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自己的城市旅行(37)


深圳:在自己的城市旅行(37)

深圳黄昏的彩虹(图片为原创)

(我是@法语朱老师,从1993年开始坚持写作。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你点赞、转发、留言,非常感谢!)



目录

第一篇:在华强北抚摸深圳的肌肤

第二篇:许久不见莲花的美

第三篇:莲花山--回到童年,回归简单

第四篇:莲花山--一个春日,静听鸟鸣

第五篇:莲花山--惊起蛙声一片

第六篇:柠檬桉香气里的笔架山

第七篇:笔架山:绿色海洋里的一尾鱼

第八篇:笔架山--徒步寻访春天

第九篇:深圳新图书馆让这个城市变得柔软

第十篇:在图书馆里消磨长长的暑日

第十一篇:购物公园的免费画展

第十二篇:晃悠在福田中心区的夜晚

第十三篇:少年宫:音乐飞扬的浪漫夜晚

第十四篇:福田中心区:在油润的月色里行走

第十五篇:下梅林:碳烧生蚝里的怀旧之旅

第十六篇:充满故事的梅富村夜市

第十七篇:即将消失的岗厦城中村

第十八篇:新洲村:老井、古屋、大榕树

第十九篇:妖娆的购物公园和市井的新洲村

第二十篇:灯红酒绿上下沙

第二十一篇:行走荒凉的梅林二线关

第二十二篇:下梅林:正月十五的街头山歌

第二十三篇:景田南:耳朵里的热闹世界

第二十四篇:景田南:像露水一样蒸发的小菜场

第二十五篇:景田南:小小地产中介的梦想

第二十六篇:景田南:小文化广场上的城市表情

第二十七篇:景田南:一个乞丐和他的狗

第二十八篇:景田南:我的新食堂

第二十九篇:在香蜜湖的灯海里感受宁静

第三十篇:红荔西路:清新雨后,走在花香和鸟鸣里

第三十一篇:世界之窗:万圣狂欢夜后的狼藉一片

第三十二篇:晚风正好,行走在蛇口的闲逸里

第三十三篇:五月十六,红树林那轮明月

第三十四篇:红树林:南洋楹上玫瑰红的落日

第三十五篇:华联大楼钟声——越来越微弱的城市记忆

第三十六篇:东游西逛南园路扫街记(一)

第三十七篇:东游西逛南园路扫街记(二)

第三十八篇:东湖公园:喧闹与静寂

第三十九篇:细雨下,大芬村的半日闲情

第四十篇:塘朗山:一城灯火繁华

第四十一篇:凤凰山:一片叶子和蝴蝶的禅意

第四十二篇:马峦山:山风、鸟鸣和溪水

第四十三篇:工作在大亚湾核电站的日子

第四十四篇:偷得浮生半日闲(1):回到核电站

第四十五篇:偷得浮生半日闲(2):行走大鹏所城

第四十六篇:在地铁一号线

第四十七篇:最后一班地铁

第四十八篇:大剧院地铁站通道里的芸芸众生

第四十九篇:流浪歌手艾力

第五十篇:地铁口的小市场

第五十一篇:黄昏的萨克斯

第五十二篇:临时屋里的人们

第五十三篇:在疯狂奔跑的城市里过缓慢的生活

第五十四篇: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第五十五篇:隔壁那家的烟火和声音

第五十六篇:在深圳最雅致的事情

第五十七篇:在声音和气味里感到温暖

第五十八篇:走在2006年最后几天的阳光里

第五十九篇:2007年新年的烟花如雨

第六十篇:道不尽那呜呜哑哑的苍凉

第六十一篇:冬天的一角阳光

第六十二篇:大药房前的体重秤

第六十三篇:那些我们离不开的陌生人

第六十四篇:莲花山:去闻花香

第六十五篇:挑篮卖菜的女人

第六十六篇:景田南:被拆掉的菜市场

第六十七篇:景田南:两条被遗弃的狗

第六十八篇:北环天桥上卖菠萝的小伙子

第六十九篇:地铁里的T台秀

第七十篇:雨天,陌生楼群里温暖的光

第七十一篇:深圳的三月:诗意混乱的符号

第七十二篇:住在临时工棚里的人们

第七十三篇:莲花山:两个驴友

第七十四篇:莲花山:美丽异木棉树上的八哥

第七十五篇:在Z公司教法语的日子

第七十六篇:Z公司草地上一群小星星

第七十七篇:景田南:公用电话亭里的百态人生

第七十八篇:再见,深夜的猪脑汤

第七十九篇:五月的黄叶满地

第八十篇:六月的阳光凶猛

第八十一篇:一条狗,死在大街上

第八十二篇:真实记录——内衣专卖店五彩众生相

第八十三篇:我的自由职业生活

第八十四篇:在路上寻找最好的自己

第八十五篇:什么声音代表你的城市?

