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系的由来——信息时代的导航

计算机与信息的结合,很可能是人类在二十世纪最大的成就,

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仍然蓬勃的发展。

在这快速的发展中,愿朝向正确的方向,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

也许这才是信息管理学系首要的挑战与任务。

1944年6月6日,英、美、法联军,登陆诺曼底,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陆大反攻的序幕。德国纳粹军团勉强应付之际,德国情报局监听到美国海军正秘密地在制造了一部机器,称为“马可一号”,功能不详,目的不详,只知道是一部「电子超级人工脑」(Electrical robot super-brain)(后来简称「计算机」)。光听这名称就更加惶恐,其实这是美国海军送出的反情报。一年之后,德军投降。德国纳粹帝国倒台了,世界却兴起了一个由计算机主导的大帝国。

“马克一号”是人类初期建造的电子计算机,它的长度有15.2公尺,高度1.4公尺,宽度0.9公尺,重达4.3吨。整部机器由765,000个零件所组成,光是电线长度就有848公里长。需要一座大房子来存放,数人不时地操作、日日不断地维护,使用起来颇不方便。但是,日后计算机应用到商业、文书编辑、影像处理、信息储存、图书查询、统计分析、语言翻译等,都源自这一庞然大物。

信息管理学系的由来——信息时代的导航

马克一号


破碎童年到哈佛教授

“马克一号”的设计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教授艾肯(Howard Aiken,1900-1973),他是二十世纪的传奇人物,被称为“信息科学的先锋”。艾肯来自破碎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酒徒,醉酒回家经常打他的母亲。艾肯十二岁时,一个晚上,他看到父亲在殴打母亲,愤而取出火炉拨炭的火钳保卫母亲,后来父亲离家,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艾肯半工半读,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白天上课,晚上到电话公司担任电话总机接线员。1919年,他以第一名自高中毕业,进入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电机工程学系。这时他的身高已近200公分,长得身强体壮,魁梧有力。他夜间又到电力公司担任警卫,后来他写道:“无论是担任夜间警卫,或是在哈佛大学当教授。每一个工作机会,我若尽力去做,皆能使周遭的环境好一点。”

1923年大学毕业后,他到芝加哥“西屋电器公司”担任电机工程师。几年后,他写道:“薪水虽然越来越高,如果缺乏研究性的学习,我不过是技术性的苦工。”1933年,他辞去工作,进入哈佛大学物理学系就读。1939年,取得博士学位,留校担任讲师,教授“电子物理学”。

信息管理学系的由来——信息时代的导航

霍华德·艾肯(Howard Hathaway Aiken)


站在巴培格的肩膀上

有一天艾肯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一本百年前的古书,是英国剑桥大学巴培格(Charles Babbage ,1791-1871)教授,1834年所着的“计算机转轮”(Calculating Wheele)。书中提到以齿轮作为数字计算的工具,方法是以齿轮的位置代表数字的位数,齿轮转动来运算数字,运算结束齿轮自动锁住,呈现运算结果,这称为“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

信息管理学系的由来——信息时代的导航

艾肯读了非常有趣,继续寻找巴培格其他的著作,他继而读到巴培格在1864年所着的《一个哲学家生命的历程》(Passages from the Life of a Philosopher),书中提到用「程序」控制数字的算数,他称此为“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这是人类第一部程控的自动计算机,巴培格后来被尊称“计算机之父”。

可惜巴培格当时缺乏经费与材料,没有造出这两种机器。艾肯以对电学,电子元件与电讯转接的知识与了解,他认为可以实践巴培格的梦想机器,于是开始设计他的梦幻机器──电子计算机。设计后他四处游说厂商资助建造他的设计,厂商都兴趣缺缺,直到1938年他遇见了沃森(Thomas John Watson,1874-1956)。


