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同事周周这几天压力很大,总是担心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会被领导“炒鱿鱼”。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工作,周周开始犯难了,因为以她的能力,在一个礼拜内完成这么多工作,难度非常大。她很后悔没有早点开始行动,现在越想快点完成工作,越是找不到状态,不是想这就是想那,工作效率非常低。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如果周周从月初开始,每天完成一部分,到月底肯定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但是她选择了拖延。

每天上班后,周周都是先打开聊天软件回复各种信息,然后浏览八卦新闻、看短视频,越看越投入,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心想“反正时间很充裕,晚一点开始工作也没关系”,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把工作一直往后拖。

很多职场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总是觉得时间还早,就不着急开始工作,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想着只要按时完成就可以了。结果工作越积越多,眼看到了最后期限,工作却迟迟完成不了,既着急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在《终结拖延症》一书中,将这种拖延行为称为“期限拖延”

在面对有明确期限的工作时,多数人的做法就是先去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把工作尽量往后拖,结果既无法确保工作质量,又影响了工作进度。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拖延行为,只有真正了解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并且从认知、情绪、行动3个层面做出努力,才能在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中,逐步摆脱拖延症,成为高效的职场人。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一、作为影响我们行动力的“拦路虎”,拖延症是怎么产生的?

1.禁不住“及时满足”的诱惑

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住了一只“及时满足猴子”,当我们下决心做一件具有长期回报,并且有难度的事情时,这只猴子就会立刻跳出来,通过做一些更轻松、没有挑战、能够立即收获满足感的事情——追剧、看八卦新闻、短视频等,来干扰我们的行动,以至于无法立刻行动去做重要的事情。

对于某个长期而又复杂的项目,唯一得到的回报就是在完成任务以后,收获的内心轻松感或物质奖励。

在不得不在远离内在奖励机制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单凭意志力长期坚持工作,理智将很难战胜“及时满足猴子”,产生拖延行为。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图片来源于:waitbutway.com

2.习惯把不重要的事情前置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打算阅读几本书,或者参加一个训练营,想多学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注意力却总是在八卦新闻、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上。过了几个月,书没读、课没上,每天不是在追剧,就是看视频、八卦新闻,早把学习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在没有外界条件约束的时候,如果想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就很容易把一些不重要、不紧急、没有价值的事情,放在重要的事情之前完成,严重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导致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完成。

3.遇到困难时产生的排斥、抵触心理

工作顺利的时候,我们会信心满满,做什么都动力十足。一旦遇到挫折、困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会焦虑、会抗拒、会退缩,想过无数放弃的理由,在这些负面想法的影响下,就很容易产生拖延行为,导致工作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比如在头条写文章,很多人花了很长时间写了几篇文章,一看到阅读量少得可怜,也没有多少收益,觉得付出没有回报,于是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很长时间都不愿意写文章。

4.受到“自我怀疑”、“完美主义”等心理的影响

习惯用完美主义的方式解决问题,达不到预期标准,就不会全身心投入;或者总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足,在工作开始之前,从心里否定自己,不愿意开始工作,这些都会造成拖延。

比如下个月你要给客户做一个产品介绍的演讲,但是你既不懂演讲技巧,也不会做PPT,于是就开始打退堂鼓,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好这项工作,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会不自主地把工作往后拖,不愿意立即开始行动。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二、“三管齐下”,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有关拖延症的书籍、上了很多提升行动力的课程,拖延症依旧没有减轻,甚至还更严重了呢?

如果只从行动上去改变,很难战胜拖延症,只有从认知、情绪、行动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在战胜拖延症的路上越走越顺。

1.改变旧有认知:从心里接纳拖延并做出改变

想要战胜拖延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拖延保持警醒,然后针对可能出现的拖延行为,做出积极改变。

(1)制作“任务目标表”,事先感知可能出现的拖延行为

在完成一项繁重的长期工作时,很容易被拖延行为影响,为了能按照计划顺利完成工作,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个详细的“任务目标表”,利用表格提醒我们工作目标、最后期限、时间表,以及可能会遇到的拖延行为,在任务开始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任务目标表

比如你打算利用3个月的时间写完毕业论文,那么你的任务目标就是完成毕业论文,最后期限是XX年X月X日,论文关键部分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每天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在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拖延行为有:和室友一起打游戏、玩手机、看热播剧、逛购物网站、看明星八卦……

当你觉察到可能会出现的拖延行为后,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就想办法避免拖延行为的发生,比如为了不打游戏,就去图书馆;想要不玩手机,就把手机关机或者放在很远的地方;为了避免逛购物网站、看明星八卦,就在写论文的时候把网断掉……尽可能地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2)绘制“个人事务优先等级表”,优先完成重要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会优先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而把重要工作的优先级推后,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事情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时间管理有一个“四象限法则”,按照轻重缓急将事情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且不紧急、不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四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中。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四象限法则”

同样的,按照“四象限法则”,我们也可以绘制一个“个人事务优先等级表”,把事情分类整理在表格中,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然后再完成其他任务,避免被不重要的事情干扰,影响了重要工作的进度。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个人事务优先等级表

(3)写“拖延日志”,记录、反思拖延的过程

很多人都有记日记、写成功日记、复盘笔记、情绪日记的习惯,我们也可以通过写“拖延日志”,来记录、反思拖延的过程。

记录自己每天都有哪些拖延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这些行为,对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然后进行总结复盘,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能够引起注意,及时做好应对,尽量让拖延行为少发生。