第八十六篇:深圳的春天

第八十七篇:叶子落了,叶子长了

第八十八篇:煮毛豆

第八十九篇:不慌不忙

第九十篇:五个深圳年轻人的十年后

第九十一篇:日语老师阿J

第九十二篇:真累,一天上课七小时

第九十三篇:昨天,我给十个小孩子上法语课

第九十四篇:我的第三个暑假班开工了

第九十五篇:漫长得像没有......的日子

第九十六篇:像海芋那样有夏天的味道

第九十七篇:顶楼

第九十八篇:过了十年,我又回来了

第九十九篇:教室里的一只小虫

第一百篇:楼梯间的钢琴曲



第九十八篇:过了十年,我又回来了

十年前,我从核电站辞职,因为这里的工作语言是英语,我的法语长期被弃置一旁。

没想到,十年后,我又回到了核电站。不过,这一次,我不再是外事办的文员,而是核电站请来的法语老师。

中广核在全市范围内挑选法语老师,经过一轮又一轮试讲和试讲后尽乎刁难的残酷盘问,经过打擂台赛一般激烈的竞争,我最终胜出,被中广核选为法语老师,我将为这家公司马上去法国工作一两年的工程师们培训法语。

我所在的A培训中心非常重视这个大单,他们专门为我配了一台面包车,来自四川的司机老陈准时开车来接我。

一周三次,我坐着面包车跑到一个多小时之外的大亚湾去上课,上完课已经快晚上十点,我还要坐着车赶回来。

每次从大亚湾返回,我路过大海边的点点灯火,依次要穿过十个隧道。我偶尔和司机老陈聊聊回锅肉或者麻婆豆腐最地道的做法,再抽空打打盹,到家时已经是十一点了。在广核上三个小时法语课,花在路上的时间也是三个小时,真的非常辛苦。

生活本身就是最精彩的剧本,整整过了十年,我又回来了。这感觉真奇妙。大亚湾的变化很大,我再也找不到当年住过的宿舍楼。我的学生们说,原来那些老宿舍楼早就被推倒了。放眼望去,如今全是色彩漂亮、设计简洁的新宿舍楼,排在大海边。

我问他们:“住在无敌海景的宿舍里,感觉不错吧?”他们却面无表情地说:“大海都看腻了,一点感觉都没了。”

我当年离开的时候,核电站刚刚浇铸了第一罐混凝土,现在,两个堆早已投入了商业运营,正在新建的两个堆2010年也会发电了。

当面包车经过那几个巨大的圆包以及旁边天蓝色的汽轮发电机厂房时,我就像在看着失散多年的孩子,当年,我为它辛苦地工作过,但并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等我再见到它时,它已经长大成人,面目全非。

我站在豪华明亮的教室里,面对着四十来个穿着格子或者条纹衬衫戴着眼镜的工程师们,向他们一遍遍地重复着最简单的发音。

我看得出来,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在学习,经常皱着眉头说:“老师,我们记不住,请讲慢一些。”我用三个小时只教六句话,他们还是记不住,我不知道还应当怎么慢下去?