造出自己的梦想机器

沃森原本是个钢琴推销员,他对工作充满热忱、律己甚严、不抽烟、不喝酒,曾被谑称“推销界的牧师”,但是他服务的热忱与良好的品行得到许多顾客的信任。不久,他辞去工作,转而开设一家公司,起初他也不知道制造什么,就制造咕咕钟。他一直有个梦想:“有没有一种产品,能够帮助所有的人?”当他听到艾肯的报告后,他认为这计算机就是答案。

在沃森的全力支持下,电子计算机顺利地制造。制造到一半时,艾肯发现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计算机更快的运算。沃森认为一件事情尚未完成之前,不要再做另一件,继续执行原先的计划。在1944年建造完成,美国海军立刻购买。艾肯与沃森立刻用那方法制速度更快的“马可二号”。沃森的公司后来成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制造企业──“国际商用机械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简称IBM)。

信息管理学系的由来——信息时代的导航

从信息工程到信息管理

1950年,艾肯开始在哈佛大学开授计算机机器制造的课程,立刻广受各界的重视,许多公司派出菁英前往进修。艾肯鼓励学生学习计算机,还要兼顾“阅读、写作与演讲”,“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所读、所想与所做,是面对未来时代所必需的装备”,他认为计算机迟早会在商业管理的领域有广泛应用。

1954年,他在哈佛大学企管学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rtation)推动计算机与商业的结合,他写道:“计算机的用途不是只在科学的问题,也用在商业管理,计算机可以用来储存大量的资料,迅速计算、统计…,这些功能将影响未来的世代,但是需要有人不断去思考,如何将计算机使用的范畴,不断地开展。”

这是信息工程与信息管理的分水岭,前者用电脑处理科学问题,后者用电脑处理商业问题。他的呼吁在1960年初期获得广泛的回应,产生结合计算机、信息与管理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970年代初期美国许多大学成立“信息管理学系”(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不久为各国所仿效。

信息管理学系的由来——信息时代的导航

二十世纪后期,信息管理学系已成为企业管理、行政决策等行业公认实用的学问,但是在这学问的背后,有许多抽象与形而上的思维,才能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变化。商业活动非常复杂,影响的因子可能超过千、万个之多,要先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因子(factor),将重要的因子转成「数据」(data),将数据消化成有用的「信息」(information),将信息转换成「知识」(acknowledge),再转换成具有洞察力的商业「情报」(intelligent),在综合不同的情报作成「决策」(decision)。不过数据形成决策的过程,很可能起初影响的因子已经改变,以致不断地又有新的数据与信息输入,又再影响决策。要在这种不断动态变化中作决策,成为信息管理学的艺术。

信息管理学系的由来——信息时代的导航

电脑终究不能取代人脑

艾肯自哈佛大学退休,加入国防部,他首先看到计算机资料安全储存的重要,建立防锁设施以免被窃取,也担任计算机遥控火箭发射的顾问,不过他反对将火箭摧毁的目标,完全交由计算机决定,他认为「计算机只是有效率的仆人,不能取代人脑对于价值的判断」。当时普世接受计算机与其延伸产品使用,已经远超过他起初的想象。计算机执行的能力与速度不断升级,人类需要不断地丢东西给计算机,让计算机有事可做,计算机已不断深入人的生活层面。

艾肯提出:我相信计算机的发展,永远不会给人类能更省力或更省时间。计算机改变的是利润的分配、收支的比例、与生活的水平。计算机会使人更有能力,去忙更多的事情。因此在计算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重视人与人的相处,愿人类的功能永远不能被计算机取代。

晚年,很多人恭维他的成就,他却说到:“我期待上帝,让计算机的发展朝向对人类有益,而非朝向人类的毁灭。”

计算机与信息的结合,很可能是人类在二十世纪最大的成就,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仍然蓬勃的发展,在这快速的发展中,愿朝向正确的方向,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也许这是信息管理学系首要的挑战与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信息管理   纳粹   哈佛大学   德国   电子计算机   马克   因子   朝向   齿轮   由来   信息时代   教授   机器   人类   计算机   旅游   公司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