网红,那里有茶颜悦色与文和友,更有千年不朽的辛追夫人。今天,我们就从湖南谈起。

湖南博物馆

湖南博物馆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23年(1897年),郴州学会组建郴州学会博物院,后随戊戌变法的失败而夭折。1956年,湖南省博物馆以建设“地志性博物馆”为目标,在长沙西北的烈士公园落成开馆。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1972年至1974年,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湖南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千件精美的文物和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的发现与出土,让湖南博物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如今的湖南博物馆,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设有“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常设展览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马王堆汉墓陈列专题展

在湖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历经2000多年而保存完好的辛追夫人遗体早已天下闻名,就不赘述了。这里推荐另一珍品“素纱蝉衣”,也是马王堆文物的代表之一。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素纱蝉衣出土于辛追墓,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之作,展现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参观地址:长沙市东风路50号

江西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赣博的藏品总数近6万件(套),特色藏品包括如新干县大洋洲出土商代青铜器,贵溪崖墓出土东周漆木器和原始瓷器,明代藩王墓出土文物,历代陶瓷器,江西名人书画。作为曾经的红色摇篮,江西近现代革命文物也是重要的展品。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在赣博的常设展览中,不容错过的当属《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江西既是世界陶器的起源地,也是中国瓷器重要的发源地,千年瓷都所在地。在这个主题展中,能看到从远古、先秦直至明清时代,陶瓷在中华大地的产生、发展和精华。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总体来说,赣博算是省博物馆中比较默默无闻的一个。但是!2011年,海昏侯墓的惊世大发现让赣博回归一线。海昏侯墓内共出土文物达1万余件(套),也成为很多人去赣博最期待的展品。

不过在去年9月,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在南昌开园,海昏墓的出土文物陆续转移至遗址博物馆存放和展示,想看的朋友记得要从江西博物馆移步去遗址公园哦。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海昏侯墓文物已经移至遗址公园

参观地址:

湖北博物馆

湖北博物馆坐落在著名的武汉东湖风景区,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现场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在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首推越王勾践剑。它于1965年出土自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是我国的一级文物,也是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春秋末期,吴越地区铸剑的水平远远超过中原诸国,越王勾践剑更是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

越王勾践剑的剑身满饰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纹饰,造型高贵、典雅,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

湖北博物馆的另一镇馆之宝就是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这是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国君曾侯乙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它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是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级的珍贵文物。

参观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福建博物院

在网上搜索福建博物院资料的时候,发现风评一般。再去官网看了,确实连网站也是做得差强人意。福建博物院坐落于福州的西湖公园,我自己去过,面积很大,包括7个基本陈列展厅和6个临时展厅。然而展览的部分,可看度不高,精品基本都在常设展览《福建古代文明之光》。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在闽博的很多文物都与中国的海上贸易史紧密相连,例如著名的“唐波斯孔雀绿釉陶瓶”。陶瓶出土自福建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妻刘华墓,共3件,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孔雀蓝釉类器物。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这3尊陶瓶分别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福建博物院收藏,其中福建博物院的藏品品相最好。

无论从釉色、造型还是纹饰,此类陶瓶都从未在我国此前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过,所以被认为不大可能是我国古代窑口的产品。

后经研究,专家普遍认为陶瓶的产地应是西亚的波斯地区,时代为公元9世纪前后。因此,这尊陶瓶也成为研究福建乃至中国海上交通及贸易史的重要文物。

参观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96号

广东博物馆

广东博物馆是广东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坐落在珠江新城的中心区,毗邻广州歌剧院、中央林荫大道,离广州塔“小蛮腰”也不远。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粤博的建筑造型很特别,第一次看到时,我很好奇其外观上特殊的凹凸起伏。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原来这种巨型悬吊式钢桁架结构的设计思路源于广东传统的工艺品象牙球。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象牙雕刻是广东传统的手工艺

粤博的藏品总数有17.27万余件(套),以广东出土文物与金木雕、端砚的收藏最为丰富,也最具地方特色。近年来,也尤其注重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民俗文物的调查征集。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极具当地特色的番禺龙舟和猎德龙舟

在粤博丰富的端砚收藏中,一款“千金猴王砚”堪称镇馆之宝。猴王砚以端石中最名贵的老坑石雕刻而成,砚中集合了鱼脑冻、 胭脂火捺、 微尘青花、 玫瑰紫和金线等众多名贵石品。

此砚中的鱼脑冻独一无二, 天然呈现出一只猕猴形象,猕猴形“鱼脑冻”被完整地保留在砚堂中。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相传这款猴王砚是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的顾问何氏请名匠打制。抗日战争时, 何氏后人将猴王砚卖给了古董商, 后又转到汪精卫之妻手里。日本投降后被接收大员掠夺,再落入私人手中。

1951年,猴王砚被卖到了广州文物店,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先生得知后从文物店买下此砚, 再转让给了广东省文管会收藏,后被粤博收藏,才正式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

国家宝藏:31家省博物馆大盘点(4)

广东是端砚的故乡,因赏用兼优,端砚被誉为“四大名砚”(端砚、歙砚、红丝砚、澄泥砚)之首。粤博现藏有端砚1000余方,时代上启唐宋,下至当世,感兴趣的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参观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东路2号


不知不觉,已经写完了19座省博物馆,有些如雷贯耳,有些颇为陌生。然而在资料查询中,不断地发现着各种珍贵的藏品和有趣的故事,有时候我甚至情不自禁地“哇哦”出来。

最近,不少景点出于疫情的考虑而宣布关闭,博物馆目前大多还正常开放,简直就是春节的假期之光,让我们逛起来吧!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赣江   猴王   博物馆   端砚   马王堆   汉墓   出土文物   博物院   江西   湖南   福建   藏品   广东   宝藏   中国   文物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