星期天全天我都要待在大亚湾,上午下午都有法语课。教室大玻璃窗正对着无垠的大海,每次讲课的间隙,我盯着那片一望无际的蓝。

有时,一两条蝉翼一样透明的帆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在海面上慢慢游移。学生们告诉我,这是核电的老外们在玩帆船。听说,不远处就有一个帆船训练基地。

大亚湾的生活缓慢写意,工程师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地,很少进市里。他们把去深圳市里叫“进城”。

他们每天坐着班车在一座小城市一样庞大的核电站里从A点到B点,准时去饭堂吃饭,下了班就回宿舍,上网或者去活动中心打网球、或者去大海边游泳。

1996年我在大亚湾工作时,夏天的黄昏我经常去海边游泳,那片安静的沙滩上不会像大梅沙拥挤着下饺子般的人们,我就是在这里学会了游泳。

大亚湾真安静,我已经太久远离了这样的静,每次下课时,我喜欢到大楼外的广场上吹海风,坐在保安给我端来的椅子上,四外除了虫鸣鸟叫,还有一大片草的香气、大海淡淡的咸味。

那座白色的办公大楼镶嵌在山体里,几乎和山长在一起,大楼与环境如此相融妥贴,很像莱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从办公大楼亮晶晶的窗里流出柠檬色的灯光,让白色的大楼在夜色中极其妩媚温柔。

我闭着眼睛享受着一个有虫子叫和海风吹的夜晚,虽然,每次来大亚湾上课都很辛苦,但课间短暂的休息让我可以远离尘嚣,舒适而放松。

今天下午,我来得特别早,因为我和司机老陈被要求必须办理为期三个月的出入证。

我们来到工地公安分局,照像后是采集指纹,生平头一次,我的十个手指头逐一被压在一台机器的平板上,读取立体指纹后是平面指纹的采集,重复完二十次这样的动作又要采集两个手掌的掌纹。

那一刻,我觉得很屈辱:我是他们请来的法语老师,但此时的感觉我像是一个潜在的罪犯,被严格地监控着。

记得在科技园的Z公司上法语课时,我被要求把写着名字的通行证贴在左胸前,那时,我就有一种屈辱感,但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

陪着我们办证的核电站工作人员、一个清秀的小伙子抱歉地笑着:“对不起,朱老师,这是必需的程序,我们这里的每个人办证都要经过这些。”

我知道,庞大的企业都有大大小小的程序要去遵守,在这些程序面前,人什么也不是。还好,我离开了这样的公司,我现在只是需要暂时忍受。

走出了那间留有我指纹的公安分局,我回到了培训大楼前,我让司机老陈去吃饭,独自留在这里慢慢地啃着面包。

我的面包和牛奶已经吃完了,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我问那个笑眯眯的保安要了一把椅子,坐在开阔的广场上,拿出那本看了好几遍的《磨房书简》,慢慢地翻着。

放眼望去就是轻轻蠕动的大海,海风把清爽和咸腥味一股股地吹来。大海边是两座巨大的核反应堆,据说每台价格一个亿的两台蒸汽发生器就被随便丢在空地上。巨大的塔吊矗立着,塔吊下是看上去仿佛玩具车的大卡车和蚂蚁一样游走的工人。

柔和的海风淡静地吹着,天空中的薄云卷成舒展的画面,月亮是一片雾一般的灰白色,定定地停在云彩中央。

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我可以不紧不慢地聆听沙沙的海风和细细的虫鸣,享受都德的《磨房书简》带给我的宁静和悠闲。

天色渐暗,一部福特车开来,停在不远处,从车上走下来几个学生,他们都穿着白衬衫,腰间丁里咣当挂着一串钥匙,他们晃晃悠悠地走来,笑呵呵地问:“朱老师,你这么早啊,吃饭了吗?

(写于2008年9月10日)


第九十九篇:教室里的一只小虫

核电站的培训大楼通体雪白,临着大海,大楼身后不远就是经常飘着淡淡白烟的排牙山,山脚下有两棵几百年的老榕树。

核电站的人们极其重视这几乎带着仙气的老榕树,他们为老榕树围起漂亮的水泥护栏,还把新建的办公大楼盖在正对老榕树的地方。

这面无穷尽的大海和大楼后的青翠山景,让我每次去那栋大楼上课的日子充满了惬意。

因为与排牙山离得太近,在培训大楼里经常可以看到不期而至的各种昆虫,有时是举着大砍刀的绿色螳螂,有时是正在休息的蓝色大蝴蝶......它们在洗手间的窗台上,或慢慢爬行在水池边。