比如你计划用2小时写完一篇文章,结果却用了5个小时,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也没有足够多的写作素材,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再加上手机一直新消息提醒,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回复了很长时间消息。等到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已经是2小时以后的事情了,导致后面几项重要的事情都没按时完成。

当在“拖延日志”中记录下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就很清楚,要想写文章的时候不拖延,一是要事先利用碎片时间定好选题;二是写文章的时候尽量关掉网络,把手机放得远一点,减少外界的干扰,避免产生拖延行为。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2.关注情绪变化:用积极的行动应对负面情绪

(1)通过练习,建立“情绪肌肉”

心理治疗学家威廉·克瑙斯说:“终结拖延症,需要建立弹性和韧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肌肉’。”

不同的情绪会触发不同的行为,拖延也带有强烈的情绪因素。

当我们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时,即便会遇到让自己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也会心情愉悦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努力做到很好。

在遇到了一项难度大、耗时长、要求高的任务时,我们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想找各种理由拖延。这时候就面临选择,是立刻开始行动呢?还是拖一段时间再做?如果权衡一下利弊,就会发现,立即行动带给我们的收获远比拖延要大很多,于是就能成功遏制逃避的冲动,开始行动,按时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锻炼了情绪肌肉。

每一次理智选择的过程,都是在强化情绪肌肉,让我们更了解积极情绪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成长,有助于遏制逃避的冲动,逐步战胜拖延。

(2)用积极的行动代替消极言语

心理学家詹姆斯·布拉斯科维奇发现:

如果你拥有能够满足或超过某种情形所需的资源,你将感到自己受到挑战的激励。在这种挑战状态下,你很可能会为接受挑战并克服障碍而感到兴奋。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具备完成挑战的素质,你很可能会感到自己在遭受威胁,这会降低你的办事效率,也会增加你拖延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习惯说“这也太难了,我做不到”“我能力不够,肯定做不好”“万一做不好怎么办?”……越是这样想,就越不想开始行动,任务完成的效果越不理想。

如果在做事情之前,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预判,了解自己擅长哪些方面,哪些方面能力还不足,需要怎么去弥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做一个初步的应对方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即便遇到了困难,也不会中途放弃,而是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3.立即开始行动:在行动中终结拖延症

(1)用“计划实施表”记录拖延行为

同样是制定计划,为什么有些人能超额完成任务,有些人却一项都没能完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用“计划实施表”来监督自己的行动。

想要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就需要制定一个“计划实施表”,记录自己在行动的过程中,可能有哪些拖延行为,成功避免了哪些拖延行为。

每完成一项,就记录下来,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及容易受到哪些拖延行为的影响,给自己一个及时反馈,以后在做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不再让同样的拖延行为影响工作进度。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计划实施表

(2)“凡事提前”,避免不必要的拖延

张萌萌姐在《人生效率手册》一书中,提出了“凡事提前”这个概念: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可能早地去完成它,这样既不会被突发状况所干扰,还会给自己留足修改和纠错的时间,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高效地完成。

自媒体大咖“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要求员工给客户的方案至少要提前一个礼拜完成,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和客户沟通交流,及时修改方案中的不足和漏洞,确保最终的方案是最优的。

“凡事提前”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自我督促。

提前完成任务,不仅会提前收获成就感,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去完成更多的任务,让自己时刻走在别人的前面,这种正向激励是促使我们行动最大的动力。

(3)对任务进行拆解,降低任务的难度,避免拖延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拖延,不是不想做,而是任务难度过大,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产生拖延行为。

《微习惯》一书中,作者斯蒂芬·盖斯介绍了一种有效的习惯养成方法——微习惯。想要养成好习惯,就先从“1天1个俯卧撑”“1天写50字”“1天1页书”开始,因为1个俯卧撑、50字、1页书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很容易完成,任务简单到不好意思拒绝。以前让盖斯觉得难以坚持的事情,居然利用“微习惯”都轻松地坚持了下来,并且养成了健身、写作、阅读等多项好习惯。

为了摆脱拖延症,我们也可以将任务拆解为很小的部分,每次只完成其中的一个小部分,降低任务难度的同时,心里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既能轻松收获成就感,又能不断激励我们行动,去完成更多的任务。

工作拖沓、没动力、效率低?用好8个方法,实现从拖延到高效

写在最后:

在战胜拖延症的路上,我们之所以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是因为只有行动上的付出,不在认知和情绪上做出努力,是很难摆脱拖延症的。

拖延症不是简单的逃避行为,它包含了认知、情绪以及行动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想要彻底摆脱拖延症的干扰,就要从认知、情绪、行动三方面做出努力:

(1)改变旧有认知:从心里接纳拖延并做出改变;

(2)关注情绪变化:选择更积极的行动方式;

(3)立即开始行动:在行动中终结拖延症。

——END——

*大大的人儿:原500强国企员工,坚持早起、写作、学习,分享职场、成长干货。生活不易,成长还要继续,职场路上,我们一起精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工作   可能会   高效   拖沓   认知   干扰   期限   难度   情绪   效率   事情   习惯   紧急   目标   努力   动力   时间   计划   方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