每逢刮风下雨的夜晚,门厅地板上会爬来一两条我叫不出名字的虫子,暗暗的颜色,缓慢地蠕动着。

有一次,我白天在大亚湾上课时,正在领读课文,突然发现沿着教室墙壁根底,有一条长约十厘米的暗红色虫子,它长着很多小足,正一丝不苟地紧紧贴着墙壁奋力爬行。

它爬得极其认真,严格遵循这条路线,碰到墙壁有转折的地方,它就严丝合缝地折过去,到了直线的地方,再直溜溜地爬着。

我读第二遍课文的时候,它已经爬到了另一面墙下。第二节课,我再去找它,这只愣头愣脑的小虫已经在爬第二圈了。

我被这只几乎是“犯轴”的小虫逗乐了,不明白它这是在干什么。这里有一屋子的学生,我却不能和他们分享这个可爱的小秘密。

那天上午,我上了三个小时法语课,这只辛辛苦苦的小虫一直吭哧吭哧地陪伴着我。

我在市中心的A培训中心上课时,偶尔在教室里也能看到可爱的小虫。我上周末班时,那间教室门旁边的角落里窝着两只蜘蛛,很小,它们一上一下拉起网。我每次看到它们,都是一动不动地定在那里。

我讲课累了的时候,就去瞟瞟它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只沉默不语的蜘蛛总让疲惫的我有淡淡的温暖。

不知从哪一天起,其中一只蜘蛛搬走了,只留下另一只还在陪着我,还是一动不动地盘在网中央,无声无息。

那天,下课的时候,对着正在收拾书本的学生,我没头没脑地说:“你们知道吗?这里曾经有两只蜘蛛一直和你们一起在听课。”

他们一脸的愕然,我却开心地笑了。

(写于2009-03-14)


第一百篇:楼梯间的钢琴曲

上完五个小时的法语课,我终于结束了今天的任务,嗓子疼而哑,让我痛苦,如果用法语来表达,就是:“我喉咙里有一只猫。”我再也不想说话,只想快点回家睡觉。

等待下行电梯的人挤得满满的,每年开春都是无数人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的时刻,总在万物生长的时刻,城市的人们被鼓起满当当的希望和幻想。

所以,每年刚过完年,我要再次面对培训中心那栋大楼里无法挤进去的电梯和里面粘成一团的沙丁鱼。

我不想继续等了,决定走楼梯下去。楼梯间的感应灯随着我的脚步依次地亮起和熄灭。走在我前面的一个男人在高亢地唱歌,一会儿是《驿动的心》,一会儿是《无所谓》,每次唱了几句他突然想不起歌词,就轻飘飘地转到下一首歌。

他唱得还不错,我快步赶上他,想看看这个楼梯歌手长什么样:一个中年男人,穿白T恤,挺着明显的大肚腩。他看到我,忽然不唱了,闷闷地下着楼。

到了四楼转角处,我再次听到音乐声,似乎是从手机里传出的钢琴曲,微弱且音效不好,断续地回旋在楼梯间昏暗的灯光里。

一个小伙子正坐在楼梯右侧,他歪戴着棒球帽,工装衣裤上满是刚刷过墙后留下的白点子,他身旁斜靠着刷墙的长长滚筒,音乐声就是从他的手机里传出来的。

他应当刚刚忙完,脸上还带着些疲惫,他休息时舒服地坐在楼梯上,用手机放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专注地听着。

这熟悉极了的曲子是我中学时一遍遍听过的,很多年再没有听到的钢琴曲在这个意外的场合响起,我忽然和这个刷墙的小伙子有了某种亲近感。我走过他身边时一直看着他,之后还不停地回头看着他,一面冲他笑着。

这是个非常年轻的大男孩,他的牙齿雪白,眼睛亮闪闪的,脸上还沾着一两滴白点子,他咧着大嘴,也冲我快乐地笑着。

我看不到他了,但微弱的钢琴曲还在陪着我,我跟着曲子轻轻地哼了起来,他的快乐显然感染了我,忽然间,我没有那么累了。

(写于2009年2月22日)

(待续)

(图片为原创)

(我是@法语朱老师,从1993年开始坚持写作。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你点赞、转发、留言,非常感谢!)


---------------------

学法语必看的公众号: 微型法语课堂

喜马拉雅: 微型法语课堂

知乎: 法语朱老师

今日头条: 法语朱老师

小红书: 法语朱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大亚湾   深圳   梅林   法语   楼梯间   核电站   钢琴曲   课时   榕树   指纹   海风   大楼   大海   老师   小时   旅行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